:::
PAR表演藝術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台新藝術獎揭曉 為何沒有官辦表演藝術獎 ?

產業規模成熟後,獎勵才有意義

2009.5.2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新藝術獎,公佈第七屆得獎名單,王俊傑《大衛計畫第三部:大衛天堂》、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囲》,分別拿下視覺藝術類與表演藝術類的百萬大獎,吳天章的《懾相》則獲得評審團大獎。台新藝術獎是國內獎金最高的獎項,首獎一百萬元。

台新藝術獎是民間企業自行發起,以創作者和作品為評選依據;相較於唱片音樂界有金曲獎、電視界有金鐘獎、電影界有金馬獎,台灣並沒有一個分門別類鼓勵表演藝術幕前幕後從業人員的獎項。對表演藝術工作者而言,他們是否期待未來公部門也能舉辦一個如紐約百老匯「東尼獎」般,為這個產業量身打造的獎項?

2009.5.2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新藝術獎,公佈第七屆得獎名單,王俊傑《大衛計畫第三部:大衛天堂》、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囲》,分別拿下視覺藝術類與表演藝術類的百萬大獎,吳天章的《懾相》則獲得評審團大獎。台新藝術獎是國內獎金最高的獎項,首獎一百萬元。

台新藝術獎是民間企業自行發起,以創作者和作品為評選依據;相較於唱片音樂界有金曲獎、電視界有金鐘獎、電影界有金馬獎,台灣並沒有一個分門別類鼓勵表演藝術幕前幕後從業人員的獎項。對表演藝術工作者而言,他們是否期待未來公部門也能舉辦一個如紐約百老匯「東尼獎」般,為這個產業量身打造的獎項?

當一個領域的市場機制健全、產業規模成熟、能夠容納多元的聲音和價值,才有獎勵的意義,因此我認為以目前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而言,要辦一個獎項並不容易成功。就像國外的東尼獎,是由紐約地區三、四十家以商業營運為主的戲院,以及其所支撐的整個戲劇工業關起門來自我慶祝的大型派對,卻足以和洛杉磯影藝學院的金像獎一樣,成為代表性的獎項,自然是因為紐約的戲劇工業和洛杉磯的電影工業都具備相當傲人的產業規模。

台灣唯一的表演藝術獎項是由民間企業台新銀行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動發起的台新藝術獎。由於是唯一,自然受到大家的關注,無論是表演團體、媒體、觀眾都盯著這個獎看,好像它是全台灣表演藝術評價的最高指標。但我認為,倒不用把這個獎看得太嚴重,有入圍當然很高興,沒有入圍也不用否定自己,應該主觀地享受、客觀地參與這件事情。況且台灣是一個很多元的地方,聲音太統一,便可惜了,我倒希望有更多企業一起來舉辦不同類型的獎,這樣才能讓不同的聲音、標準對話。

相信每個從事表演藝術的人都希望透過獎項被肯定和尊重,但有一個問題是,獎勵和觀眾之間有沒有連結,如果獎勵和觀眾是脫節的話,那這個獎只是大家互相取暖,沒有太大的意義。至於是否期待公部門能夠策辦一個表演藝術的獎項,我認為這並非台灣整體藝文環境現階段的需求,反而多協助藝文團隊更穩定經營,才是當務之急。(採訪整理  廖俊逞)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