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
-
特別企畫 Feature 擺盪在崇高理想與激情愛戀之間
尋求救贖,是貝多芬唯一的愛
貝多芬終其一生,在道德的崇高理想和激情的愛戀當中搖擺。他總是會愛上身分尊貴的人妻。在純愛與慾望之間,似乎潛意識地選擇「無法圓滿」的愛情對象,也因此得以維持他自己在道德上的高標準和柏拉圖式的淒美愛情,然而卻又因為得不到而備受折磨。也許,只有對愛情的純潔想望能夠將他從肉體的病痛救贖出來,就如同將自己女性身分隱藏,帶著勇氣無懼地進入黑暗地牢拯救受精神與肉體折磨的丈夫的女英雄雷歐諾拉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歷經九年三版本 由黑暗到光明的奮鬥過程
從一八○五年寫成並首演,歷經一八○六年的第二版,到一八一四年的第三版,貝多芬將鍾愛的法國劇作家布依歌劇劇本《雷歐諾拉或結髮之愛》,精雕修潤為自己唯一的傳世歌劇《費黛里歐》,並留下精采的四首序曲。從慘澹下台到成為德語歌劇的經典劇目,《費黛里歐》的創作與演出史,何嘗又不是與作品的精神一樣,體現著由黑暗到光明的奮鬥過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女人救夫真英勇 上帝的審判最公正
為什麼一個女人要女扮男裝,化名混進監獄打雜?為什麼黑心典獄長可以把「知道太多」的貴族抓入監牢?為什麼一對夫妻會在黑牢中唱起喜相逢二重唱?關於《費黛里歐》的來龍去脈與經典詠歎調,這篇讓你一次全知道!
-
專欄 Columns
貝多芬 我搬家的好夥伴
我隨手播放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我發現,我瞬間得到了正在尋找的能量,這讓我的打包工作變得輕鬆許多。因為這個樂章只有九分鐘,所以我得重複播放著它,在那同時,我隨著音樂的拍子整理書架,在聽完第五輪時,我居然清空書架也打包好它們了。現在,我知道是哪位作曲家最會寫打包用樂曲了!
-
專欄 Columns
我聽著貝多芬,開心洗啊洗……
當我正在浴室水槽中洗衣服時,我聽到廣播正好播放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幾乎是瞬間,音樂的能量進入到我的身體,我洗衣服的節奏開始搭上樂曲的韻律。搓、揉、搓、揉、沖、擰,再重複。不僅工作變得容易,我開始又有了洗衣服的熱情。
-
專欄 Columns
貝多芬也是你的師祖公?!
有了貝多芬,才有徹爾尼;有了徹爾尼,才有對後世影響很大的李斯特和萊謝蒂茨基。這兩位演奏家就像是賽馬競技場中的冠軍馬,在退休後,像種馬一般,開始努力地培育下一代音樂家。因此,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幾乎所有歐洲的鋼琴老師,都擁有這兩位大師的血統。哪天你應該仔細研究看看,說不定貝多芬也會是你的「曾曾曾師祖公」。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七:貝多芬
永恆的經典 不變的貝多芬
樂聖貝多芬的魅力,總是穿越時空歷久不衰!這個樂季他再度發功,NSO、北市交、國臺交都不約而同地展演其作品。國臺交動作最大,浩蕩推出貝多芬「永恆久九」系列作為新樂季的主軸。而NSO也有三場迷你的「就是貝多芬系列」,讓你聽聽不一樣的貝多芬。
-
藝@CD
路易斯與路西耶 讓貝多芬也瘋狂!
樂聖貝多芬的經典作品,在新世紀依然受演奏家喜愛,不斷推陳出新灌錄新輯。由英國鋼琴家保羅.路易斯與BBC交響樂團合作灌錄的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全集,細膩的鋼琴與溫暖的管絃令人驚豔;而以爵士風演奏巴赫聞名的鋼琴家賈克.路西耶,這回則選擇挑戰貝多芬,《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主題與變奏》中以第二樂章的主題創作了十種不同的變奏,面貌多樣動人。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庫特.馬殊 音樂與和平的代言人
知名指揮家庫特.馬殊,暌違台灣八年後,將於一月下旬帶領首度訪台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為台灣樂迷呈獻全場貝多芬的精采音樂會。高齡八十二歲的馬殊,曾是讓東西德和平統一的要角,但仍堅守音樂專業,歷經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紐約愛樂到現在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在音樂的道路上留下輝煌的足跡。
-
藝@CD
回首過往的未來
繼貝多芬全集之後,席夫又在ECM New Sereies端出驚喜之作巴赫的六首組曲(Six Partitas)。這部作品除了有如建築工法般的樂曲結構外,巴赫以歐洲各國風格的舞曲串聯一套組曲,其廣大的文化觀令後人感到敬佩。在這張錄音中,席夫依照各組曲的音樂性,顛覆了巴赫原本各組曲的順序,將巴赫的原順序以「從中心向外擴張」的方式排列,令人不得不對當代的席夫與遠方的巴赫兩人之間的交流感到讚嘆。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拉美默爾的露琪亞》
每個月我最期待收到的信件,是兩廳院寄來的月節目簡介;而一年中最令我引頸期盼的,就是跨年及新年的音樂會! 二○一○年的跨年音樂會及新年音樂會都非常精彩,我非常期盼十二月三十一在國家音樂廳由NSO及愛樂合唱團所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想必氣勢磅礡、上達天聽,那是承接一年的結束與開始最偉大的盛宴,對於充滿歡樂及希望的跨年氛圍是再適合不過了!而戲劇院的新年節目也不遑多讓,號稱美聲歌劇最璀燦的鑽石《拉美默爾的露琪亞》也是我想要觀賞的節目;除了幾位我非常熟悉且喜愛的台灣聲樂家,還另邀請其他亞洲國家優秀的演唱家。而節目單上斗大的推荐「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更為我原本已充滿期待的心情再加上雀躍! 歡慶過去,展望未來。兩廳院的心靈饗宴是我近年來參加跨年活動最佳的選擇,也是我心目中最棒的慶典!What a wonderful world,此時我腦中卻輕輕浮現那一年參加跨年音樂會的歌曲。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從微弱到輝煌的「自由之火」
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之間的「古典」奧秘
艾斯特赫基親王坦邁大方的人格特質,賦予海頓充分的自由,給予海頓無虞的創作空間。這一來,巴洛克時期那種音樂家和雇主之間的主僕關係,得到一種無形的默契轉換。一種看不見珍貴的、充分的自由,在海頓手中化成藝術家精神的雛型;甚至,可以說默默地立下一種里程碑似的典範即在皇室的支持下,經由自覺的萌發,逐漸脫出「制式」的「作曲規定」,馴至一種人格奮力成長的自我要求過程,最後,終成大師一格。
-
特別企畫 Feature 美國 U.S.A.
指揮更替大勢定 貝多芬再度領風騷
美國各大龍頭樂團近年吹起首席指揮和藝術總監換人風,不過到現在也差不多大勢底定,接下來就看新任指揮如何帶領樂團「振興經濟」!今年新樂季中,貝多芬仍是重量級曲目,九首交響曲演透透;被看好實力可挺進「美國五大」的舊金山愛樂,連續三週的「馬勒音樂節」可說質美價優;而浦羅柯菲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今年也突然竄紅,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正是當紅大陸年輕演奏家王羽佳的主打曲目。
-
藝@書
在阿多諾的語言迷霧中閱讀貝多芬
為了世運今年七月中旬於高雄的開幕,世運主場館的落成音樂會將在五二○舉行,請來匹茲堡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市立歌劇院合唱團,再加上實驗合唱團、中山大學音樂系合唱團、高醫大聲樂社成員壯聲勢,在伊東豐雄設計的水滴型結構體中,獻演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第九號《合唱》交響曲等曲目。 以貝多芬的《合唱》來為國際體育盛會暖身,為主場體育館滿載測試,構思巧妙,也有弦外之音。二次戰後,美、蘇、英、法佔領柏林,柏林圍牆便是依此築建。二十年前,柏林圍牆倒塌,身為猶太人的伯恩斯坦指揮以巴伐利亞交響樂團為主幹,擴編加入美、俄、英、法樂手,演奏貝多芬《合唱》,見證這二次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走入歷史,政治意味十足。 從阿多諾的筆記中整理出來的書 為何一個活在兩百年前的聽障音樂家,他的作品仍然如此緊扣人心,舉世皆知?甚至被提升到精神的層次,連在屋頂結構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新穎建築都要以他的作品來標誌落成? 這或許可以用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大將阿多諾在《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中所言來解釋: 貝多芬從來不過時,原因可能無他,是現實至今尚未趕上他的音樂。 按照此書編者Rolf Tiedemann的說法,阿多諾從一九三四年(納粹掌權的第二年)就開始論貝多芬,一九三七年也開始計畫寫書,「從哲學觀點談貝多芬」,甚至到了他去世的一九六九年年初,都還打算寫一本《貝多芬.音樂哲學》。但是終其一生,阿多諾的貝多芬專書,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寫出來(阿多諾倒是早在一九四八年就出版了《現代音樂哲學》),如今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是由「大量備用筆記與少數已完成的文本集合而成」。 阿多諾的思路文字晦澀難解,未竟之作的斷簡殘編,更是如此,讀者極難參透,即使譯者是譯林一把好手,也未必能顧得周全。 書中目次編排分十二章,另有附錄三篇有音樂哲學理念的闡述,有對社會脈絡的剔挑,也有對貝多芬創作時期的分論。但即使是對單一作品的析論,如〈論《莊嚴彌撒曲》〉,也是側重哲學層面,和一般就歷史、結構、技法的分析大不相同。 這是一本極難閱讀的書,也是一本相當危險的書。讀者或許偶而能從漫篇荊棘迷霧中,抓到一兩個自己「有感應」的語句,這可能是進入阿多諾思想世界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映時代脈絡 探討宗教與性別意識
法蘭西的傳人——普郎克
大戰期間維也納首席重抒情女高音康內辛妮(Hilde Konetzni)說:「理察.史特勞斯是歌劇界的最後巨人也許除了普郎克(Francis Poulenc)之外」。 朱苔麗的老師、義大利女傑佩德辛妮(Gianna Pederzini)說:「我何其榮幸能在史卡拉劇院首演《聖衣派修女對話》Dialogues des Carmelites!這是二次戰後最偉大的歌劇作品!」 戰後義大利歌劇首席玉女卡特麗(Rosanna Carteri)說:「在所有我共事的作曲家中,普郎克是天份最高、最替他人著想、卻也是最脆弱的一個。他是世上最敏銳之人,我相信《聖衣派修女對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維也納第一女中音荷根(Elisabeth Hongen)說:「我在《聖衣派修女對話》的維也納首演唱老修道院長,雖然這個角色篇幅並不長,但極其扣人心弦。她去世那幕能讓整個觀眾席鴉雀無聲!」
-
音樂 貝多芬第五代嫡傳 獨奏會向恩師致敬
陳瑞斌 指尖揮灑經典傳承
身為Berman唯一的亞洲弟子,陳瑞斌認為自己所學習到的除了彈奏的技巧之外,對於傳承的故事、樂曲創作的情境、表達的方式、風格的詮釋、師生的情感等等,都是難能可貴的。因此他的演奏會所表現的不只是手指上的技術而已,而是一種凝聚過後的精神。
-
音樂新訊
乘著樂音周遊列國
不需要舟車勞頓,即可品嚐各國音樂風味,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今年以各國音樂為主軸,推出五場「世界音樂之旅」,繼第一場的「德俄禮讚」之後,常任指揮邱君強將在春節過後展開「樂聖貝多芬」與「義大利之聲」。 「樂聖貝多芬」將由國台交大提琴首席李百佳、新秀小提琴家陳姵汝與知名鋼琴家諸大明共同演出貝多芬三重協奏曲,貝多芬這首不常被演出的作品,以簡潔的樂思呈現獨奏、三重奏與協奏等多重且複雜的趣味,可說是集各種高度演奏難度的組合於一曲,對指揮、獨奏者、乃至樂團等每個參與演出的成員都是極高的挑戰。加上普羅米休斯序曲與第三號交響曲,這次的組合令人期待。 「義大利之聲」除了雷斯畢基的《羅馬之泉》以外,更由旅美女高音陳麗嬋與華裔男高音莫華倫(Warren Mok)演唱多首著名的義大利歌曲,包括歌劇詠歎調與義大利民謠。陳麗嬋為一九九○年巴黎國際聲樂大賽第二名得主,目前任教於美國Rutgers University。莫華倫一九八七年考入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期間因臨時代替缺席的主角上台,一炮而紅,自此活躍於歐洲樂壇,是極少數能夠駐立於國際樂壇的亞洲男性聲樂家之一。兩位傑出的聲樂家攜手,讓觀眾倘佯春日正綠的義大利。(廖俊逞)
-
音樂 彈琴像結婚,指揮像交女友
「彈」、「指」兼修的指揮大師瓦薩里
對樂迷而言,瓦薩里代表了二十世紀大師的傳承,他演奏時洋溢十足的浪漫性格和詩意,一向為樂界所津津樂道。鋼琴家出身的他巧妙比喻,指揮像交女朋友,短時間就可以練成,彈琴卻是要與一首曲子「結婚」,必須真正喜歡才行。「音樂是什麼?不在音樂的表面,而是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東西!」
-
音樂
從音樂神童到鋼琴大師
十二歲就驚豔世人,後因卡拉揚欽點,使之成為樂壇當紅炸子雞的青年鋼琴家紀辛,被當今樂壇譽為莫札特以降、最驚人的天才。他沒有參加大賽、得過大獎,教育程度只相當於國中,憑藉著在家自學,琴藝卻有超齡的成熟與驚人功力。此次訪台,紀辛將演出擅長的蕭邦四首詼諧曲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展現他的大師丰采。
-
音樂 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春季音樂會
邱君強、謝宛臻夫妻檔共譜《田園》
旅歐青年指揮家邱君強,近年來表現備受矚目,他曾參與多部歌劇製作,與國際知名導演彼得.胥坦、羅伯.威爾森共事。三月底他將與雙簧管獨奏家的妻子謝宛臻,連袂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演出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