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曲和歌劇,是西方音樂史兩種最重要的音樂形式。貝多芬之所以被稱為「樂聖」,就是因為他在交響曲的創作上,有空前的突破與革新,並將交響曲的內涵和思想,帶到更高的境界,為後代作曲家,留下巨大且深遠的影響。貝多芬一生共寫下了九首不朽的交響曲,相較之下,他的歌劇作品,就只有一部《費黛里歐》傳世,且從初稿到完成,前後共花了九年時間。難道,集合音樂、文學、戲劇、舞蹈之大成的歌劇,規模之龐大、組成之複雜,讓貝多芬也難以駕輕就熟?
或許我們該問的是,器樂寫作成就舉世公認的貝多芬,為何要挑戰自己不擅長、無法掌握的歌劇?眾所皆知,貝多芬一生遭遇許多苦難,最殘酷的,莫過於卅歲後就為耳疾所苦,最終導致兩耳全聾。面對人生的挫折,音樂與愛情,可說是他生命中僅存的救贖,而《費黛里歐》的創作,就是他意圖結合兩者的理想結晶——該劇描述女主角為了營救夫婿而女扮男裝,以「費黛里歐」之假名混入監獄,救出丈夫,並獲赦免;現實生活中,嚮往愛情卻總是「悲劇收場」的貝多芬,也渴望一位聖潔的女性,將他從黑暗的處境中拯救出來。於是,費黛里歐的形象,成了貝多芬完美的投射。
除了深受與自身相繫的主題吸引,《費黛里歐》歷經上演失敗、二度修改,甚至引發華格納與馬勒對其音樂價值正反兩極不同的評價,直至今日成為德語歌劇的經典劇目,在他辭世後仍持續被討論、被搬演,何嘗又不是呼應貝多芬的乖舛命運,體現著由黑暗到光明的奮鬥過程?雖然不臻完美,《費黛里歐》仍記載了一位器樂大師對歌劇創作的摸索與嘗試,也見證歌劇發展史上,音樂如何戲劇化的進程,以及文本與演出的共榮關係。
最終,還是得回歸音樂。一如NSO音樂總監呂紹嘉說,《費黛里歐》能夠不朽,主要還是因為貝多芬的音樂:「貝多芬的音樂永遠都是很痛苦地生出的,就像我們在聆聽他的交響曲時會感受到,其中潛藏著一股非要克服什麼,非要達到什麼的意志力。」呂紹嘉強調,貝多芬的歌劇和莫札特或是威爾第那種義大利式歌劇所散發出來的優雅美感迥然不同,「貝多芬的音樂,常常讓人感覺到超越歌劇傳統形式的限制。」
NSO今年樂季壓軸,由蘇黎世歌劇院導演荷穆齊執導的《費黛里歐》,即是以革命性的手法來詮釋這齣「非典型」歌劇。有別於傳統方式,荷穆齊刪去了原作對白,改以字幕方式投影,交代舞台指示與對話,集中突顯貝多芬的音樂。荷穆齊表示:「傳統有可能是介於觀眾和真正作品之間的那堵高牆,有必要的話,我們必須把它拆掉。」顛覆性的導演手段,能否讓我們真正領受貝多芬的音樂與愛,獲得救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