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森
-
焦點專題 Focus
從僵固到流動 從藝術到商業
中國的小劇場運動很快將邁入三十年,年過七十的大導仍有新作問世,中生代的導演們確立了風格,新生代的導演們則在剛剛開放的市場中試水溫。北京的小劇場戲劇會怎麼走?資金倒不是問題,而是要看這些獲得資源的創作者,最終的藝術選擇。
-
北京
劇情顛覆傳統,表演走出主流
由於這齣戲的重點是從「說故事」來進行人物動作的表現,而不在於揣摩角色的心理,所以林要求,除了必要的動作(如拿劍等)和走動,演員形體多呈現不動的狀態,必要的身體動作也被要求簡化。這樣的要求,讓幾場群眾場面中的演員肢體,呈現出「簡單」的整體感。林兆華表示,為了反「偽現實主義」繁瑣的舞台調度,此戲要「簡化無內容的瞬間場面,包括表演上和調度上,所以人物上、下場的節奏盡量明快,形體動作盡量簡單。」
-
專題(一)
另闢一條無人的蹊徑
所謂藝術的先鋒,強調的是藝術家與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精神訴求,與個人操守的必然表現,也在於不斷叩問歷史、質疑當下與顛覆藝術常規的持續努力;先鋒戲劇在形式上的探索、顛覆與解構,皆源於藝術家精神深處的反叛。
-
專題(一)
今日之生,譬如種種昨日死?
談起先鋒戲劇,我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三位導演──孟京輝、牟森和林兆華。孟京輝雖然創作數量最多、影響力最大,而商業運作也最為成功,但他的作品比以往內斂;牟森的創作情況特殊,記非科班出生,也一直堅持體制外的獨立創作,未來企圖創造一種史詩性「超級現實主義」的作品;林兆華的導演作品數量繁多,風格也極為多樣,卻認為自己並算真正的先鋒戲劇創作者。
-
東京
小即是美,復歸於人
海外藝術交流對提高藝術家的水平和信心、對於建立一個城市的國際地位和形象,都有相當的重要性。由日本小愛麗絲劇場獨力舉辦的東亞洲戲劇節,正好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
大陸劇場
戲劇作為動詞,與艾滋有關(下)
鈴聲響了,一齣中國戲劇歷史上最缺乏美感的戲──《與艾滋有關》──出現在中國文化中心的舞台上,一群非演員將在這裡講廢話,做紅燒肉,炸肉丸子。一個傳統的無產而有著高雅的資產階級欣賞趣味的觀衆,將在這個夜晚遭受奇恥大辱。
-
大陸劇場
戲劇作爲動詞,與艾滋有關(上)
十月二十五日(1994),我到達北京,牟森的戲劇作爲滾動,還在腦袋裡,沒有演員,沒有劇場,沒有劇本,我是他的第一個演員。開始只有一個方向,滾動,一切都不能事先預見,充滿著可能性──《與艾滋有關》
-
交流道
小劇場的三方聚會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中旬,「'93中國小劇場戱劇展曁國際硏討會」在北京召開,台灣、香港有二十多位小劇場工作者參加這項活動。趁此難得的機會,林克歡邀集了兩岸三地小劇場工作者在「演劇硏究工作室」聚會座談。
-
交流道
北京的「地下劇場」 關於牟森、「戲劇車間」及《彼岸》的演出
沒有宣傳,沒有新聞,沒有申請批准,沒有贊助,沒有門票,沒有樂捐箱,來自大陸各地的「盲流藝術家」,在北京開創了自主的劇場文化。來自台灣的楊渡,見證了這場動人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