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記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崑曲青春正炙 推手笑看滿園花開
二○○四年,白先勇以蘇州崑劇院「小蘭花班」的青年演員為班底,結合兩岸編創設計人才,打造出青春版《牡丹亭》,也揭開了崑劇發展史的一頁傳奇!傳奇迄今持續不斷,自認「崑曲義工」的白先勇,持續進行崑曲的傳承工程,十多年來製作了《玉簪記》、《白羅衫》、《潘金蓮》等,讓「小蘭花班」順利傳承下前輩的精采好戲,而它們明年初也將在兩廳院的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登場,讓觀眾品味三齣絕妙好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探幕後,怎知崑曲情深如許?
跟拍了上百場的青春版《牡丹亭》,攝影家許培鴻繼續延伸他的鏡頭,從《玉簪記》排練起始記錄著這齣戲的從無到有,已經累積了數百幅的影像。本刊特邀許培鴻以幕後為主題,挑選令他最有感覺的畫面,並親筆寫下他的觸景感懷。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聖俗色空的辯證
《玉簪記》已經是崑劇的經典劇碼,這次的新版製作,表演已然承襲了岳美緹與華文漪的精妙詮釋,「新」意便展現在僧俗愛戀的多元辯證,透過劇情的微調與舞台美學的簡雅設計,新版《玉簪記》意欲提供當代觀眾新思維、新視野與新意境。
-
其他分類
千年唐琴再現丰采 「九霄環佩」遇知音
琴,不僅居於古代文人四藝之首,在《玉簪記》的故事中,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兩位主角藉著琴曲繫起情絲,在琴聲中互訴衷情;古琴的媒介使得劇情更為細膩典雅。它不居於伴奏地位,而是獨立的表現,因此琴人的選擇攸關於表演的成敗與否。白先勇的青春版《玉簪記》裡有兩個堅持,每到一處演出,必有唐琴「九霄環佩」作首場演出,而這位演奏家,必是李祥霆!
-
特別企畫 Feature
虛實的交錯 簡雅的極境
《玉簪記》在舞台美學上,立意開創新境。在視覺意象上的美術設計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書畫藝術與表演的結合,由董陽孜的字與奚淞的白描鋪陳,讓演出展現令人驚嘆的「線條之美」與令人低迴的劇意興味。再加上王童繼《牡丹亭》雅致服裝之後,再度為本劇將崑曲服裝的意境與美感更推向簡雅清麗,在工筆白描繡樣的背後,展示了一幅幅活現於演員身影上的中國文人畫。
-
特別企畫 Feature
岳美緹、華文漪 傳承絕活精藝再現
受到「崑曲永遠的義工」白先勇熱情感召,知名崑生岳美緹與名旦角華文漪,把兩人當年的經典之作《玉簪記》,口授心傳給青年崑劇演員俞玖林、沈豐英。《玉簪記》須在內斂蘊蓄中呈現濃烈愛戀之情,許多表演細節的設計,都讓角色跳脫程式更顯鮮活。從未在台灣同台演出的岳、華二人,如今台灣戲迷可以透過新版《玉簪記》,藉著徒兒的對戲,想像兩人的昔日丰采!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白先勇 讓崑曲重綻姹紫嫣紅
五年前,白先勇手持牡丹花語重心長說:「過去,我們只推開前窗看到別人種的花,其實,自己的後院也有最美的花。」今年,白先勇手中的花由牡丹變成了蓮花,在青春版《玉簪記》來台巡演宣告記者會上喜孜孜說,牡丹已花開遍地,他的青春二部曲還要再接再厲,樂觀主義的他,「不信青春喚不回」。
-
即將上場 Preview 「美意嫻情」搬演全本《占花魁》《玉簪記》
岳美緹領銜 細琢巾生多樣情
在台灣有眾多粉絲的中國第一巾生岳美緹,這次訪台將與旦角張靜嫻、武丑張銘榮演出全本《玉簪記》、《占花魁》與經典折子戲。近年難得登台的岳美緹,為了此次演出,忍著頸椎及膝蓋舊傷,花了多月排練,她說,《占花魁》雖是一齣文戲,但有不少舞蹈場面,劇中的賣油郎年輕體壯,她要求自己在舞台上連個喘氣也不能有,要觀眾務必忘記她的年齡。
-
戲曲 嚐嚐古早味 之一
禁戲=匪戲?! 如今百無禁忌
「匪」這個五年級熟悉的關鍵字,在兩岸開放之後,早就褪至生活記憶底層,國光劇團最近的一檔公演從禁忌下手,翻開歷史重搬「禁戲」,推出連三天「禁戲大匯演」,當年台大中文系學生,熱愛京劇的王安祈,而今成為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說:在時局紛亂的今日重現禁忌,「不是要挑起激情對立,而是還原藝術純粹的美感。」
-
戲曲
折子戲細膩動人,新編齣難掩破綻
《暗箭記》是此次主打劇目,這是第三次演出。傳統劇目經過時間的篩選,以及歷代藝人、文人的琢磨,新編戲難與相比。但新編戲可以在劇情的緊湊,人物心理、個性的刻畫和舞台燈光的設計取勝。可惜《暗箭記》只是將故事敘述下來,缺乏戲劇張力,主角子都內心的矛盾衝突,沒有做深刻的發揮,也因此缺乏動人心坎、迴腸盪氣的唱段。
-
跨海演出
多情應笑我
岳美緹回憶,有年她在北京演出,一位老師指點她:「含蓄要鮮明」,讓她茅塞頓開
-
戲曲
梳理蕪和菁 從上崑演出看崑劇整本戲的改編
愈能借重折子戲的,就愈能保存崑劇的特色,使人看到崑劇的精華所在;完全沒有折子戲依據的,離崑劇的風格就遠了。這裡說的「借重」,不但借重其文學劇本,更重要的是表演上、舞台美學上的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