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
-
藝視窗 News
文化部擴大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 鼓勵原創實驗及國際連結
【台灣】 文化部擴大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 鼓勵原創實驗及國際連結 文化部新訂「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聚焦科技藝術,強調台灣原生文化內涵及實驗精神,鼓勵發展國際網絡連結,每項計畫最高補助新台幣一千萬元。本年度補助專案自9月1日起至11月30日受理提案。 為回應國內藝文生態及國際跨域合作趨勢,文化部從原表演藝術類別,擴展範圍至科技藝術多元類型,擴大支持跨領域科技藝術之創作發展,希望進一步提升整體台灣科技藝術競爭力,培育科技藝術專業人才,深化科技藝術國際網絡經營。補助重點包含:一、聚焦科技藝術:補助對象聚焦為專業科藝團隊及以科藝為發展核心之團隊;二、結合的藝術類型不限:符合科技藝術發展趨勢,廣納各種創作類型,鼓勵台灣原創及實驗精神,經營發展國際網絡,擴大結合產業界及場館等跨域資源。三、每項計畫最高補助新台幣一千萬元,原則於簽約後首期即撥付年度補助款70%,以支持科藝創作初期的資金需求。四、提案內容可為跨年度計畫,須於提案第一年研提整體計畫,包含計畫期程、分年計畫構想及分年經費等。詳參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grants.moc.gov.tw/Web/)或電洽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推廣科蔣小姐(02-85126547)。 國藝會2019「共融藝術專案」9月1日起受理申請 國藝會自2017年起,總體目標定調為「Arts to Everyone」,同年底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簽訂合作備忘錄,重點之一為共同發展共融藝術相關計畫。國藝會首先發展的專案項目即為2018年啟動之「共融藝術專案」,鼓勵藝文團隊及創作者發展共融藝術、關注高齡相關議題,並支持為高齡者策劃之專業藝文展演活動及服務推廣計畫。除了原有之「國內計畫」外,為擴大參與,放眼於國際共融藝術經驗分享、交流與製作,本年度首先鼓勵台灣與英國合作之共融計畫,增加「國際計畫台英合作」項目,由英國文化協會與本基金會共同支持,期透過經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2016科技藝術節登場
《立體聲》3D呈現 舞在虛實之間
本屆台灣科技藝術節,以「潮」為名,由邱誌勇策展,以科技藝術、流行音樂、生活親子為元素,力求讓向來冷調的科技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匯集國內外共六檔演出,包括台南人劇團《Solo Date》、安娜琪舞蹈劇場《Second Body》、耗資八百萬由陳鎮川主導的《潮派對》、黑色流明的《X_Xroom》、山豬影像《小王子》等,其中來自丹麥的Recoil Performance Group《立體聲》STEREO,將帶給觀眾不同於以往的視覺經驗。 雙人舞《立體聲》以3D圖像世界呈現,觀者必須配戴3D眼鏡觀看,編舞家Tina Tarpgaard近年創作多以當代科技與視覺藝術結合,本作舞者身體周圍的空間崩塌,人與空間的互動透過科技得以無限延伸,讓舞台處在現實與非現實的交界,時而捲起,時而滑開,為劇場的幻覺衝擊體驗開啟全新章節。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表演也可是拍賣品!? 中國「演交會」另類初體驗
近十年在中國演藝市場盛行的「演交會」(演出交易會),隨著演藝交易平台漸趨成熟,甚至出現採取現場表演、拍賣會般的舉牌交易模式。今年四月,台灣十支團隊、十七個節目的代表組團,首度參與由北京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主辦的「演藝北京」劇目交易會。首度與中國演藝市場直接面對面,讓台灣團隊頗受「衝擊」,面對未來的兩岸合作模式,亦可能有進一步的實現。
-
焦點專題 Focus 不為科技而科技
黃翊 內容才是作品的核心
編舞家黃翊是舞蹈科班出身,不了解的人也許認為是他刻意介入了科技,實則他從小就摸電腦、架網站、玩影像攝影,與科技相處是他的日常,若要黃翊在人與科技之間擇一共處到白頭,他的選擇絕對是科技。「庫卡在我眼裡,就是一位舞者,一位好舞者。」黃翊說,一位編舞家一旦用到好舞者是幸運也是挑戰,「用不好很容易被看穿,面對這樣的舞者得想的事:它還可以再突破些什麼、詮釋些什麼。」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11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現象觀察—音樂
百年火花齊放 音樂節目在穩定中發展
在百年慶典的光環下,二○一一年的節目也同樣顯得色彩繽紛,縱使許多演出就像應景的火花一般燦爛而短暫,但猶不能忽略其他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壯舉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創意。在穩定中發展,是今年音樂類的普遍的現象,沒有巨大的變革,倒也不乏驚豔之作,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閃耀著光芒。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奇幻與詩意的舞蹈動力雕塑
曾訪台演出《致命引擎》的澳洲「塊動舞蹈視覺劇場」(Chunky Move),三月中在美國洛杉磯演出與動力雕塑藝術家魯本.馬戈林合作的作品《連結》。編舞家歐巴任尼克延續舞蹈肢體與科技之間關係的探索,讓舞者與台上的動力雕塑互動演出;舞者透過身體來控制動力雕塑的形狀,而在舞者輕巧的移動中,一旁占據三分之一舞台,有如編織物品般的動力雕塑也開始緩緩移動出不同的造型,舞者與雕塑間的連結關係充滿了行動的詩意。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七:數位科技與表演的下一步?
政策帶領跨域不斷 追求深化更須空間與人才
因為政策的加持,去年台灣出現的跨域結合科技與表演的作品明顯增多,國內外製作皆有,讓人嗅到生氣勃勃的發展氛圍。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繼續實驗,將這股潛力厚植為實力?一個讓科技人與藝術人相遇一同工作的空間,一群能讓社會大眾和藝術相遇的專業經理人才,或許是能讓這條創作趨勢走向久遠之路
-
一本藝術經
科技與表演 無間合作的創作旅程
正當「科技藝術」成為劇場顯學之際,觀眾若非茫茫然不知劇場裡的科技與藝術孰為主從,就是舉起放大鏡極力檢視科技與表演是否在混種過程中失了本質。然而,近年異軍突起的編舞家/舞者蘇文琪,透過和聲音藝術家張永達、科技裝置葉彥伯等人的合作,以《W.A.V.E城市微幅》親身示範了當科技與表演同為創作發起概念時,便無所謂主從問題缺少任何一端,作品便不可能發展、主題也無從揭露。本刊特別採訪YiLab團隊,暢談《城市微幅》的舞台、視覺與聲響裝置如何並進落實,最終完成一場精采的表演。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回歸文本的科技表演劇場
即將「超未來」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節中演出,由廣藝基金會委託北藝大創作的《萬有引力的下午》,企圖從表演文本出發,探索科技在當代劇場的各種可能。《萬》劇由王嘉明執導,林如萍與姚淳耀主演,劇情呈現的是網路媒介與世代之間的互動和人際關係,全劇共有八個傘狀的片段,環環相扣的主題,各自相互連結,但又可以獨立成篇。
-
藝妙人物事
馭科技之風 飆舞藝術狂潮
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方興未艾。藉由科技的媒材特性,可將藝術本質以新穎的創意表達出來。這種結合科技而興起的藝術稱為科技藝術(Tech-Art)、或新媒體科技(New Media Technology)、或數位藝術(Digital Art),以上皆可概稱為新媒體藝術。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林珮淳四月八日在兩廳院文化沙龍講座中,以「新科技.新藝術.新創意」為題,引介此互動性新藝術的特色、發展、與創作面貌。
-
舞蹈
盼顧身影
詹曜君的個展,可以說是近年在台灣結合活動影像創作較為出色的演出,雖屬實驗性質,其創作的複雜度卻經得起考驗。
-
台前幕後
穿梭於不同文化與介面之間
旅美舞蹈家余金文,將帶領他的舞團和電腦科技師,呈現其最新創作及舞蹈與科技結合的成果,為台灣觀衆帶來一場科技與藝術的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