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慶典的光環下,二○一一年的節目也同樣顯得色彩繽紛,縱使許多演出就像應景的火花一般燦爛而短暫,但猶不能忽略其他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壯舉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創意。在穩定中發展,是今年音樂類的普遍的現象,沒有巨大的變革,倒也不乏驚豔之作,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閃耀著光芒。
時值建國一百年,無論音樂、戲劇、舞蹈、戲曲……各領域以「百年」或「國慶」為題的演出自年初便開始延燒。整年間,從《百人巴松慶百年》、《百人曼陀林樂團音樂派對》、《百人木琴音樂會》到《百人豎琴馬拉松音樂會》……林林總總、熱鬧非凡。百人同台的浩大聲勢不僅是音樂節目少見的安排,更成為今年最有別於其他表演藝術類型的特殊現象。
音樂跨界仍是重頭戲
整體來說,今年與音樂相關的表演藝術方面,楊建章委員認為:劇場性的表演仍是重頭戲——音樂劇有兩廳院贊助的跨國製作,資深導演鈴木忠志的「流行音樂新歌劇」《茶花女》、台南人劇團的音樂劇《木蘭少女》及RS傳唱者音樂劇團的《米靈岸》。所不同的是,與去年相比,今年舞蹈也加入這個跨界演出的行列,且成績斐然:包括舞蹈空間《風云》、鄭宗龍《在路上》、驫舞劇場《繼承者》、林文中《小南管》、一當代舞團《城市微幅》,分別搭配了中國古樂、世界音樂、環境音樂、南管、聲音藝術等不同的音樂媒介,雖然過去這些表演組合都曾經出現過,但今年各個製作則顯得更加成熟。
與戲劇舞蹈界的跨界努力相比,音樂界則相對顯得沉寂。然而例外的是台北市立國樂團今年配合舞蹈的《風云》,比起往年偏向花俏的跨界製作,表現顯得恰到好處。除此之外,國家交響樂團與國外獨唱者結合的年度歌劇《艾蕾克特拉》也值得一提,可惜此製作為音樂會形式,與戲劇導演的合作十分有限。
當代創作展現新成果
在音樂創作上,除了有推動現代音樂的十方樂集外,成立屆四十年的亞洲作曲家聯盟(Asian Composer League)在暌違多年後再度由台灣取得主辦權,以「跨越時空的藩籬」為題,展現過去十年間台灣作曲家在結合傳統樂器與當代語彙的努力成果。楊建章表示作品中:「並非沒有令人驚喜的新作,年輕一輩音樂家的演出實力也十分整齊。但是音樂界的創作能量仍相對保守。音樂創作界主流對於廿一世紀的未來發展的願景何在,仍令人翹首期盼。」
然可喜的是,根據孫家璁委員的觀察,在傳統器樂作品創作屢遇瓶頸的今日,打擊音樂的創作反而異軍突起,特別地蓬勃。他指出:「有好的創作也需要有好的演奏者來呈現,台灣近年來在打擊樂的領域中可說是兩者兼備。有著一流的樂團及樂手們,更有許多優秀的作曲家們願意嘗試在這個領域的創作,而其中有專為打擊樂器或技法所作的樂曲,也有和其他表演藝術領域作結合的作品,在百家爭鳴下,也成為討論音樂趨勢絕不能忽略的亮點之一。」
原民歌舞與科技藝術正夯
原住民文化藝術近年的累積加上電影的推波助瀾,原住民歌舞音樂在本年度無論在質與量都有一定的成績。從排灣族傳統神話為軸、小米作為生命繁衍的故事《米靈岸》、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台東大學製作的首齣原創原住民歌劇《逐鹿傳說》、以鄒族勇士高一生的故事為基礎改編的舞劇《迴夢Lalaksu》、就連為花博量身打造的四十分鐘開幕表演,也是改編自魯凱族人蛇戀神話「巴冷傳說」的《百合戀》。
這些作品有取原住民元素以西方歌劇的方式譜曲作為首創,有古謠為基底配合電子音樂與現代配器的創意,也有融合原住民歌手、傳統歌謠、當代創作與電影影像的模式。雖然往年原住民為主題的表演並非罕見,但今年的節目看來,這類創作確實已擺脫以往對原住民觀光舞蹈秀、祭儀的重現或片段借用的模式,而是透過族群傳說的重新編創,讓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在劇場中具體呈現,並且與時俱進。
以科技輔助藝術表演的現象在去年廣藝基金會的「科技表演藝術節」中大放異彩。日本藝術家高木正勝與廣藝愛樂管絃樂團《ULBU》、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與國內擊樂家合作的《光音交響曲》乃至柏林愛樂的「數位音樂廳」破天荒透過衛星連線,將國家音樂廳的音樂會透過網路向全球同步放送等例,顯示著從大型的團隊到個人的獨奏會皆熱中科技藝術。的確,運用嶄新的科技捕捉動態、擷取演奏家的動作或音響再製或共鳴產生另類酷炫的視聽刺激,然而對於音樂演奏來說,附加科技的必要性在哪裡?追求科技的意義在哪裡?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百年慶典的光環下,二○一一年的節目也同樣顯得色彩繽紛,縱使許多演出就像應景的火花一般燦爛而短暫,但猶不能忽略其他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壯舉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創意。在穩定中發展,是今年音樂類的普遍的現象,沒有巨大的變革,倒也不乏驚豔之作,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閃耀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