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金文展現出具爆發力而纖細的動作,以及多樣的空間型態。(Del Brown 攝 余金文舞團 提供)
台前幕後 台前幕後

穿梭於不同文化與介面之間

余金文的多媒體舞蹈「交接狀態」

旅美舞蹈家余金文,將帶領他的舞團和電腦科技師,呈現其最新創作及舞蹈與科技結合的成果,為台灣觀衆帶來一場科技與藝術的饗宴。

旅美舞蹈家余金文,將帶領他的舞團和電腦科技師,呈現其最新創作及舞蹈與科技結合的成果,為台灣觀衆帶來一場科技與藝術的饗宴。

余金文舞團「交接狀態」

8月1日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至善廳

8月3、4日

台北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廳

8月6日

台中中山堂

從人文傳統到電腦科技

旅美舞蹈家余金文將領著甫成立的「余金文舞團」回台灣,呈現其最新創作及舞蹈與科技結合的成果,爲台灣觀衆帶來一場科技與藝術的饗宴。

余金文原是東海大學的學生,但對舞蹈的熱愛,讓他轉學至文化大學並加入雲門舞集,曾隨雲門舞集在國內外巡迴演出,之後前往美國,於一九九一年獲伊利諾大學舞蹈表演碩士,九四年取得費城天普大學舞蹈教育博士,目前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舞蹈系。在美期問,他從事舞蹈創作、演出、教育,並持續地研究東、西方肢體的關係及其融合,曾發表過「跨文化舞蹈教育」、「天人合一:太極哲學及美學與中國當代舞蹈」、「氣的觀念與中國舞蹈關係的探討」等論文。也經常應邀爲美國、德國及亞洲的舞團及大專院校編舞及教授現代舞課程,及受邀於各國際舞蹈節及舞蹈學術會議中演出、教學及講座。

近年來,余金文研究舞蹈與影像、電腦科技的結合,並陸續發表創作作品。九五年於費城成立「藝術製品舞團」,九九年成立了「余金文舞團」。余金文舞團的主要創作及展現的方向是跨文化舞蹈及舞蹈與科技的結合,舞團曾至芝加哥、麻州、費城等地演出。去年參加在費城舉行的國際舞蹈節,被當地的《城市報》從與會的十八個國家、七十二個舞團中,評選爲最値得舞評家注意的十個團體之一,余金文舞團的表現在美國獲得相當的肯定。

距離第一次回台灣舉辦個展已經五年了,余金文這次將帶來他最新的創作,與台灣的觀衆分享。「交接狀態」是整晚節目的主題,呈現各種文化之間、舞蹈與科技之間,不同介面之間的交接地帶,演出包括《風動》、《愛詩》、《過客》及《水的系列》等四個舞碼。

與電腦軟體「大眼睛」共舞

《風動》是一支雙人舞,使用了西方音樂及中國水袖動作,由來自東、西方的舞者演出,呈現兩者完美融合的結果。《愛詩》是由日本詩集而啓發靈感的獨舞,結合了影像及舞蹈,宛如悠遊於記憶之中。《過客》則是一支三人舞,融入了東西方肢體的多種動作元素。這三個舞碼都呈現出多種文化的結合,分別來自東西文化中的音樂、肢體動作、思想,在不同的舞作中呈現出協調的美感。

特別一提的是《水的系列》,這個舞碼是一支二十七分鐘的獨舞,整支舞分成〈春〉、〈夏〉、〈秋〉、〈冬〉及〈生命〉五個段落,呈現出如詩般的四季轉變與生命不息的景象。舞台上設置了透明魚缸、五條魚及一個大銀幕等裝置,四季的影像及現場舞台正在發生的景象,交互出現於銀幕上。這支舞最特別的要數電腦程式設計師傑夫.米勒(Jeff Miller)所設計的「大眼睛感應系統」(Big Eye Sensing System),它能將舞台上的各種元素,轉換成電腦可以解讀的密碼,經過程式的運作改變舞台上的演出。這套感應系統會隨時感應舞者的肢體動作、位置,還有克勞德.漢茲(Claude Heintz)所設計的燈光變化,因而改變音樂曲式及聲音效果,使燈光、音樂、空間及舞者產生完美而巧妙的互動。

余金文的編舞作品,除了因融合了多元的文化薰陶,所展現出具爆發力而纖細的動作外,也呈現出多樣的空間型態,他企圖打破舞蹈三次元空間的限制,利用影像或道具來增加空間的可能性。他也藉由和編舞家、音樂家、燈光設計師、影像設計師及電腦科技技術師等各領域的藝術家共同合作,使他的作品呈現更豐富、更多元化的意象。在「交接狀態」中,我們將看到余金文這位既是編舞者也是優秀的獨舞者,帶領他的舞團和電腦科技師,和台灣觀衆進行第一次的跨洋、跨文化、跨類型的劇場接觸!

 

文字|劉麗婷  舞蹈工作者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