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挥家陈秋盛将北市交带入辉煌时期,对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发表不遗余力之外,也极力推广歌剧作品。(许斌 摄)
话题追踪 Follow-ups

首都的音乐堡垒 辉煌的艺术荣光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欢庆四十周年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在台湾三大乐团中恰巧居中,并不是历史最优久,也不是最年轻的乐团,但却有它的时代意义。身为首都级的交响乐团,在资源充裕的公务机关体制下,不管是大型制作演出、国外节目的邀演、乐教推广等,都曾写下不朽的成绩。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在台湾三大乐团中恰巧居中,并不是历史最优久,也不是最年轻的乐团,但却有它的时代意义。身为首都级的交响乐团,在资源充裕的公务机关体制下,不管是大型制作演出、国外节目的邀演、乐教推广等,都曾写下不朽的成绩。

【TSO40–Muse经纬线Ⅳ】乐在战火蔓延时

4/10  19:30  台北国家音乐厅

【TSO40-北市交附设管乐团】用音乐爱地球

4/17  19:30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

【TSO40–理查.史特劳斯Ⅱ】超人对我如是说

4/23  19:30  台北国家音乐厅

INFO  02-25786731转724

交响乐团的成立以城市命名,早在十六世纪之前即已惯用至今,无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德勒斯登国立交响乐团,到顶尖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芝加哥……前二十大乐团几乎都是如此。而以首都为名的交响乐团,不仅是凝聚群众、甚至民族的力量,更是软性文化外交的利器。

北市交一直扮演著多功能的角色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在台湾三大乐团中恰巧居中,并不是历史最优久,也不是最年轻的乐团,但却有它的时代意义。身为首都级的交响乐团,在资源充裕的公务机关体制下,不管是大型制作演出、国外节目的邀演、乐教推广等,都曾写下不朽的成绩。从民国六十八年就进入这个乐团,现任团长徐家驹今年刚好六十岁,工作也恰巧满三十年。一路走来,徐家驹认为北市交一直扮演著多功能的角色,它不仅是首都级的乐团,也是有社会教育功能的乐团。「『台北』这个城市在国际上算是知名度相当高的,常常比『台湾』还为外国友人熟悉。」因此它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具有首都级的水准,对外可以做国际交流,对内则是服务台北市民,甚至拓宽至整个台湾。

「出国巡演是北市交重要的任务之一,只要有机会就尽力安排!」徐家驹透露,北市交从创团以来,出国巡回已无数次,但真正编列预算出国则是前年第一次争取、去年实施。事实上在台湾敏感的政治环境下,城市与城市间的交流使得北市交在国际间通行顺利,即使近年来中国大陆的邀演也能在不失衡的状况下出访无碍,极大的弹性正是三大乐团中,出国巡演最多、足迹最广阔的原因。反观国内,相对于其他县市,台北市拥有的资源较为丰裕,不仅好的演奏会、学校、师资都集中在此地,连乐团重要的演出都在这里,就因为这样,资源共享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当然一个公部门的交响乐团所做的工作不可能只有演奏而已,国内的巡回演出、「育艺深远」、「明日之星」、「青少年夏令营」等等活动的举办,从扎根学龄儿童的音乐教育、青少年精英的培育到提供音乐家的表演舞台,北市交所照顾的年龄层相当宽广。

举办「台北市音乐季」为艺术盛会

创团四十年,北市交最响亮的品牌之一,就是每年所举办的「台北市音乐季」。从民国六十八年由时任台北市长的前总统李登辉推动,迄今不曾中断。三十年期间,演出的形式多样,举凡歌剧、芭蕾、戏剧、交响乐等,从首任团长邓昌国、经陈墩初之后,指挥家陈秋盛将北市交带入辉煌时期,对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发表不遗余力之外,极力推广歌剧作品,实在功不可没!陈秋盛的指挥曲目广泛、充满个人魅力及掌控音乐的能力,创台湾首演纪录,也为北市交写下历史。然而对于未来,徐家驹也表示北市交将脱下严肃外衣,以跨界的演出为主题。「电影音乐、电玩音乐会这种雅俗共赏的方式是吸引更多古典音乐人口,也是推广音乐的手段之一」,让观众在现今外在环境压力有舒缓的功效,团员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尝试不同类型的音乐,转换心境。

经历风雨、走过蜕变,北市交的足迹也跟随著时代的脉动调整脚步。今年,在它带给乐迷们艺术宴飨时,别忘了祝福它:「生日快乐!」

首任团长邓昌国的遗孀藤田梓,历经初创时期,与北市交有著特殊的情感。还有长期的歌剧伙伴曾道雄,所制作的西洋歌剧在亚洲首演已超过三十五部,其中多部都是跟市交合作。从他们的「视界」里,他们是如何回忆、看待以及参与北市交?

 

藤田梓  走过草创的热情年代

一九七○年代以前,已经有小规模的乐团陆续出现,有鉴于学生、老师等音乐爱好者与日俱增,也需要有一个人来集合与带领。集合邓昌国等创立的「中华管弦乐团」、颜丁科所带领的「教师管弦乐团」以及当时众多国立艺专及文化大学音乐系的学生们,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就在一九六九年正式成立。

最初的练习地点是在开封街的福星国小,复合功能使用的大厅可以运动、也可以演讲,晚上就成为乐团练习的地方。藤田梓回忆当时百废待举,身兼创办人、团长及指挥的邓昌国不仅努力奔走,还为了预算问题亲上立法院火线报告。「他的个性温和纯真,绝对不可能跟严厉的立法委员们争论,明白解释之后,还让立法委员反过来问他金额够不够!」

最初的编制里只有十八个人专任,还好有老师们带著他们最优秀的学生在下班、下课后齐聚练习。就算一周只有一到两次的时间,团员仍旧凭著一股对音乐的热爱,还带著自己的谱架、自己油印、抄分谱来参加。「真是为了音乐的热情,这种团结的精神让音乐成了一种信仰,也变成了舞台上不得了的力量。而我就是送点心来慰劳!」开玩笑的藤田梓虽然这么说,但事实上北市交第一次的环岛演出,李斯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就是藤田梓弹的,而许多重要时刻演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李秋玫)

 

曾道雄  陪著市交打响歌剧招牌

北市交第一次有歌剧演出经验是民国六十年,但最初他们合作的演出形式,却是一场粉墨登场的歌剧选粹,地点在以前的「国际学舍」。当时的演出场地非常阳春,白天是一个篮球场,晚上将球框收起来之后,就成为音乐厅。第一次完整的歌剧演出则是到了民国六十八年,与台北歌剧剧场合作的莫札特《魔笛》,在国父纪念馆演出的两千两百多个位子,连续五天的满座,可以说国内交响乐团未曾做过这样盛况的歌剧演出。之后他们合作的戏码还有< 弄臣 >。接著从 <浮士德>和<丑角>开始,北市交就自行制作,曾道雄反而成为受邀的音乐家。到目前为止,北市交是华人社会,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演出大型歌剧最多的交响乐团,因通常的乐团旨在演奏交响乐,演歌剧照理说是歌剧院的事。

曾道雄认为乐团上演歌剧有它的困难度,因为乐团没有工厂、储藏室、更没有剧场人员的编制如经理、导播、舞监等,所以制作费用就需要较大。但他深深感觉我们有好的乐团、有声乐人才,却整体缺乏戏剧上的经验,这是使得他强调歌剧演出势在必行的原因。而从歌剧制作中,他也得到不少心得——除了演出之外,灯光、舞台、道具等等技术也需要一起培养,这样各单元的艺术才能经由音乐的联结,进行横向统合的作业,就连打字幕的时间点、字数、换行等,都必须透过经验的累积,才知道如何要完美呈现。

近年来,学成归国的年轻演奏家相当多,而台湾只有三大乐团,如此分布下来,水准已经跟早年不可同日而语。曾道雄说:「北市交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乐团,因此即使遇到指挥不稳定,团员们还是有相当的默契,他们会自动形成一种类似室内乐的机能,让首席带领著乐团持续演出,这样的模式当然在其他乐团也会出现,但我认为北市交做得最好。」(李秋玫)

曾道雄  陪著市交打响歌剧招牌

北市交第一次有歌剧演出经验是民国六十年,但最初他们合作的演出形式,却是一场粉墨登场的歌剧选粹,地点在以前的「国际学舍」。当时的演出场地非常阳春,白天是一个篮球场,晚上将球框收起来之后,就成为音乐厅。第一次完整的歌剧演出则是到了民国六十八年,与台北歌剧剧场合作的莫札特《魔笛》,在国父纪念馆演出的两千两百多个位子,连续五天的满座,盛况空前外,还到了中南部巡演,而在这之前,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职业交响乐团做过这样的歌剧演出。之后他们合作的戏码还有《弄臣》。接著从《浮士德》和《丑角》开始,北市交就自行制作,曾道雄反而成为受邀的音乐家。到目前为止,北市交是华人社会,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演出大型歌剧最多的交响乐团,因通常的乐团旨在演奏交响乐,演歌剧照理说是歌剧院的事。

因此,曾道雄认为乐团上演歌剧有它的困难度,因为乐团没有工厂、储藏室、更没有剧场人员的编制如经理、导播、舞监等,所以制作费用就需要较大。但他深深感觉我们有好的乐团、有声乐人才,却整体缺乏戏剧上的经验,这是使得他强调歌剧演出势在必行的原因。而从歌剧制作中,他也得到不少心得——除了演出之外,灯光、舞台、道具等等技术也需要一起培养,这样各单元的艺术才能经由音乐的联结,进行横向统合的作业,就连打字幕的时间点、字数、换行等,都必须透过经验的累积,才知道如何要完美呈现。

近年来,学成归国的年轻演奏家相当多,而台湾只有三大乐团,如此分布下来,水准已经跟早年不可同日而语。曾道雄说:「北市交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乐团,因此即使遇到指挥不稳定,团员们还是有相当的默契,他们会自动形成一种类似室内乐的机能,让首席带领著乐团持续演出,这样的模式当然在其他乐团也会出现,但我认为北市交做得最好。」(李秋玫)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无形的光采市容

写在TSO创团四十周年

 

文字  林芳宜  作曲家暨乐评人

随著文化生态的变化,近年来北市交逐渐从一个菁英乐团转型为「都会乐团」,除了地理位置以外,更大的意义则是与城市居民的关系在数年间产生了变化。北市交卸下「就是听音乐」的高姿态,二○○五年开始彻底改头换面:首先舍弃沿用多年的翻译乐曲解说,改以委请学者专家撰文,以兼具易读性与学术性的内容,提升节目册的品质。接著脱掉「古典音乐」的老旧大衣,引进商业行销的概念,从文宣品的设计到广告文案的呈现,甩开刻板形象,以合乎时代潮流的设计吸引大众目光。同时,北市交非但不因「推广」而降低节目设计的艺术性,反而更多元化,以各种不同的主题设计系列音乐会,并开始大量演出当代作品,使得北市交的整体节目设计相较于他团,更具前瞻性。

交响乐团在西方国家中,往往被视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文化指标,除了显现政府的文化政策与文化关怀度之外,同时也呈现市民/国民的文化参与度与重视度。欣见北市交逐渐展露蜕变后的光采之时,也期待看到一个在行政、营运与演出品质蒸蒸日上的交响乐团,立足台北、展现与时代、国际紧密相扣的活力,成为光采的台北市容之一。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