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Columns | 黑夜白
田调不是创作护身符
透过田野的经验,和既有的观点论辩,关於那些「不会是什么,又还会是什么」,而非「只有是什么」。回到创作上,才能透过对地方的感觉结构,建构出反身性的思考,提供创作诠释的可能性。也因此,田调之后,更大的挑战在於,叙事者采取的历史和经验辩证的位置,以及记忆和技艺身体的美学转化。
《PAR表演艺术》 第336期 / 2020年12月号
透过田野的经验,和既有的观点论辩,关於那些「不会是什么,又还会是什么」,而非「只有是什么」。回到创作上,才能透过对地方的感觉结构,建构出反身性的思考,提供创作诠释的可能性。也因此,田调之后,更大的挑战在於,叙事者采取的历史和经验辩证的位置,以及记忆和技艺身体的美学转化。
《PAR表演艺术》 第336期 / 2020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