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剧架式在现代剧场中奔驰、凝聚,使莎剧充满逼人的临即感。(刘振祥 摄)
瞭望台 Preview

《亨利四世》──关渡平原上的莎士比亚

《亨利四世》

演出时地:10月22~25日、30日~11月1日

晚7:30,10月31日 午2:30

关渡国立艺术学院戏剧厅

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歧异,一直是使中文演出的西洋戏剧显得跟观众格格不人的主因,其中又以莎剧的演出为甚。滔滔不绝的佳词妙喻,往往让演员演得吃力,观众看得烦燥。艺术学院戏剧系本届的学期公演挑上文化隔阂更大的历史剧《亨利四世》,有点像高空走索。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历史剧之一,描述浪荡的王子周游于宫廷与市井之间,后来又在战场上力克顽敌,赢回王位的过程。剧中以大量的社会风俗生活场景,对照诡谲动荡的政局斗争,勾勒出丰富的时代风貌。此剧写于莎士比亚大量创作喜剧的时期,塑造了莎剧舞台上最为现实、丰满、生动的喜剧形象──大胖子浮斯塔夫。

浮斯塔夫贪生怕死、贪杯好色的享乐利己主义,可能让中国观众轻易联想到金庸笔下的韦小宝,这种性格被约翰生博士形容为「理智与罪恶的复合」,「这种理智可能被赞美,但不能被尊敬;这种罪恶可能被藐视,但并不被厌恶。」近代的历史观更透视出,剧终浮斯塔夫被新王所逐,无异预告了近代国家民间势力屡受统治阶层背叛的历史过程。

艺术学院演出的版本由导演马汀尼重译与剪辑,将上、下两部浓缩为一整晚的幅度,并在语言上提炼出精简的戏剧性。人物几乎全以奔跑快速上下场,由平剧身段及西方演技方法中寻找、建立的独立表演系统,也在舞台上表现为淸楚外现的姿势和动作。

马汀尼曾经执导《马哈台北》、《雅克和他的主人》及《三个乖张女人所共同撰写的词不达意的女性论文》。她认为,每一出戏都有其自我的风格和属性,一般演出多因陋就简,无暇考虑也无力管辖,但每出戏的演出都应发掘出不同的语言特性和动作规范。

这次的《亨利四世》,便是建立在非写实的空间及表演技巧上。以明快、俐落、大方的整体风格,扫除演出古典剧作的积习。房国彦的舞台设计架构起建筑中的交通工事景观,让台湾随处可见的真实场景,衬托出古典历史的现实性。靳萍萍的服装设计也向当代时尚线条取法。相对的,演员的脸部化妆则片段取材、变造平剧脸谱,但已脱离定型的传统模式,而成为角色特质的投射。以种种既成符号的重组,具像化莎士比亚复杂的人性观。

同时在艺术学院教表演及导演的马汀尼说,莎剧的表演迫切需要超乎写实的风格,尤其在动作上,及口白的韵味上,都不是写实的细节模拟、情绪再现可以为功。帮助学生走出写实风格的窠臼,掌握整体意旨的诠释,戏剧既然是扮演,自然「宜虚不宜实」,莎剧正好提供了这种种可能。

《亨利四世》将作为艺术学院戏剧厅的首场演出。马汀尼供承,当初挑选此剧,是因为随父亲回大陆探亲时,深为亲戚间的人际倾轧所烦扰,而特别感觉到莎翁的历史剧对这些纠葛描写的透彻传神。古典英国、大陆、激变中的台湾,现代剧场、学院、露天舞台,将冲撞出怎样的舞台形象与戏剧精神?我们拭目以待。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