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心的音乐厅内装置有全世界最大的非电子控制管风琴,耗资一千万港币。(周凡夫 提供)
专题报导 Feature 专题报导 Feature/香港篇

发现香港 新旧演艺场地的竞逐

香港艺术节已自元月底锣鼓喧天地展开,除了是旅游、购物胜地,香港的文化面貌也如此多姿。透过以下两篇文章,希望读者对香港文化建设的硬体及软体,有进一步的认识。

香港艺术节已自元月底锣鼓喧天地展开,除了是旅游、购物胜地,香港的文化面貌也如此多姿。透过以下两篇文章,希望读者对香港文化建设的硬体及软体,有进一步的认识。

独领风骚三十年香港大会堂

自从八九年十一月在九龙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启用后,香港的演艺活动焦点便从维多利亚海港南岸的香港大会堂转移到北岸来了。虽然如此,去年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文娱节目仍然超过四百场,观众人次仍高达二十五万。今年庆祝启用三十年,市政局更自五月份开始,便按月安排了一系列「艺华荟聚三十年」的演艺活动,一直到九二年底才完满结束,抢回了一点已被香港文化中心夺去的光彩。

然而演艺场地一如名将与美人之不许人间见白头,追求艺术之美和社交活动者,喜新恶旧是人之常情。香港大会堂三十年来虽然在维修保养上做得不差,但那毕竟已是五○年代设计、六○年代初期启用的建筑,不少设施已追不上社会的需求。为此,香港大会堂的存废,是否要拆除,便曾一度引起广泛的讨论。现时已知的结论是,九三年五月开始,香港大会堂的音乐厅及剧院将会停用,进行大翻修,最快亦要到九四年初才会再启用。看来,香港文化中心又有一段日子会一枝独秀了。

但无论如何,座落在中环海傍爱丁堡广场的香港大会堂,既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所为市民所建的多元化文娱中心,通过此一演艺场地,更催化了香港文化艺术活动的成长。今日香港的文化演艺界人士,无不是在香港大会堂的孕育下成长。为此,几乎人人都对香港大会堂存有一种既亲切又亲密的特殊感情。

香港大会堂于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正式落成揭幕启用,自此,三十年来,香港大会堂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及香港的演艺团体,已超过一万之数。

香港大会堂当年兴建只花了两年时间,费用为二千万港元,就当年币値已算很高。大会堂的地积约为一万一千平方公尺,基本设计分为十二层的高栋、三层的低座两栋建筑物,及连接两者的纪念花园三个部分。低栋设有音乐厅、剧院、展览厅,还有中式酒楼、西式餐厅和酒吧。

音乐厅设有一千四百四十八个座位,内部仿效英国亚伯特厅(Albert Hall),音响效果极佳。由于音响反应灵敏,早期启用时,音乐会便特别刊印有这样的一段「要求」:「本音乐厅反应特别灵敏,各位阅读节目表时,请尽量避免磨擦纸张,以减低不必要之杂音。」

音乐厅之设计,基本上并未考虑供作大型的舞蹈或戏剧演出,故不仅后台狭窄,前台亦因设有六十人的合唱席,而使舞台深度仅有二十呎六吋,实际供用面积减少了,演出大型歌舞剧及歌剧时便显得很勉强。此外,音乐厅舞台前端,如拆去前排座椅,可变成一供四十人伴奏的乐池,但改动则需要一天时间;如只改动成为一可供二十人用的小乐池,亦要半天时间。

大会堂的音乐厅在文化中心未启用前,一直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演艺活动举行的场所。每一位香港总督举行上任仪式,至今仍在此一场地;世界各地一流的大型管弦乐团、闻名国际的音乐家,都曾在此演出过。后台虽然狭窄,舞台面积亦局促,但自一九七七年开始,音乐厅更充任了「香港市立歌剧院」的角色。

在大会堂低栋另一重要的表演场地──剧院,则有座位四百六十三个。观众座位与舞台距离较近,适合话剧及一般小型音乐会等偏重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节目。此外,亦可用来放映电影。

香港大会堂高栋则设有第三个表演场地,那就是具有座位一百一十六个,位于八楼的演奏厅。此外,还包括有市政局图书馆、婚姻注册处、展览馆、会议室、演讲室,顶楼则有香港艺术馆,直至九二年在文化中心的香港艺术馆独立大楼启用后,才迁离。

因此,香港大会堂不仅是香港自六○年代至八○年代间的表演艺术中心,更曾是艺术电影和视觉艺术的发展温床。不过,此一历史性的使命,显然已随著港九新界众多场地的启用而降低了。九三年的大翻修后,香港大会堂仍会是香港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演出场地,但看来已无法恢复昔日独领风骚的地位了。

艺坛新贵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在尖沙咀火车总站旧址兴建,总共花了五亿六千四百万港元,工程施工共用了四年时间,才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正式揭幕启用。而有关文化中心音乐厅的音响设计,更早于一九八二年便交由音响顾问哈罗德.马歇尔(Harold Marshal)负责;为此,当年马歇尔曾三次到香港参与筹划工作,一九八四年更以一比五十的比例,制作了音乐厅的模型,首次利用互应电脑辅助音响模型的技术,来进行音响效应测试,并以电脑的精密计算,将模型与实际环境不同情况下产生的音响效应差异加以抵销。

最后,在音乐厅正式启用前,还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会,由一组音响专家在现场进行测试,包括音响的淸晰度、和谐度、残响时间的长短等。

由于文化中心的音乐厅建筑构思以「亲密感」为基本条件,所以放弃了传统的长箱形设计,采用独特的椭圆形,台后是正规弧形设计,前台则是多面体的组合,以避免回音集中在音乐厅内某一点上。同时音乐厅的两层座位安排,亦是一边多,一边少,原因是为配合管弦乐团演奏时,乐器声部并非匀称所致。

经过无数顾问专家的众多理论精思后,兴建出来的文化中心音乐厅,共有二千一百个座位,以椭圆形分布在舞台四周,感觉上果然较座位少了三分之一的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面积还小,各个座位与舞台的距离亦较近,舞台面积阔二十三公尺,深十二点六公尺,后台空间亦远较大会堂宽阔。音乐厅内墙挂满了近年音响工程流行采用的粗坑纹散射板,使声波不会产生集射作用,舞台上的空间亦悬垂了四方格形组合的散射回声板。大乐团演奏时,此一回声板可升高,减低反射音量;室内乐和个人演出音量较弱,回声板便降低,以增强反射音量。

音乐厅内的木材用量多达三千五百立方呎,全是回音效果良好、吸音量较少、质地较硬的美国橡木。奈何实际启用至今三年来,文化中心音乐厅的音响表现,一般评价都较大会堂音乐厅为低。原因是此一充满散射板的音乐厅,在低频敲击乐一类乐器演奏时,每有音压过高,刺耳和紊乱感。室内乐独奏演出,不同座位又会有不同效果,加上折射的声音有差异,有些位置一把提琴会听出两、三把提琴来;音色的温暖度就更远不及香港大会堂了。

但虽如此,文化中心音乐厅仍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音乐表演场地,这与音乐厅内的色调设计和谐,具有亲切感很有关系。同时,音乐厅舞台背壁装置的一台莱格管风琴,亦增添了一份富丽堂皇感。这台管风琴共耗资一千万港元,有九十三个音栓,八千支音管,最长的高达十公尺,不仅是东南亚最大的管风琴,更是全世界最大的非电子控制管风琴。

文化中心另一重要表演场地是大剧院,座位分三层,共有一千七百五十个,为目前全香港具有最大舞台的剧场。主舞台阔十五公尺,深十九公尺,可容纳一百一十名乐师,具有先进的活动旋转舞台换景装置,还有红外线传声系统,可作五种语言即时传译。除可供大型歌剧、舞蹈、音乐剧、戏剧表演外,还有放映机设备可供电影放映。

文化中心大剧院的启用,提供了理想的歌剧表演场所,自此大会堂音乐厅的「市立歌剧院」角色没有了。由于观赏歌剧环境提升,也刺激了观众进场观赏歌剧的兴趣,这两、三年来在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大都有极高上座率。根据统计,文化中心启用以来,大剧院的使用率几近饱和,现今仍未完结的九二至九三年度,估计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至于音乐厅的使用率,年度估计亦将超过百分之七十二。

至于文化中心的第三个表演场地剧场的使用率则和音乐厅相若。剧场特别为容许各式各样的实验性表演节目而设,舞台形式可作各种变化,随意调整。

文化中心主要分为演艺大楼和行政大楼两部分。演艺大楼地面层有电脑票房、售卖艺术书籍唱片的店面、酒吧,音乐厅及大剧院的入口则设在二楼,两个主要场地得以共用在地面层的大堂,感觉上便较宽阔。

文化中心的行政大楼,除用作市政局文化节目部、艺术节部门、场地管理、香港管弦乐团等行政办公场所外,还设有展览馆、艺术图书馆、西餐厅、中式酒楼、婚姻注册处等。

文化中心共有九件由各方赞助厂商捐赠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价値不易以金钱衡量,但经由各商业机构赞助的费用则超过八百万港币,才得以使这些艺术品永久安置在文化中心内。

两大演艺场的管理架构

香港大会堂及香港文化中心都是直接由市政局管辖的演艺场地。负责执行市政局有关文化艺术节目决策的市政总署文化部门,基本上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架构,此一架构下的官员亦采用了香港政府一贯以来的「文官制度」,有关行政官员几乎被视为通才,每隔一段日子便会互调不同的工作职位,负责体育馆的人员,可以去管理文化场地,可以去管理一个演艺团体的运作,这种制度很容易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现象。不过,随著经验的累积,和培训计划的实施,无可否认,市政局此一系统为香港培养出一批艺术行政人员。

现时香港大会堂及香港文化中心,连同其他市政局多个分布在港九不同地区的文娱中心,均由一个统一部门管辖。此部门下面主要分为场地管理部门和节目部门,香港大会堂及香港文化中心虽然分别各有一群场地管理人员,但由统一的高层人员管辖,也就没有不协调的情况。节目部门则担付起市政局在所有辖下场地举办活动的节目策划与推行,因此两个场地的节目没有竞争的因素。

目前,节目部负责市政局自己举办的活动和与外间团体合办的活动,至于外间团体或个人要租用场地,则向场地管理部门申请。另一方面,市政局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更先后策划成立了香港中乐团、香港话剧团和香港舞蹈团,直接为香港大会堂制作节目,目前再加上年前「购买」的香港管弦乐团,这四个「官方」演艺团体可以优先选订演出档期,再经节目部选订后,最后才让外面团体租用。

在场地管理及节目部以外,还有专门负责筹划市场推广、赞助的部门,至于宣传则一如香港其他政府部门一样,统一由政府新闻处负责市政局事务宣传的小组负责。

很显然地,由政府官僚架构来直接管理文化场地,难免会有极多掣肘。较为可喜的是,从六○年代初期香港大会堂启用时仅二十多人的一个小组,扩展到已有上千的工作人员,弹性已较过往增加了。

 

特约报导|周凡夫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