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厅院的户外转播音乐会已渐成为台北市民文化休闲的另一种选择,而夏日举行的拉维尼亚音乐节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同样提供了芝加哥居民在享受草地野餐、与星月对酌时的美妙乐声,这是环境与音乐、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组合。
芝加哥北郊的「高地公园」,有处占地三十六英亩的林园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与附近的高级住宅毗邻,每年夏天傍晚吸引成千上万的芝加哥地区人士,聚集在一起享受露天音乐会的乐趣。这些爱好高尙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听众群,在一些有心人士的热心推动与经营下,孕育了拉维尼亚音乐节(Ravinia Festival)──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夏日之家」,也成了芝加哥人欣赏好音乐的最佳去处。
近悦远来的夏日音乐会
在大芝加哥地区,拉维尼亚并不是唯一的夏日露天音乐会场。但是,拉维尼亚引人注目的,除了它的音乐季长达三个月,节目内容具国际性,有六、七十年历史,演出的职业音乐家拥有国际声望之外,它的公园设施洋溢著浓郁的艺术情调,室内音乐会用的慕瑞剧院(Murray Theatre)、开放式的棚亭、无数的名家雕像、高级餐厅和速食小吃等构成和谐的大环境。来访的观众不论是纯欣赏音乐、生意应酬、情人约会或家庭野餐,都能在拉维尼亚的音乐会中,以大众化价格,抛开尘世俗务,达到提升性灵的目的。它最迷人的画面是,当棚亭内进行严肃音乐会的同时,棚亭外草坪上或坐或躺或漫步的听众,安静地聆听扩大机恰到好处地播送现场音乐。对棚亭内的人来说,现场目睹名家奏乐,其乐无穷;对于棚亭外的人,音乐会只是美好夏夜的一部分,音乐会前的野餐,以及在星光柔月下,和著美妙乐声举杯对酌,才是这群人心目中真正的拉维尼亚享受。
拉维尼亚的创办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它早期发展中,欧洲来的移民赞助或从事以欧洲为主的西方音乐,造就了不少这地方的音乐人才与观众群。名指挥家萧提(Sir Georg Solti)当初独具慧眼,毅然不顾音乐界讶异的眼光,执棒指导芝加哥交响乐团,就是先看上了拉维尼亚的音乐人才资源与环境。在音乐界里,萧提并不寂寞,许多国际级的音乐家,都被拉维尼亚所拥有的观众群所吸引,所以,拉维尼亚虽不像拜鲁特等欧洲音乐节有来自世界各处的观众,却能不断邀请国际大师参与演出,成为一个国际性音乐节。
拉维尼亚的三个时期
纵观拉维尼亚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由三个不同的公司所经营。首先打开其大门的是一九○四年福洛斯特公司所建造的游乐园,包括有看台的棒球场、电动喷水池、旋转游戏木马、管风琴戏院、倶乐部等,不久又加盖了容纳一千四百二十人的棚亭。但是,游乐园开放后却亏损累累,面临了拍卖的危机。附近的居民为了怕自己所居住的高级住宅区沦为低级游乐园,便合力组成「拉维尼亚公司」,买下了拉维尼亚。第二时期的拉维尼亚在拉维尼亚公司的经营之下,举办了许多相当好的音乐会、芭蕾、舞台剧等活动。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三一年拉维尼亚更成了世界夏季歌剧演出的首都。这个时期的拉维尼亚领导人物艾克斯坦(Louis Eckstein)热爱歌剧,制作许多耗资庞大的大型歌剧,虽然提升了拉维尼亚的国际声誉,但是也为它欠下了大笔债务,又加上碰到世界经济大恐慌,拉维尼亚从一九三二年起,整整关闭了四年。一九三六年,一群年轻的「高地公园」居民,为了挽救拉维尼亚,成立「拉维尼亚音乐节协会」,开始筹备第一个正式的拉维尼亚音乐节。
第三个时期的拉维尼亚在新生后,靠著一群义务的董事会成员的努力,摆脱过去的债务束缚,步向两个新理想:一、以低于成本的票价提供最好的音乐,二、配合其音乐演奏活动,尽可能的成为教育群众音乐的机构。于是,这个以芝加哥交响乐团为主的音乐节,不断吸引名家来演奏,全世界没到过拉维尼亚的大师级人物屈指可数,只有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和霍洛维兹(Vladimir Horowitz)由于害怕户外演出没来。罗德金斯基(Artur Rod-zinski)、萧提、莱纳(Fritz Reiner)、马替侬(Jean Martinon)、奥曼第(Eugen Ormandy)、塞尔(George Szell)、毕勤(Sir Thomas Bee-cham)、米托普罗士(Dimitri Mitropoulos)、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及孟都(Pierre Monteux)等大师,都曾为拉维尼亚带来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一九四九年,容纳三千六百人座位的新棚亭,在一场无名火之后建造起来,拉维尼亚继续供应世界上最好的节目,观众群也愈来愈扩大。帕华洛帝(Luciano Pavarotti)、雷曼(Lotte Lehmann)、苏莎兰(Joan Suther-land)、舒瓦兹柯芙(Elisabeth Schwarzkopf)、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卡萨尔斯(Pablo Casals)、克伦贝勒(Otto Klemper-er)、拜努(Eduard von Beinum)、柯普兰(Aaron Copland)和小泽征尔(Seiji Ozawa)等人,都曾为拉维尼亚带来两、三万名观众。
大师的舞台
今年即将从拉维尼亚退休的李汶(James Levine),在未担任萨尔兹堡音乐节、拜鲁特音乐节及大都会歌剧院的指挥之前,就先担任拉维尼亚的音乐总监。在他二十二年音乐总监的任内,李汶共演奏了八十五场室内音乐会的钢琴部分,替五十位年靑的音乐家跨刀,其中,诺曼(Jesse Norman)、芭托(Kath-leen Battle)、米尔斯(Sherrill Milnes)等人,也都是先在拉维尼亚得到掌声后,才到纽约发迹的。李汶与芝加哥交响乐团,总共演出过近百位作曲家的作品,也为唱片公司做了三十多次现场实况录音,并曾三度获得葛莱美奖(注一)。
在慕瑞剧院举办的拉维尼亚冬季音乐会中,常有乐坛新秀的演出,近年来,活跃于拉维尼亚的亚洲面孔愈来愈多,中国音乐家中,马友友、林昭亮、胡乃元曾先后应邀演出,尤其现任总经理查林.梅塔(Zarin Mehta,指挥家祖宾.梅塔的胞弟)本身是印度后裔,更是大力提拔亚裔新秀。
拉维尼亚的节目分类主要包括舞蹈、爵士乐、民俗音乐、流行音乐、儿童节目及古典音乐(注二)。虽然其音乐理念出发于古典音乐,但是从三○年代的晚期就一直有流行音乐的存在,这种包容多样音乐艺术的拉维尼亚,诚然非当初草创期所预料的,却使得其内涵更丰富而完整。
拉维尼亚音乐节协会的两个理想,在多年的转变中至今仍被刻意的维护著:门票低于成本;史坦恩学院在五年前成立,为其教育使命跨出另一步。另外它以优美的环境将最好的音乐呈现出来,提供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难怪它在国际级音乐节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注1: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p. 45, RCA90926-61349-2; Mahler, Sym-phony no. 1 in E minor, RCA ATC 2-4245; Orff, Carmina Burana, DG 415 136-2。
注2:古典音乐占⅔,其他占⅓,舞蹈则占5%。
文字|许瑞芳 北伊利诺大学音乐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