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前二届爵士音乐节,这次无论在艺人的安排与节目的演出皆令人耳目一新。乐团偶现的参差水准及主办单位在节目流程的疏漏是美中不足之处。
爵士艺术节
7月25〜28日
国家音乐厅
每当听闻爵士乐团要来台表演,总会期待著另一次的新奇经验。然而,最怕地仍是不管乐团素质好坏,往往一律被冠以堂皇的「国宝」或「一流」等宣传字眼,让人觉得惋惜。喜欢爵士乐除了好奇,或热衷欣赏乐手的不同风格,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借由整个音乐会过程达到乐手与听众之间互动的乐趣。
四个乐团,风貌各具
来自美国的亚提.萧大乐团已属典型「幽灵乐队」(注一),在现任领班Dick Johnson的带领下,似乎有意呈现该团几十年来陆续蜕变的风貌。从一开场带有仪式意味的铜管声齐鸣,短而有力的揭开整个爵士音乐篇的序幕。乐团整体素质平均,除几位重要乐手的即兴独奏点缀之外,两对双人舞的加入,为几首老曲调唤起众人对摇摆乐兴盛的二、三〇年代,产生一种怀旧之情。编舞者针对不同乐曲形式给与最贴切的解说,比如Softly, As A Norning Sunrise是踢踏舞的表现,而该团经典名曲Begin The Beguine,除了将原来的舞蹈形式交代一番,甚至还幽默的赋与剧情。最精彩的舞蹈为下半场结束前的一曲动感演出,乐团卖力地把节奏扎稳,四位舞者则把芭蕾、体操和即兴舞蹈的高难度肢体表现溶入乐曲的快活节拍。几次惊险的动作,实在令人替舞者揑把冷汗,但终究圆满完成表演。
同样第一天的表演还包括了布莱恩.诺瓦这位吉他手兼歌手所组的四重奏。布莱恩演奏吉他相当灵活,较可惜的是他与其他团员的默契虽好,但每个人的个别独奏却显得松散不扎实。全场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一开场时,布莱恩献给曾指导他演奏精进的已故吉他前辈Joe Pass的吉他独奏。
由于第一天的表演在节目单上列有两个团体,因而当布莱恩.诺瓦四重奏结束时,台下鼓掌大喊安可,然而乐手却匆匆走入后台。在台下鼓掌没有回应的情形下,听众开始离席。正当大伙儿人逐渐离去时,突然广播传来几句:「音乐会尙未结束,请尽速回座!」结果走到门口的听众,部份就悻然而去。回座之后,才发现先前表演了一个小时的亚提.萧大乐团竟然还有长达半小时的下半场「优惠」演出。所幸,第二晚演出单位便先行公布该场演出的三个段落,避免了前一日的混乱情形。
第二天的演出虽没有中途离席的事件,然而参差不齐的乐团水准,仍算是另一种意外。来自菲律宾的蛮将四重奏首先演出,四位乐手看似神闲若定的演奏很教人佩服,但每当即兴独奏时就曝露出该团的重大缺失。我们不能不讶异三十多分钟的表演里,乐团只演奏了四首作品。冗长的即兴,钢琴手越卖力触击就越显得不称职。纵使身为团长的鼓手,尽责的为每首乐曲的过门与结尾加上花俏的声响,但乍听繁花似锦的编曲却成了多首大而不当的「实验」作品。
紧接著来自西非几内亚的非洲老顽童七重奏,恐怕是整个音乐节除了亚提.萧大乐团之外,反应最热烈,表现最精彩的团体。该团七位成员各着不同颜色式样的传统服饰,相当抢眼。团长Momo Soumah的萨克斯风好比祭司,引导著整个乐团的音乐布局,在敲击乐器的巧妙运作下,每一首乐曲都点出反复式交叠的简短节奏。Momo本人偶尔也位居领唱的地位,其他团员再依序跟著应和。将近一小时的表演,越接近尾声乐手敲打的越起劲,最后其中一两位乐手乾脆把鼓带著跳至座席间,让听众一赌强烈的节拍震撼力。该团除了团长的一把萨克斯风,其余全部是西非传统乐器,若去除萨克斯风演奏,其实已可算是西非部落音乐的一种表现。就整个音乐的陈述而言,这并不是爵士乐;但以广义爵士乐来看,他们的演奏却都包含了即兴与不可预知的音乐特质。或许只能说非洲老顽童七重奏,是支为爵士乐寻根的队伍。而且这种表现方式,绝对可以打破现今「World Music」(注二)被误传误用的僵局。
比较前二届爵士音乐节的艺人安排与演出,今年在各方面主办单位已向前迈进一大步。期望未来的表演能更上一层楼,并且借以提升听众对节目鉴赏的品味。
注一:著名的乐团在领班退休或去世之后,为能沿用该团名,由原领班或原任团员指任新领班,此种乐团即称为「幽灵乐队」(Ghost Band)。
注二:「世界音乐」(World Music),在这个尙未被正式定义的音乐名词中,目前凡是以地区性音乐为出发点,融入西方或他种音乐类型皆算是世界音乐。但因「世界」字义本身的不明确与其包容性广,经常被误用在含糊不淸的流行音乐当中。比如Julio Iglesias、邓丽君唱日本歌或是以爵士乐为主融入非洲音乐的Afro-Cuban乐风都是经常被误以为「世界音乐」的类型。
文字|傅庆堂 音乐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