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原由法国文豪小仲马所著,描述富家子弟与靑楼交际花之间的悲恋故事,百多年来尽管世代交替,但情节一样地令人感动。毕亚威所改写的剧本,将原著中女主角的名字玛格丽特改为薇奥蕾塔,场景将小仲马改编的戏剧版本加以浓缩,改为三幕四景。虽然威尔第仅仅四周便将全剧曲谱杀靑,但音乐结构严谨,曲中的咏叹调与二重唱、前奏曲与间奏曲都极为优美动听。暗示男主角阿弗列多热情的主题、前奏曲中出现的薇奥蕾塔爱的主题等,都使用的适时而巧妙。这么一出现代各大歌剧院不可或缺的戏码,剧情、音乐都令人落泪的杰作,首演时竟惨遭滑铁庐,实在是令人费解。若将首演失败归咎于肥胖的女主角,那末就不能解释今天卡芭叶(Montserrat Caballe)演出薇奥蕾塔所获得的成功了。
这个纯义大利血统的演奏,展现出道地的义大利风格。年轻的史柯朶展现出相当艳丽的歌声,这位帕华洛帝的师姐一出道即引起各方瞩目,在卡拉丝与提芭蒂相继声衰之后,著实风光了好一段时光。史柯朶在沃托极为妥贴的扶持下,〈梦中的人儿〉、〈始终自由〉二段连接的咏叹调展现出憧憬爱情与眷恋独身的双重情感;虽然她的第二次录音(EMI)更为深刻,但年轻时的艳丽歌声则已不再。男高音莱蒙第(Gianni Raimondi)的歌声介于抒情与厚重之间,能表现的戏剧范围较广。他的阿弗列多充满靑春气息,恪守义大利式的歌唱句法,不滥用滑音与圆滑唱(有些男高音滥用滑音以找到正确的音高)。在第二幕第二景的决裂场面,也适切的表达出紧张感(当然大部分得归功于指挥)。二重唱〈离开巴黎〉在一片美丽的憧憬中,二人也表现出淡淡的哀戚,以戏剧性来看算是相当成功的演唱。
当年的男中音之王──巴斯提亚尼尼(Ettore Bastianini)他略为阴暗的头声,完好的胸腔共鸣与低沈的气力,正是义大利传统的美声。与同侪戈比(Tito Gobbi)相较,虽然戈比的演技精湛超凡,但在歌声的密度上仍稍逊巴斯提亚尼尼。巴斯提亚尼尼的断句与咬字功夫风格道地,在〈纯洁的像天使〉Pura siccome un angelo 与〈普罗汶斯的海与陆〉Di Provenza il mar, il sol二个段落的咏唱都极为杰出;与史柯朶长大的二重唱则扣人心弦,是整套录音中最精彩的部分。沃托的指挥有著精确的样式,在他手下,管弦乐与人声浑如一体,有著强力的统一感。在众多的《茶花女》录音中,他所展现的统驭力可名列前茅。第二幕间奏曲虽不及卡拉扬凄美哀愁,但较典雅端正,在速度上也比较正确。
去年与今年可说是《茶花女》年,光是卡拉丝的录音便已推出三套,卡拉扬的现场录音也有二种版本。除了沃托版外,另外还有赛拉芬与安赫丽丝(Victo-ria de Los Angeles)、史都德(Cheryl Studer)与李汶、马捷尔与萝莲嘉(Pilar Lorengar)、贾德里与芙蕾妮(Mirella Freni)等。DG早期的录音,法国厂的再制效果并不顶好,人声与弦乐有点乾瘦,不过倒不至于尖锐。低价版,未附剧本,而且只有法文的简略介绍,算是美中不足。《茶花女》的录音,除了DECCA的贝岗吉(Carlo Bergonzi)与苏莎兰(Joan Sutherland)版,这套算是最値得推荐的版本。名歌手的飨宴,义大利传统的样式,都是値得一听的。此版省略了一般现场演出经常删去不唱的二首咏叹调,男高音的〈噢,我真后悔〉O mio rimorso!与男中音的〈你未听进我的斥责〉No, non udrai rimproveri,爱读谱的朋友可稍加注意。
编号:DG 439720-2
演出:史柯朶 Scotto
莱蒙第 Raimondi
巴斯提亚尼尼 Bastianini
录音时间: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