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专栏

剧场、语言与观众

重视本土语言(台语)只是发展当代剧场众多方法之一,是让不谙国语的民众有接触剧场、欣赏戏剧的机会,间接地也为国语剧场培养观众。剧场增加台语,不但扩大观众层面,确切掌握社会文化脉动与庶民大众的生命态度,更增加剧场艺术内涵与文化张力。

重视本土语言(台语)只是发展当代剧场众多方法之一,是让不谙国语的民众有接触剧场、欣赏戏剧的机会,间接地也为国语剧场培养观众。剧场增加台语,不但扩大观众层面,确切掌握社会文化脉动与庶民大众的生命态度,更增加剧场艺术内涵与文化张力。

台湾现代剧场活动热闹开放,颇能反映现代都会人的生活品味。但放在台湾整体环境来看,却又与社会文化脉动有明显的隔阂。十年来政治解严、社会开放的结果,台湾文化面象呈现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多元趋势,但剧场除了凸显两性关系、同性恋话题之外,有关族群问题、本土文化政策、生态环保、国家认同等重大课题很少反映在剧场之中。以剧场重要元素──语言来说,便显现不出近年来的语言文化趋势。

当台湾社会开始反省、检讨以往僵化的国语教育对本土文化的戕害,为了弥补缺憾,地方政府、文化中心、学校加强本土文化教育,推行母语(包括福佬语、客家话、原住民语)教学,学术机关(如中央硏究院史语所)、报社(如自立晚报)及社团纷纷开设母语课程,期使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有机会学习台语,连许多「外省人」也开始学习本土语言,此对于台湾文化的保存与提升,及促进族群的融合,皆有极正面的意义。

当前的语言现象与本土文化教育成效不一,但从学校教育、传播媒体到唱片、娱乐业大体上反映了现阶段文化反省的结果。这种现象照说也应该反映在剧场中,能以台语为媒介,挖掘本土素材,以期丰富剧场内涵,吸引台湾民众,而现有的剧场观众也能在国语为主的剧场之外,欣赏台语剧场的艺术表现。尤其是方兴未艾的儿童剧场,更应该出现几团使用本土语言的剧团,让不谙国语的民众也有机会带著自己的儿孙一起看儿童剧,一起陪子女成长。但事实上,台湾当代剧场几时考虑过广大的民众也可能变成观众?当前儿童剧场可曾想过阿公阿妈也需要亲子教育?

国语成为台湾当代剧场表达的唯一工具,有其文化与历史背景,长期的学校教育与文化活动早已使国语成为剧场人的母语。甚至倒果为因,认为台湾剧场必须使用国语,擅长「正音」的人才可能学习戏剧,成为剧场专业人才。即使目前剧场观念已较以往开放,但一般演出仍不敢轻易尝试国语以外的语言,一来演员缺乏本土语言训练,再者也怕影响观众看戏的兴致。最后,台湾剧场得到的结论就是,使用台湾话的民众没有剧场看戏习惯,现有的剧场常客则不习惯或看不懂台湾话的表演。

剧场发展与社会关系应有多元交流

当代台湾剧场人士常感慨剧场缺少观众,再好、再卖座的戏也不能像纽约、巴黎的专业剧场一样,可连演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他们分析剧场无法吸引观众的原因,不外是缺少好的演员、剧本、经费、场地,但很少去思考台湾的剧场生态,以及到底谁是观众?台湾传统的剧场观众在哪里?

剧场是表演艺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环,它不仅反映社会面象,也有导引文化发展的责任与功能,与社会文化脉动息息相关。戏剧不是某一阶层才会发生的活动,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修养。虽然剧场可以多元发展,也可以呈现不同主题与形式内容,但不只限于小剧场,也不要属以国语呈现的话剧,而是存在于各阶层的文化现象。剧场观众不需刻意界定,他们可以看传统戏剧,也可以看前卫剧场,可以看国语舞台剧,也可看台语舞台剧。多种不同层面观众的交流,以及观众接触不同型式的戏剧,才可能建构整体的剧场文化环境。

台湾当代剧场──舞台剧是引领台湾剧场发展的主流,却也是少数都市菁英的艺术活动,连观众都由他们在界定。剧场所呈现方式、内容属于一小群人的思想活动,与一般民众──其实就是观众──何干?今天我们与其质疑民众不来剧院当观众,倒不如检讨民众不习惯或不愿意来剧院当观众的理由何在。除了剧场人所关切的剧场品质之外,是否也应该反省剧场的演出与社会大众的关系?

台湾民众曾经是最好的戏剧观众与艺术赞助者,所以「平常悭吝不舍一文,演戏则倾囊以助者」一直是台湾民间文化传统。不仅支持戏剧活动,更有欣赏、学习各类型戏剧的兴趣,即使面对不熟悉的剧场语言也能虚心接受,使用「官话」的京剧、乱弹能在台湾民间长期兴盛,甚至被奉为「正音」,就是一例。不仅传统剧场如此,本世纪以来陆续传入的歌舞剧、现代剧也莫不成为台湾剧场的一环,受到民众的喜爱。六〇年代之前,全台湾各都市、城镇到穷鄕僻壤,都有话剧、歌舞剧团、传统剧团的表演,那时候,民间的剧团不可能有政府的经费补助,剧团营运完全依赖戏院卖票的收入,换言之,即使处在经济匮乏的时代,庶民大众仍然养活为数众多的职业剧团。

从戏剧史角度来看,台湾现代戏剧活动可以追溯到一九二〇年代的新剧与文化剧,这种与传统戏曲不同的剧场型式,曾经也是台湾民众剧场的重要环节,却在战后遭到抑制与扭曲。刚刚接管台湾的国民政府把话剧当作是政治宣传与推行国语的重要手段,为了让长期接受日本「奴化」思想的台湾民众早沐「王化」,来自大陆的行政官僚和剧运人士毫不体会台湾民众的语言障碍,也不太尊重本地的剧运传统,反而振振有词地吿诉台湾民众:「请您不要说:国语话剧我们听不懂!」(1946年12月21日《台湾新生报》),也就是说,听不懂国语不能当做不看话剧的理由。在一番政治风潮之后,原来已居弱势的台语话剧消失,仅剩的新剧艺人浪荡江湖,在各地戏院巡回演出,但题材已受到极大的限制,专演一些江湖恩仇或家庭伦理剧,再也看不到具批判性的台语话剧演出了。

台语剧场为戏剧增添文化张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政策与艺术观念确有许多隐晦不淸之处,値得深思与反省。剧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态,集合众多的文化工作者,应该走在社会文化前端,启发民众宽广的思考空间。可惜我们所看到的剧场工作者大多是有「洁癖」的艺术家,半世纪来的台湾剧场发展因而很少出自内省,大都是受外来因素的刺激,而知识阶层所谓的文化、艺术,经常随时空环境变异而有不同的指涉。几十年前,官府、知识分子所轻鄙的「陋俗」,现在会成为「文化资产」或重要「表演艺术」也就不足为奇。

存活于民间的戏剧也是一种剧场型式,他的观众(民众)如果照戏剧史的发展轨迹,都可能成为现代剧场观众,只要剧场文化不被刻意割裂。以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看,把剧场的涵盖面放宽,并不代表立即可以把民众带到剧院。长期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民众的戏剧生活早已消失殆尽,要让民众恢复参与戏剧的传统,必须各方面社会文化条件的配合,而最基本的,则是剧场工作者能够放开心胸,面对民众,展现不同的戏剧风格,影响不同阶层、族群的观众。

文化价値观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剧场艺术何尝不然。重视本土语言(台语)只是发展当代剧场众多方法之一,它的目的并非瓜分现有剧场观众,也不是排斥国语剧场型式。相反地,是让不谙国语的民众有接触剧场、欣赏戏剧的机会,间接地也为国语剧场培养观众。剧场增加台语,不但扩大观众层面,确切掌握社会文化脉动与庶民大众的生命态度,更增加剧场艺术内涵与文化张力。

对一般民众而言,当代剧场──不管是大剧场、小剧场与他们最大的隔阂并不一定在于剧场型式──包括内容、言语与剧场表现方法,而是缺乏相互交流的经验基础。几十年前,民众看不懂国语话剧,不能当做保存、发展台语话剧的理由,如今,怕观众听不懂台语反而做为剧场不敢尝试台语创作的原因吗?

 

文字|邱坤良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