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
-
交流道
飘浪曲折的登「陆」行
《一官风波》的大陆行历经风波,堪称一趟飘浪之旅。尤其货柜在海关遭扣,影响广州的演出,更是最大的遗憾。不过事后回想,却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广州演出虽然美中不足,但当地观众的热情冲淡了舞台缺憾,演员也因无舞台包装,反而激发身体潜能。北京的戏剧环境与广州不同,倘若在中央戏剧学院演出时,舞台、灯光、服装条件不足,整出戏的完整性大打折扣,就让人扼腕叹息了。
-
追忆与悼念
落幕
我刚认识王金凤的时候,台湾没有「文化建设委员会」,没有「文化资产保护法」,也没有「重要民族艺术艺师」、「薪传奖」的制度与奖项。王金凤就像所有的民间艺人一样,闯荡江湖、吃「锣鼓饭」,属于社会卑微的人。他是一名演员,也是戏班的班主,「戏金」是最主要的收入,没有任何来自政府、基金会的补助与关怀。王金凤不仅养自己一家口,也要让戏班近二十名演员、乐师与打杂的一家能够温饱。
-
专栏 Columns
半世纪的台湾国剧
京剧是重要的文化资产,其表演体系不但影响台湾戏曲,也是现代表演艺术创作的重要泉源,在台湾文化史有其尊崇的地位。推展京剧与提倡本土文化,不但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面对新的世纪,京剧实应放下「国剧」身段,重新定位,让庞大的京剧体制反璞归真,有效管理、营运。
-
专栏 Columns
「无名」的喜悦
艺术教育与外交、军事一样属国家必须承担、投资的公共建设,艺术教育完善的国家不但提振国民生活品质与国家形象,也必能受到国际尊重。专业艺术教育本来就是「亏本」的「生意」,如果要斤斤计较它的成本效益,或只注意它的市场取向,把艺术当成商品,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也値得怀疑。
-
专栏 Columns
尼古拉的选择
如果剧场也是一种教育,那么以戏剧形式反映十七世纪的东亚海域争霸史,以及「开台圣王」家族的海盗传统,毋宁是「认识台湾」、了解生存环境的重要方式,也是探讨戏剧题材与展演风格的另一面镜子。
-
专栏 Columns
史艳文的霹雳大战
黄俊雄与史艳文已经创造了历史。他们给大众文化的最大启示,不完全在艺师或戏偶,而在于显现台湾文化的广阔创作空间与坚韧无比的生命力。霹雳的崛起,反映这种文化生态,但这并不代表布袋戏英雄永远可以横扫千军,所向无敌。
-
特别企画 Feature
区域对话与角色认同
我不要我家的四壁完全被墙封住,也不要我的窗户被堵死,我要世界各地的文化风在我家尽可能地自由地吹,但是我拒绝让任何人把我的脚吹走。 ──甘地
-
专栏 Columns
星光与钟声
「星光」与「钟声」这两个四、五〇年代台湾著名的剧团历经日治末期的「皇民化」运动与战后二二八事变、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以及广播、电影、电视先后对舞台的冲击。两团的演员不断的演员不断转换舞合,也不断改变角色,最后终在台湾戏剧史销声匿迹。
-
专栏 Columns
重现台湾文化史的集体记忆
「拱乐社」剧本的整理、出版是台湾重要纪事,保存了众所关注的戏剧史料,重新体验台湾「内台戏」的舞台魅力,唤起众多台湾民众的集体记忆,有助于台湾文化史与戏剧史的硏究与创作。
-
专栏 Columns
向消逝的海派文化中心──
在没有「两厅院」的时代,「今日世界」的「七厅院」里所曾演出的戏剧、曲艺团体不计其数,从当时的文化环境来看,这类表演场所本来就是国家应该支持的。「今日世界」密集、长期的表演活动堪称大手笔,大概也只有上海帮的魄力,才能不计利害,在没有官方支持的情形下维持一个表演艺术中心、戏曲保存中心与游乐场所的规模与营运。
-
专栏 Columns
台湾戏剧的快乐时光 「内台戏」的启示与反省
「内台戏」的出现是台湾戏剧史的重要发展阶段,起始于日治时期的一九二〇年代末,到七〇年代逐渐销声匿迹,在最鼎盛的五〇与六〇年代,全台湾从大城小镇到穷鄕僻野到处都有职业剧团在戏院长年演出
-
专栏 Columns
怀念林博秋导演
林博秋先生走了。在参加了他的吿别式后,我一直在想,这位典型台湾文化人走的时候,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一生?
-
专栏 Columns
艺术的距离
毎个人似乎都有「轻松」的想法:到关渡自由玩耍、休闲可以,专程到艺术学院看展演却觉得遥远辛苦。其实,不只民众把距离当作不接触艺术的借口,主管艺术文化的官员何尝不然?为了解决「距离」的问题,许多展演活动都把吸引人潮列为重点,在节目设计上流向通俗化、热门化,然后再以观众多寡做为成功与否的依据,倒果为因地模糊了展演的本质。
-
专栏 Columns
现代节庆与传统节令
传统灯节的消失与其说是社会变迁的自然淘汰,倒不如说是因为官方大力提倡的新型活动而灯火黯淡,官方在为自己的「魄力」沾沾自喜的同时,实际上也摧残具传统特色的民间灯节,对元宵节令「除旧布新」做最大的扭曲。
-
专栏 Columns
民俗技艺游联合国
联合国大厦广场的几个民艺摊位与民俗舞蹈表演固然可以表现西方人喜好的东方情调,但我们很难相信它们可以凸显主办单位所强调的「文化台湾」?单纯地把国内「民艺棚」那一套活动方式拿来作为台湾文化的代表,并且要表现「推动台湾进入联合国」这个严肃的主题,完全搞乱方向、模糊焦点。
-
专栏 Columns
仪式与戏剧
从台湾剧场史观点来看,台湾当代戏剧应包含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而剧场活动形式也应涵盖剧院、庙会与社区不同形式的演出。换言之,传统戏曲或民间庙会形式的演出不只是「文化资产」或「民俗活动」而已,它也是构成台湾当代戏剧的重要部分,是表演文化的一环。
-
专栏 Columns
谈剧场的本土评论
评论者堆砌一些「顚覆」、「符号」时,是否了解自己真正想要质疑的对象、内容在哪里?我肯定评论者的善意,但既涉及「西方现代剧场美学」与「剧场的本土观」的辩证,就必须提出问题来探讨,否则,以后谈本土,就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势必模糊本土所要诉求的意涵。
-
焦点
剧场的台湾历史在哪里? 写在《红旗.白旗.阿罩雾》演出之前
历史绝少出现在台湾剧场之中,成为共同的记忆与经验。面对激越而戏剧性的台湾历史事件,国内多数民众大多感到十分陌生,不仅林家故事如此,所有台湾开发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莫不如此,艺术学院戏剧系此次推出此剧,正是在为建构台湾当代剧场做尝试。
-
专栏 Columns
剧场、语言与观众
重视本土语言(台语)只是发展当代剧场众多方法之一,是让不谙国语的民众有接触剧场、欣赏戏剧的机会,间接地也为国语剧场培养观众。剧场增加台语,不但扩大观众层面,确切掌握社会文化脉动与庶民大众的生命态度,更增加剧场艺术内涵与文化张力。
-
专栏 Columns
剧场的政治话题与历史话题
在资讯发达、百家争鸣的时代,政治已然开放,社会也呈多元化,批判时政需要的不只是勇气与道德,还需要更多的艺术经验与专业知识,一些不知反省、自以为是的政治嘲讽反而粗糙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