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芭蕾舞的摇篮,相对地,其现代舞的发展比美国、德国晚。如今成名的法国现代舞编舞家如玛汉、巴古叶、贾勒塔,多属七〇年代受启蒙的。新一代如普雷祖卡、哈芬诺等人则是当今窜得最快、屡屡在国际舞台呈现独特作品的新锐。台北的观众十月欣赏过普雷祖卡强烈的动作风格后,不妨与哈芬诺细腻的《告别》做比较。
法国诺曼第国立编舞中心《告别》
11月7日
台北国父纪念馆
法国在十七、八世纪时,曾以细致的巴洛克舞蹈风靡欧洲。十九世纪的巴黎歌剧院则以浪漫时期的《吉赛尔》等芭蕾舞剧轰动一时。二十世纪初,来自俄国的狄亚基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更以巴黎为基地,带领芭蕾的另一波改革。或许正因为法国拥有傲人的芭蕾传承,因此虽然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及德国的现代舞已蓬勃发展出自己的技巧派别,法国仍无动于衷。
法国现代舞的二大上游
直到一九七四年,巴黎歌剧院以「巴黎歌剧院剧场硏究小组」(Groupe des Recherches Theatrales de l'Opera de Paris, 简称GRTOP)的名义,邀请了美国前尼可莱(Alwin Nikolais)舞团舞者卡尔森(Carolyn Carlson)到法国推广现代舞。一九八〇年,巴黎歌剧院以另一组织──「编舞硏究小组」(简称GRCOP)之名,引进许多美国现代舞作品给该剧院的舞者演出。
一九七八年,法国政府在首府以外的昻杰(Angers)市,建立了国立当代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Danse Contemporaine, 简称CNDC),并请尼可莱本人出任第一届艺术总监。尼可莱是德国现代舞巨擘魏格曼在美国的弟子何姆(Hanya Holm)的主要传人,舞作的特色以戏剧性著称。一九八一年,CNDC由美国康宁汉舞团舞者法伯(Viola Farber)继任。尼可莱、卡尔森,与法伯这三位舞蹈家对法国当代舞的发展影响甚远,导致法国的现代舞以美国的康宁汉、崔莎.布朗(Trisha Brown)以降的「纯动作」后现代舞,及自德国魏格曼沿续下来的鲍许(Pina Bausch)式的舞蹈剧场风格最为普遍。
如今,法国较著名的现代舞团如玛姬.玛汉(Maguy Marin)舞团、巴古叶(Dominique Baguoet)舞团、贾勒塔(Jean-Claude Gallotta)的Groupe Emile Dubois舞团,甚至新一代的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舞团等,多数来过台湾演出。其中某些编舞家受美国后现代舞风影响较深,有些则偏向德国的舞蹈剧场手法。但法国当代舞坛有趣的,就在其对于新形式的不断追求。有硏究者甚至为八〇年代以来的法国当代舞蹈,冠上「法国新舞蹈运动」(New Dance Movement in France)一词,并解释道,此运动的由来是基于美国康宁汉舞派,与德国鲍许舞蹈剧场两大主流。但如何在二者之外寻求其他的可能性,才是法国新舞蹈可贵之处。(注1)
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新舞蹈重镇
十一月即将来台,由法国诺曼第国立编舞中心的艺术总监逢梭.哈芬诺(Francois Raffinot)所率领的现代舞团,将展现另一种法国当代舞蹈美学。
哈芬诺原本钻硏哲学,八〇年代加入Ris et Danceries──一个专门演出十七世纪巴洛克宫廷舞的团体,并为之编舞。其中巴洛克舞蹈高雅的气韵、细腻的手势,及严谨的姿态,成为哈芬诺后来编现代舞时常运用的特质。此外,哈芬诺也导过歌剧,作过剧场大师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的助理,并在一九九〇年创立了「巴罗可」现代舞团(la compagnie Barocco),推出《花园派对》(Garden Party, 1990)、《大气现象》(Les meteores, 1993)等舞作。一九九三年哈芬诺被选上诺曼第编舞中心艺术总监后,他的舞团也驻入该中心,并在稳定的经费支援下,年年推出令人赞叹的新作,其中以一九九四年在亚维侬艺术节首演的舞作《吿别》Adieu最能展现哈芬诺的才华。
吊念英才早逝的编舞家巴古叶
《吿别》的灵感来自海顿《吿别》交响曲的最后一章。海顿要求乐师在演出中一个一个离席,仅留下第一小提琴手一人独自奏著悲歌的曲调。舞作中,哈芬诺从五人舞开始,再逐段减少一位舞者,直到最后以独舞结束。五段中又以诗人函波(Arthur Rimbaud)所提的母音与颜色的搭配:A/黑、E/红、I/绿、O/蓝、U/黄,作为舞台设计与服装的依据。灯光设计方面,方形舞台细分为由四周的四个梯形围绕著一个小四方形,而这五个几何图形也逐段暗去一块,最后仅剩中间的一小方格给舞者(见图)。《吿别》的音乐采用的是法国当代作曲家杜沙邦(Pascal Dusapin)依米狄亚的故事所作的德文歌剧《米狄亚素材》(Medeamaterial, 1992)。在如此周密的结构下,哈芬诺的舞蹈语汇更显得精准、简洁。舞者们柔美、流畅的肢体表现,是献给舞作的主人翁──永别人世的友人──最庄严的吿别式。
其实《吿别》的推出,部分原因是为纪念一九九二年因爱滋病过世的法国当红编舞家巴古叶。巴古叶早期是名编舞家贝贾(Maurice Bejart)的芭蕾舞团舞者,一九七四年因向来自美国的卡尔森习舞而转入现代舞。一九八〇年巴古叶出任法国著名的蒙培利耶(Montpel-lier)艺术中心及艺术节艺术总监。在创作上,其舞蹈风格以抽象、细腻著称。(注2)如一九八九年巴古叶舞团在台北上演《柏林掠影》时,巴古叶在舞台换景的空档,独自出现在舞台靠观众席边缘。在无音乐陪伴下,他以近似默剧的手势,与台下的观众进行亲切的「沟通」。
哈芬诺的纤细,在《吿别》里也非常动人,许多段落中,他均安排由手所带领的动作,如在双人舞一段,舞者透过手去触探对方的颈背、耳垂,或脚掌等鲜少被注意到的身体部位;这在女高音「米狄亚」尖锐的歌声中,形成有力的对比。
《吿别》的推出,使哈芬诺名气大噪。随后,他又编了以探索平衡与失衡的舞作《浑沌与平衡》(Sin arrimo y con arrimo, 1995)、从日本的禅、三行诗(haiku),及园艺等精简精神出发的作品Al segno(1996)、与吕绍嘉指挥的柏林「喜歌剧院」交响乐团(Komische Oper)合作的舞作《在那里》(Au-dela, 1996),以及从作家鲁西廸(Salman Rushdie)被回教领袖通缉的事件得来的灵感之作《丑闻》(Scandal Point, 1996)。其中《浑沌与平衡》的一幕将与《吿别》同时在台北演出,关心法国当代舞蹈的观众请别错过良机。
(本刊编辑林亚婷)
注:
注1.参考法国巴古叶舞团1989年9月在台北国家剧院演出的节目单。
注2.参考Isabelle Ginot为纪念巴古叶所撰之文“The Scars of History”,ballet internatio nal/tanzaktuell月刊1996年6月号,p.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