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札特歌剧《唐乔凡尼》首演的剧院。(邓惠恩 摄 新象艺术 提供)
焦点 焦点

揭起东欧神秘面纱 音乐之城布拉格

布拉格,一个覆盖著神秘面纱的纱的都市,在共产制度崩解后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其实,在整个欧洲音乐史中,捷克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但有丰富悠久的音乐发展,更培育出无数音乐人才。

布拉格,一个覆盖著神秘面纱的纱的都市,在共产制度崩解后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其实,在整个欧洲音乐史中,捷克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但有丰富悠久的音乐发展,更培育出无数音乐人才。

捷克艺术节系列

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

2月16、17日  台北国家音乐厅

2月18日       台中中山堂

2月19日       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怀堂

2月20日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2月21日       新竹交通大学中正堂

布拉格,一个覆盖著神秘色彩的都市,前东欧共产国家捷克的首都,一九六八年苏联坦克压境「布拉格之春」里事件的见证者,数年前电影《布拉格之春》幻迷的场景,文学大家卡夫卡的故鄕,也是当今定居巴黎、声誉如日中天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笔下永恒的鄕愁。

欧洲的心脏

昆德拉曾言:「一九四五年,两个欧洲间的边境向西移了几百公里,几个自认为属西方的国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东方国家。」自此,「东欧」一词,不但成为政治上壁垒分明的疆界,也同时隔离了与西欧原为一体的文化发展。直到一九八九年,位居共产世界龙头的苏联解体、柏林围墙倒塌,共产世界瓦解之风如骨牌效应袭卷整个东欧,这块神秘之地,才重现世人眼前。

在地理位置上,布拉格远较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更靠近西边,自古即有欧洲心脏之称,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便曾指出「控制波西米亚者,即能控制欧洲。」波西米亚即位于今日捷克境内。而在文化发展上更因其地理位置而与整个欧洲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斯拉夫人建于西元六世纪后半的布拉格,直到西元九世纪末才成为波西米亚政治文化中心,当时Premysl王朝首都迁到伏他瓦河左岸,建造城堡,「布拉格」一词的词源Praha最初之意即指这座城堡。西元十世纪,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十四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四世将帝国首都迁至布拉格,并于布拉格建造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此时期政治、文化均呈高度繁荣,堪称波西米亚的黄金时代。十六世纪为奥地利哈布土堡王朝征服后,更与欧洲文化政治紧密结合。一九一八年一次大战结束,捷克正式独立,但旋即成为一九三九年西方国家的靖绥政策下所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牺牲者,捷克境内苏台德区被并入德国版图,而一九六八年苏联坦克压境,轰动一时的「捷克事件」使得捷克沦为苏联共产附庸,直到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由捷克学生和工人发起和平示威抗议,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共产统治。

波折起伏音乐史

捷克音乐发展历程和波西米亚、摩拉维亚的政治、宗教及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当西元九世纪,欧洲兴起由拉丁文演唱葛利里圣歌,同时期的布拉格亦开始其教堂音乐,而为因应当时二种不同礼拜型式,甚至发展出二种不同的赞美音乐型式。十至十六世纪的音乐发展则因所属帝国而有不同发展,大体而言,此一时期音乐多属教会音乐及宫廷音乐,作曲家多为宫廷、教会所供养。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哈布士堡王朝玛莉亚.泰瑞莎(Marfa Theresa)女王继位,将音乐平民化、娱乐化,音乐被视为国力象征的情况不再,在此政策下,以往由宫廷资助的大批作曲家被迫走出宫廷,寻求大众支持以维持生计,而为因应大众口味,曲目由单一渐至繁杂,音乐活动亦相对增加。本身即具浓厚民谣传统的波西米亚在此一政策下,便顺势跃升成为中欧音乐中心,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十八世纪末,欧洲音乐中心转至德国,在政治上捷克人民在长期不满奥国统治下,兴起民族自觉运动,在音乐上,兴建于一七八一年,原以演出德文作品的城邦剧院自一七八五年开始演出捷克文作品,而由波西米亚音乐推广协会催生的布拉格音乐院亦于一八一一年创立,成为孕育捷克音乐人才的大本营。在此一波的民族自觉运动中,国家戏剧院的兴建最具代表性,这座由国民乐派大将史麦塔纳大力鼓吹,捷克人民自行筹建的剧院将捷克音乐发展推至另一巅峰,而其内部来自史麦塔纳作品《我的祖国》灵感而设计的十四扇弦月窗亦成了国家戏剧院的代表标帜。

音乐人才辈出

捷克音乐独立发展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但却出现了许多极优秀的音乐家,在作曲上,以史麦塔纳(Bedrich Smetana)、德弗札克(Antonin Dvoř. ák)、以及杨纳杰克(Leoš Janáček)为代表。

有「捷克音乐之父」之誉的史麦塔纳一生致力于各民族音乐的硏究,并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反映波西米亚特色的音乐技法,此一技法,在其代表作《我的祖国》Má Vlast中充分体现。在此曲中,史麦塔纳以六个乐章描述波西米亚,其中尤以第二乐章〈莫尔岛河〉Vltava(即今日伏他瓦河)一曲表现的宁静沈远广受世人喜爱。实际上,史麦塔纳于一八七四年著手写此一乐章时,耳朶已逐渐失聪,至一八七九年完成全曲后,已完全听不见。一八八二年十一月五日,此曲由Adolf Cech指挥,在布拉格首演,此曲便被视为捷克精神的代表。另,史氏所写三幕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娘》The Bartered Bride一八六八年于布拉格首演,是第一出由捷克人创作的歌剧。

若说史麦塔纳是开创捷克音乐的先驱者,德弗札克则可说是最能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作曲家,在旅居美国时,写的《新世界》交响曲,其中便融入了波西米亚民歌及美国黑人灵歌,全曲兼具了浓郁的思鄕情愁及对新大陆的渴望。杨纳杰克的曲风深受捷克三大音乐源流之一──拉摩维亚音乐的影响,并创立布尔诺管风琴学校。

此外,甫于去年过世的捷克指挥库贝力克,在唾弃共产政权,而自我放逐四十余年后,于一九九〇年重返民主的捷克,于「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指挥捷克爱乐管弦乐团演出史麦塔纳《我的祖国》,为捷克新生寄予祝福。而由苏克所创的弦乐四重奏亦于乐坛享有盛名。

音乐即生活

在布拉格,音乐活动终年不辍,其中每年五月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Prague Spring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更是驰名国际,音乐节为期三周,每年固定于五月十二日史麦塔纳忌日开始,并以史氏《我的祖国》拉开音乐节序幕,于六月四日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结束,音乐节每年固定提供至少五出歌剧及八个管弦乐团的演出。平日,布拉格平均每天也有近十场各类音乐会可供选择,由大编制的管弦乐、室内乐、管风琴到独奏会、场地由国家剧院、史麦塔纳音乐厅、教堂、学校演奏厅等五花八门。除音乐会外,爵士乐、芭蕾、木偶剧、黑光剧亦终年演出不断。除了固定的表演,著名的查理士桥及旧城广场亦有来自各地街头人,作各种音乐演出,水准之高,令人惊叹。

捷克目前有三个交响乐团,最早是成立于一八九四年的捷克爱乐管弦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此次来台的布拉格交响乐团(The Prague Symphony Orchestra)系由鲁道夫.佩柯谢创立于一九三四年,乐团初期以为电影、歌剧伴奏及小型音乐会为主,因而在捷克,其历史简称FOK(Film, Opera, Koncert)远较正式名称来得知名。一九五二年,布拉格交响乐团正式归属于政府,和捷克爱乐管弦乐团共同成为政府的代表乐团。

曾于五、六年前来台演出,造成一票难求的布拉格交响乐团,此次将由义大利籍指挥盖塔诺.德勒古(Gaetano Delogu)指挥演出二套曲目、包括海顿第一〇四号交响曲、史麦塔纳《我的祖国》、李斯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及德弗札克《新世界》交响曲,其中,李斯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将由我国靑年钢琴家陈瑞斌担任,是一次体验饱受政治变迁洗炼后音乐的沈潜之美的机会。

(本刊编辑 钱丽安)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