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李静君编的《白色涌现时》。(许斌 摄)
舞蹈 演出评论/舞蹈

另外一种「新世代」的组合

评聚点舞团「身体?谁的?」专辑

编舞者们对此次舞展的主题「身体?谁的?」提供不同层面的思考和创作的角度,经由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经验,呈现在特殊舞蹈语言和风格里,以传达他/她体会和体悟的生活经验,以及作品的重要意涵。

编舞者们对此次舞展的主题「身体?谁的?」提供不同层面的思考和创作的角度,经由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经验,呈现在特殊舞蹈语言和风格里,以传达他/她体会和体悟的生活经验,以及作品的重要意涵。

聚点舞团「身体?谁的?」

11月21〜26日

台北国家剧院实验剧场

国家剧院海阔天空舞展「新锐篇」,这次推出新成立仅一年的聚点舞团的作品。舞团在表演主题上提出「身体?谁的?」的疑问,企图思考身体做为人表达思维模式的呈现,以及将人做为一种主体性来看身体本身的意义。这一体两面的意涵在每位编舞者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表达方式,也传达出多样的肢体语言和不同个性的主体。

以巴赫的音乐倾诉内心的不确定感

整晚的演出共呈现五位编舞者的作品,第一个舞码是李静君的《白色涌现时》,是一支三人舞,在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的音乐下,舞者们借由快速流畅和延续中带有轻缓的动力,做为舞句的质地,同时透过这二种精力,来做为动作之间过门、和产生对比的张力。舞者们在舞动时,并不把自己的焦点滞留在特定的空间里,而是急促地转移去面对不同的空间,但偶而又专注地回到自己内心。当三人一起舞动时,动作质地上呈现轻触、紧握,以表达对彼此的感受。整个作品在这些动作质地和元素下,交错地呈现在独舞和三人舞的结构里。在多重对比性的动作诠释下,似乎意谓编舞者在倾诉某种不确定和矛盾的感受,也许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象征。

学生时代的记忆

第二支舞,罗雅蕙的群舞《温馨季节》,正如节目单所说,编舞者对著车站中,旅客来往间的回忆,勾画出对过去学生生活的怀念。因此群舞中常出现舞者们将自己的焦点集中于特定的空间里,加上轻快的动作特性,使人感受到舞者们跳离开自我的内心世界,而融入于团体之间的人的互动。于是在舞作里呈现群舞之间相互紧握扶持的关系,以及利用灯暗、灯亮的效果,来塑造出如相片般的集体静态影像。这些无非是编舞者营造出对过去生活的想念和经验。有趣的是,在舞动时,快速、轻巧的流动精力是被强调的,而延续、延长的动作特性则被抽离。而当最后灯暗之前,舞者们伸手并且不断望向一个固定的空间时,却也意谓著时间上的永恒,来持续累积人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回顾。

似冷似暖的《隐域》

第三支舞是杨铭隆的《隐域》,是个四人舞,女舞者们安静地趴在地板上或是空间里缓慢地舞动。绵延流畅的同手同脚之协调性动作,配合上半身内收、圆融的特色,常在舞动中带入手脚相互交错的特色,并在手的引领下经过身体的中心,带动全身形成圆弧状的身体躯线,也使得肢体语言复杂起来。在延续不断的动力基础下,舞者们有时相当安静稳固地短暂停留在舞台的某角落,但暂时停留时,仍被那股不断释放出来的精力,继续引著往其他的空间移动。群舞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和沟通。舞者们把全身的焦点,放在自己的心灵世界,并不刻意与外界产生关系。在动与不动的舞动关系,编舞者呈现出对动作和质地的处理方式。作品本身也许没有固定主题要诉说,但舞的背后流露出似冷似暖的气质。而这两种感受,或许在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中,也可以体会得到。

对自我空间及外在空间的探讨

下半场第一支舞是黎美光的独舞《星期五台北见》,由她本人呈现。在舞动中她常将眼光专注地投射到观众,企图与观众产生某程度的张力和互动。身体在舞动时大都保持笔直的姿态,加上凝聚且控制住的身体精力,使她在迅速移动时能即刻停顿,进而使舞蹈的句子有相当淸楚的段落。此外,她多次使用从舞台照明的地方走向黑暗之处,来营造出人的消失意像。第二段,编舞者利用飘落的玫瑰花瓣,和延续原有内收的动力特色,将焦点放在对玫瑰花的情感处理和表达,如她走进观众席里,从一位观众手里摘取一朶玫瑰,以及最后坐在观众席里,仿佛让自己消失于舞台的时空中,融入在人群里,仅留下玫瑰的图像投射在白色的布幕上。从强调与观众间目光的直接接触,到人「消失」在舞台上意像的表达,编舞者暗示她对自我与他人和空间的微妙关系。进一步来说,这里的空间隐藏著二层意义,一个是自我外显有范畴的空间,一个是心灵活动意识形态的空间,而后者是可以扩及到人与文化的联想。

学习掌握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最后一支舞是苏安莉的双人舞《三十的一些事》,两位女舞者利用椅子来界定彼此空间的范围,但也被彼此的互动关系,打破各自的界线。快速紧凑的动作质地,以及轻抚自己的身体,常在个自独舞中出现。而当两人接触时,相互的抵抗张力,或是将自身的力量交给对方,而由对方在承受后,再将这股力量推离,转化成下一个动作舞句的质地。此外,当羽毛从舞台上轻飘落地时,彼此开始争夺著羽毛。有时羽毛被紧握在手中,有时又从手中飘走,此时个自超越自己的空间范畴,进入对方的舞动空间,彼此互推和扶持。最后羽毛轻飘落地、舞者们停留在最后的舞动位置,从衣服内取出羽毛,安静地凝视著。

编舞者利用紧促的动作表达不安的情緖,轻抚自身意谓著自怜或是内心情感的抒发。两人开始对话时,复杂的力度藉著抵挡、压迫、互持,呈现彼此的关系和交集,这个交集也许是不愉快的、也或许是喜悦的。但最后仍回归到自己的世界,去掌握某种对自身有意义的事物。

综合以上的评析,回到此舞展的主题「身体?谁的?」的概念时,编舞者们提供不同层面的思考和创作的角度,经由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经验,呈现在特殊舞蹈语言和风格里,以传达他/她体会和体悟的生活经验,以及作品的重要意涵。

 

文字|李宏夫  拉邦动作分析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