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托夫斯基和彼得.布鲁克。(李立亨 提供)
导演剧场 入门/导演剧场(五)

彼得.布鲁克和「漂流的点」

曾任英国皇家莎剧团总监,并主持国际剧场硏究中心二十余年的彼得.布鲁克认为:一出戏在还未定型之前,就像是「漂流的点」一般捉摸不定;当你将与戏和演员无关的东西去掉后,漂流的点将不再游移─剧场作品于焉诞生。

曾任英国皇家莎剧团总监,并主持国际剧场硏究中心二十余年的彼得.布鲁克认为:一出戏在还未定型之前,就像是「漂流的点」一般捉摸不定;当你将与戏和演员无关的东西去掉后,漂流的点将不再游移─剧场作品于焉诞生。

曾任英国皇家莎剧团总监,并从七一年开始在巴黎主持国际剧场硏究中心的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 1925-),在八〇年代末所出版的《漂流的点》The Shifting Point(布鲁克剧场与电影工作三十年手记合集)里,言简意赅的形容了剧场工作的过程(大意):

一开始可能是一种味道、或一种颜色吸引你开始作戏,整出戏会像是漂流的点一般的捉摸不定;你在排戏过程当中,将所有与戏和演员无关的东西去掉,然后那些漂流的点不再任意游移--你的剧场作品于焉诞生。

这个过程听起来再简单不过了:你手上有许多「点」,它们可能由你的人生历练、剧场训练与概念、想像力………累「加」起来;然后你在排戏过程里,逐步用「减法」去让你的制作发出真正的光芒。但,这就是剧场导演工作的一切了吗?

「对亚陶而言,剧场是火。对布莱希特而言,剧场是淸楚的视界。对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而言,剧场是人性。然而,我们为什要用他们的观点来看剧场呢?」是的,导演一定得在他的作品里(不管是原创、改编、或翻译剧作),呈现出他自己的观点。

「呈现观点」只能靠导演自己去创造,而无法仅是靠著学习或模仿得来。

剧场不应该枯燥、无趣

从一九四二年,在十七岁时执导了玛娄的《浮士德》开始,布鲁克已经导演了上百出的舞台作品及十余部电影。这位多产的世界级导演,除了古典剧目、商业剧场、原创剧作、改编剧本以外,他还导了不少歌剧作品--他为每一个制作都创造出各异的观点。

持续在剧场创作的布鲁克,可能也是极少数保持著以写作来发抒自己创作观的导演(尤金尼奥.罢巴则是另一个「著作等身」的导演」)。他在六八年出版的《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一书当中说到:任何一个空的空间只要在一定时间、有人走过、有人看到,就可以算是一次剧场经验的完成;同时他又指出,现代剧场有许多只靠语言而看不到演员的「死的剧场」观念。

布鲁克和其他导演最大的差异点是:自他一九四六年在莎士比亚的故鄕导演莎翁的《爱的徒劳》一剧成名起,他不管在商业或艺术性创作上一直都享有大名;他在剧场创作上所要持续面对的突破与瓶颈,要比其他导演来得多--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实际担任导演工作的时间在二十年左右。果托夫斯基和波兰剧场实验室的合作经验,最后则让他选择了离开剧场。

五十多年来,几乎年年有剧场作品的布鲁克,在他最近的著作《无秘密可言─论表演与剧场》There are no Secrets:Thoughts on Acting and Theatre里谈到他对剧场的定义--剧场不应该枯燥、无趣,相反的她应该出乎意料、不落俗套:「剧场经由兴奋、出人意表、游戏、喜悦来引领我们接近真实。」至于布鲁克是如何持续地导出「有趣」的制作,我们就得从他早期的经验谈起。

先进行大量硏究,再将内容与形式「连结」起来

剑桥大学在九五年出版《彼得.布鲁克》里,有点盖棺论定似的将他在七〇年于巴黎成立国际剧场创作中心之前的剧场生涯,分成另两个阶段:一九四六─六三年为尝试期,六四─七〇年为风格蜕变及奠定期。

布鲁克年轻时代最大的心愿,其实是担任电影导演而不是剧场导演。早在四○年代,布鲁克就与朋友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在学期间,他还在牛津大学创设了电影社。他从不讳言早期进剧场,是为了拍电影而做功课。在「准备」的过程里,布鲁克很快就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尝试期阶段的布鲁克,导演过喜剧、歌舞剧、莎剧、歌剧等各式剧场作品,并在百老汇及伦敦西区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他为皇家莎剧团及英国国家剧院导演的作品,则为他的艺术成就做好背书。

虽然布鲁克后来在剧场形式上的「实验」,经常让人将他归类为所谓的「前卫剧场」导演;然而事实上,早期布鲁克面对剧本时的态度却是非常「传统的」。他会先从对剧中人物、角色关系、时代环境背景进行大量硏究入手,在透过与演员合作的过程中,再逐步将内容与形式「连结」(link)起来。

事实上,「连结」是布鲁克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剧场理念基础:内容与形式要连结,舞台节奏和演员节奏要连结,日常生活与舞台生活的种种要连结,观众看得到的东西(可见)与演员所呈现的背后(不可见)也要连结。整个剧场制作必须靠著充满活力的成功连结,去展现出紧密而又可淸楚理解的世界。

排戏要有可以自在抒发的氛围

一九六四年皇家莎剧团同意布鲁克和十个演员,去对亚陶(Anton in Artaud 1896-1949)「残酷剧场」观念进行三个月的硏究。这对布鲁克来说,是个风格蜕变及奠定的转捩点;对于世界剧坛来说,则不仅是让亚陶的剧场概念重见天日,同时这也几乎是它们第一次被实践到剧场当中。

「残酷剧场」的最重要概念是:剧场的呈现不应该以语言为主,而应该以动作、姿势、声音、视觉意象,去提供观众最「直接」的经验。亚陶认为峇里岛那种表演者进入恍惚状态的舞剧,就是最纯粹的剧场--人们是以直觉而不是理性去经验剧场。

虽然布鲁克和十个演员在三个月后,已经以片段集锦式的演出去呈现过他们的成果。但是,这个实验期在往后七年又持续地延续下去。布鲁克渐渐地以肢体参予(physically participation),来加入(有时是取代)剧场初步排练时的阅读剧本阶段。他对演员的声音和肢体动作的要求,也不再只是为了传递角色的情感,而是要演员也能创造出剧场的节奏。

布鲁克认为导演在排戏时,要精确地提供演员可以自在抒发情感的氛围。有时候要像进行科学硏究那样的精准,但是大多时要能充满放松、喜悦,甚至像是有著性爱关系一般的亲密。

剧场是什么?剧场可以是什么?

一九七〇年,声望如日中天的布鲁克带著一群由各种国籍的演员所组成的队伍横渡撒哈拉沙漠,他说:他已经在剧场中证明他适合在剧场工作,而且可以作剧场;现在他想试看看另一种方向- -融合不同(表演及传统)文化于表演当中。果托夫斯基在同一年也表示他要「试看看另一种方向」,其结果是由硏究演员再走向硏究人的根源,并在最后选择离开剧场。

在这三个月的旅程当中,布鲁克和演员到奈及利亚、摩洛哥等非洲国家的部落里作即兴演出,当地居民也会在同一方毛毯上作他们自己的表演。布鲁克这次的工作经验,则让他决定要去创立自己的工作队伍。

借由福特基金会一百万美元的赞助、时任法国国家剧院院长的尙.路易.巴侯(Jean-Louis Barrault 1910-1992)的协助,布鲁克在七一年创立了国际剧场硏究中心,并将他的剧场事业完全转移到巴黎。在他自己的剧场Les Bouf-fes du Nord里,一群多国籍的演员和布鲁克一起做长时间的训练、排练、生活、演出。部分演员和布鲁克的合作关系,甚至超过了二十年以上。

布鲁克和皇家莎剧团所共同创造出的《仲夏夜之梦》,让演员在全白的景片前,以类似马戏团做杂耍的形式演出。到了巴黎的剧场,布鲁克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尝试解答两个他长期关心的问题:剧场是什么?剧场可以是什么?

至此,布鲁克所戮力的是剧院中「舞台移动画面」(stage moving picture)的营造:舞台设计、服装无须指涉特定时空,演员能量与肢体动作的投射则被赋予更大的责任。

剧场应该富精神性而有趣

布鲁克在国际剧场硏究中心所推出的许多制作里,其中有好几出戏都成为现代剧场的经典。

在处理彼得.魏斯以精神病院病人演出,去指涉法国大革命、革命、国家等诸多神话的成名作《玛哈/萨德》Mar-hat/Sade时,布鲁克将舞台及剧院现场转化成「真的」精神病院(关于这段搬演过程和剧本的翻译,请参考台北书林版钟明德的《玛哈台北》)。

至于布鲁克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制作《摩诃婆罗达》The Mahabharata,则是布鲁克花了近十年去准备的现代剧场版印度史诗(剧本中文本,请参考台北时报版林怀民译本)。九三年,他将精神医师萨克斯的案例作品《将太太误认为帽子的男人》(见台北天下文化版译本)改编成由五个人演出的《那个人》The Man Who,将现代科技第一次「正式」搬上他的舞台(舞台上的电视呈现出脑部的影像与电脑动画,并与剧情交错)。

他每一出戏的工作过程,恰恰也提供了我们观察一个「正规导演」,在「正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成绩。关于剧场所应该呈现的属性,彼得.布鲁克在〈台上要有多少棵数才能算作是森林……〉一文当中如是说:「剧场应该富精神性(spiritiuality)而有趣」。

持续和一群固定的演员,在固定的剧场排练、生活,这样子的工作过程,其实正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生前所期望的剧场工作方式。在布鲁克导戏的过程里,他正是如此去尝试和来自不同文化的剧场工作者,在没有太多压力的情况下去共同寻找「漂流的点」的奥秘。

(本刊编辑 李立亨)

延伸阅读:

入门读物─《空的空间》

布鲁克自述的第一本书,由四篇演讲稿组合而成(大陆中国戏剧出版社有中文译本)。peter Brook(fsrp)The Empty Space. New York:Penguin.

入门读物─《漂流的点》

布鲁克剧场与电影工作三十年手记合集,全书以散文式的笔触妈妈到出大师的剧场经验与领悟。Peter Brook(1988)The Shifting Point:Thea-tre, Film, Opera-1946-1987. Xew York:Methunen.

进阶硏究─《摩诃婆罗多硏究》

从剧场制作、文化交流、殖民理论……等角度来对布鲁克的《摩诃婆罗多》进行评论性质的硏究专书。Derrida Fo(1992)The Study of Mahab-harata from an Crilical Point. New York:Routledge.

资料汇练─《彼得.布鲁克剧场硏究》

将布鲁克大小重要制作的排练过程,再配合演出当时的评论、布鲁克或演员等人的访谈,依年代及各制作单独列出编辑而成;是专题对剧场进行硏究的经典之作。David Williams(1993)Peter Brook-a Theatrical Casebook. New York:Methuen.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