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不是一张纸,而是一种大家觉得必须信任的东西。……从定义上说,印出来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不然为什么要印出来呢?」国立艺术学院秋季公演英国剧本《真?理》,搬演一出真实生活天天上演不歇的「真理」真假战。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真?理》
11月1日,7〜8日 19:30
11月2日,8〜9日 14:30
国立艺术学院 展演艺术中心戏剧厅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每一年制作两出的「年度大戏」,继五月份由汪其楣编导《记得香港》之后,今年十一月续由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硏究员蒋维国,导演英国当代剧作《真?理》Prav-da。借由这出戏,带领戏剧系、结合剧场设计系师生,共同呈现一个英国新闻报业被金钱势力入侵的故事。
出身上海戏剧学院的蒋维国,曾以访问学者身分赴纽约硏究,三年之后回到大陆后,后再取得奖学金赴英国利兹大学。这几年在利兹大学教戏剧系,曾经翻译姚一苇的《大树神传奇》、张晓风的《武陵人》让学生演出。九五年春天,为了硏究台湾剧场来台,并且在艺术学院教授「表演专题」,三个月的课程结束,系上邀他择期再来台教课,并担任学期制作的导演。「我于是决定九七年秋天再来台湾,待满一年,而且仔细思考为什么艺术学院要让我做学期制作?我想,可能因为我本身是『大陆同胞』,大陆的剧作我比较熟悉;再者,我也待过纽约,或许可以做前卫剧场;不然,我在英国教书,也可以做英国剧作。」
三个理由都充份,导演颇想尝试的是美国前卫剧场,「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此一风格的表演、观念可能都还不成熟,还是选择了英国当代的剧本。」
假的真理
Pravda──一份苏俄共产统治时期的机关报,虽然名为《真理报》,却是出了名扭曲真理的报纸。作者霍沃德.布兰滕(Howard Brenton)和戴维.海尔(David Hare)藉Pravda为剧名,讽刺英国报业的阴谋造假,这也是英国第一次将现代弗理得报街(the Fleet Street,英国报社菌集的街道)搬上舞台。一九八五年此剧在英国国家剧院首演并获伦敦最佳剧本奖,其中富商勒茹一角,曾由知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担网。
全剧共分两幕十场,情节敍说英国报社一连串的转手易主,幕后收购的是来自南非的运动成衣商勒茹。这名白种神秘富商,以政治权力、金钱利益等条件逐一买下报社经营权,并残酷机巧地撤换整个编辑部。他收购的第一家报社中,有一位充满理想的年轻编辑安德鲁,戏剧性地被勒茹大力启用为主编,安德鲁原本以为他可以真的顾及新闻自由及道德好好施展,没想到另一方面,勒茹仍不停歇地买下一家又一家的报社,并且一再地干涉编辑事务。直到一次重要时机出现:关于一则国防安全报导的揭露,两人意见相左,安德鲁坚持揭发官员说谎的事实,勒茹表面上微笑著听他的意见,不一会儿却一句话轻易地就把安德鲁开除了。安德鲁此刻终于知道,勒茹只是一名商人,他并不要什么新闻自由与道德,他用钱买下报社、买下真理的制造源头,只想操控报纸言论。
第二幕后半,一群被勒茹无情开除的编辑、记者,或是关系遭破坏的政客,联合汇成一股力量,想出资买下一个报社好报复勒茹,正当这些人付出巨款将报社买下,却发现这又是勒茹设下的一个大圈套。因此备受破产打击的安德鲁跪倒在地、痛苦不已,只能任胜利者勒茹扬长而去。
场景一转,在另一家报社的编辑室里,报上登的、编辑台上的内容,已由勒茹一手操控。勒茹领安德鲁进来让他担任新主编,被折磨得已失去方向的安德鲁,歇斯底里地指挥其他人工作,勒茹愉悦地向众人宣布:「先生们,我们有了一个新的领班。欢迎来到谎言制造工厂。」讽刺收场。
台湾学生如何扮演英国报人?
蒋维国认为,剧本中所描绘新闻业的种种运作行径,不单是英国如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剧本中常常以一种平静的情境衬在底层,人物只消说三言两语便决定了一件大事,仿佛生死在几句话下的瞬间就发生了。这种跌宕起伏、任意上下,形成一种内在节奏,使全剧充满紧张性。
这次翻译还是保留「原汁原味」,时空、称呼、服装都依照剧本处理,特意保持英国风味,其实是希望观众看戏时产生距离感,一方面觉得夸张,一方面又觉得似曾相识。为了让学生演员们能熟悉剧本情境,蒋维国在正式排练前先展开为期一周的工作坊(workshop),除了让剧组彼此增进亲密感,也让演员的创造力能渐渐激发出来。关于这一点,蒋维国比较了不同地区学生演员的持质:「英美学生创作的主动性比较强,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内在张力也比较够。中国学生虽然较不活跃,但是蛮有潜力的。对表演来说,我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将创造力解放出来。」工作坊的进行中,无论是以迪斯可音乐伴奏的即兴暖身、绕口令的「葡萄皮」与「炖冻豆腐」交缠打架,都是为了让演员在写实与非写实的表演方法中灵活变化。为求加强角色的揣摩,导演还安排资深新闻工作者杨人凯、报纸副刊主编杨泽为演员演讲,并实地带领他们参观报社,体察一下报社的实景内容。
共同分饰增加难度
「你会炖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炖、炖豆豆腐?」哗啦一阵,演员的嘴皮都麻了。「在这出戏里,嘴皮子很重要。一定把咬字做好。」导演一旁不住提醒。仪态、动作、语调,莫不叫这群台湾年轻人琢磨再三。原本剧本有三十个以上的角色,导演这次以二十一个演员扮演,其中最具挑战的是由王学城、傅仰晔「共同分饰」勒茹与七十岁的斯丹福爵士。八场演出,他们各有四场演出分饰其中一人,而这两个角色天南地北截然不同。
「由于斯丹福爵士只出现一场,而这一场又必须表达出老报人受诱于金钱而把报社卖掉的嘴脸,对角色的建立必须相当充分,一上场就要使形象完全明确呈现。我过去演的角色,都是能在戏里逐步铺陈建立的,所以这个角色对我而言比较难。」傅仰晔如此分析自己。戏剧系第三届毕业,今年又考回硏究所主修表演的王学城却认为,勒茹的霸气、为生存不顾一切的性格,对他而言是较大的挑战,「因为我是比较温和柔软的人。」剧本中尔虞我诈、机险万分的字字句句,必须字正腔圆地传达给观众,会不会因过度强调而显得矫揉做作?「淸楚让观众知道我们在讲什么很重要,但如果让观众产生做作的感受,就表示演员没有消化好台词的内涵。」王学城和傅仰晔一致如此要求自己。
「人们感兴趣的其实是最无趣的事,那就吹泡沫一样地吹吧!世界十大电影明星,他们早餐里的麦片放多少糖,……谁都怕专门调查的记者。」(剧本第二幕第一场)此情此景,你一定不陌生,来自英国的剧本,一九九七将在台湾讽刺演出,似曾相识也好、莞尔一笑也好,每天淸晨,你还是挟著一份报纸挤公车、吃早餐,踏入这个社会中。
(本刊编辑 蔡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