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的布袋戏原本就属于野地、舞台,新新人类著迷的却是电视频道上的金光闪闪。皇冠艺术节这次与黄家五洲园合作,推出剧场版的《霹雳英雄榜》,立意将影音媒体的特效与野台人物的刻划,一起展示、演出。
五洲园《霹雳布袋戏剧场版》
5月3〜4日
皇冠小剧场
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掌中布袋戏在大环境变迁的夹缝中,战战兢兢地生存著。在这个一切讲究新与变的时代里,传统布袋戏已经很难被所谓的「新新人类」接受,就连一般身为社会中坚份子的中生代也逐渐走出回忆的影子,力求务实和尝鲜,甚至大胆地说出:「该淘汰的就让它淘汰吧!」掌中文化的发展空间在社会新潮流的腐蚀下,早萎缩得令人难以想像。
在进入快速更迭环境的同时,人心也变得多元化了,人的兴趣可以随著新鲜事物的产生而一再重叠,要维护失了味的传统艺术,唯有以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技术和新的冲击,来包装、充实和升华。布袋戏也一样,当年五洲园黄家创造了「金光布袋戏」(这个称呼其实是别人为他们取的),尽管惹来不少死忠于传统者的批评,然而掌中戏之所以能够「轰动武林,惊动万教」,这一道金光的照射,却是功不可没。
从最早的野台戏到今日的霹雳卫星电视台,五洲园第三代掌门人黄强华与黄文择所创造的成就,无论在传统艺术者眼中,或是以现代商业、媒体经营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匪夷所思的奇迹,然而,在黄家的心目中,如何藉著最现代化的观念和最先进的技术来勾引现代人关怀传统布袋戏,才是现实之外,最殷切需要完成的理想。第四届皇冠艺术节中的「霹雳英雄榜之剧场版」就试图为掌中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期盼得到广大群众的回响,也渴望能得到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认同。
重回剧场的布袋戏
「剧场版」的「霹雳英雄榜」,顾名思义,就是将萤光幕上所播出经过特效处理、剪接和丰富声光润饰的戏码,搬上现场舞台,对霹雳系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难度非常高,不但现场动员的人力是录影时的数倍,在技术上的掌握更得特别谨愼,丝毫轻忽不得。
最让黄家兄弟头疼的是:如何在剧场中将先进技术和传统身段结合在一起。想当然,要将原本在拍摄录影带时所特制的声光效果以及爆破场面带到剧场是不可能的,但再怎么说,这些都是掌中戏走入现代化的精粹。为了解决问题,皇冠提供了投影的空间,一些场面可以事先录好,在必要时即可展现出来。
尽管如此,在执行上还是有相当的困难度。投影的技术固然可以借重,可是,现场操作毕竟是最基本的,在黄强华的构想中,还要把古早野台戏的作法,诸如放剑光、发气功等等搬上舞台,一些木偶的文戏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分开来执行都不成问题,要一股脑儿都呈现在舞台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其实,这一档演出在执行的困难点不仅只于此,如何搭景,黄氏兄弟就伤透了脑筋!因为皇冠小剧场的空间有限,高度也略嫌不足,可是演出的舞台却至少要有一个人再加上木偶足够表演的高度,在勘察场地之后,只好以布帘遮住布偶操作者,节省空间。事实上,至目前为止,在空间的运用上仍是布袋戏要搬上舞台的一大盲点,如果换作大场地,诸如国家剧院等等,会对观众造成观赏上的不便,再怎么说,木偶不比真人,在大场地中,后排的观赏者根本无法看淸楚在演些什么,所以,小场地其实有小场地的好处,至少观众较有临场感。「霹雳」在评估后认为,这次的尝试只是一次新式布袋戏搬上舞台的开端,如果能够克服技术与操作上的困难,皇冠小剧场应该是牵引掌中戏与观众互动的一个适当选择。将来再有新档戏码,有这一次的经验,同时照顾到演出的方便性与观赏者的感受,可以选择好的户外或中型场地。
黄家第三代试图以多角化的现代观点来导引现代人对传统掌中戏的关注的心情,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这也是霹雳系列布袋戏能够得到广大人气的原动力。
奇想的情节、可爱的人物
在霹雳系列中摒弃了早期电视布袋戏「忠孝节义」或「忠君爱国」的窠臼,著重在天马行空的剧情和角色个性的刻划,比如说,剧中人物可以活上数百岁而丝毫不衰老,可以一再死而复生而依然打遍天下无敌手,场景一下子是「东、西武林」,一会儿是「集境、苦境与灭境」,也有传统的「中原、西域和东瀛」,更有莫名其妙,不知从何而来的「天外方界」,跨越数代的魔域好不容易被灭了,却又出现更形而上的魔族,所有时空和场景的安排可以完全超乎想像之外。
天马行空归天马行空,霹雳系列主要人物的个性却是可以淸淸楚楚地烙印在观众的脑海中。第一主角素还真在正义感之下其实有刘备、宋江「枭雄式的奸巧」,为了某些大前提可以牺牲身边的朋友,为了保命不惜利用社会正义与珍贵的友情;威风八面的绝世高手一页书则呈现出一种狂烈的正义感,认定该作的就一定去做,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是牺牲生命,个性与素还真形成强烈对比;最具人气的叶小钗在完美的良善之下,却激出个性的柔弱,在「情」字的牵绊下显得格外优柔寡断,所以,他与金小开间的祖孙情仇,造就了一辈子孤苦的宿命。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这一档的「剧场版」并非「霹雳」重新「量身订作」的剧情,而是从「霹雳英雄榜」中抽出其中一集为蓝图,再视实际需要,增减些许。为什么不针对这档戏来重拟剧本?实在是因为霹雳系列的戏情过于庞大,光是主线就让人眼花撩乱了,更何况是其他的旁支剧情?还好,「剧场版」的诉求是营造临场感,让观众体会现代技术下的视觉效果和重温(或认识)传统布袋戏的真功夫,剧情倒是其次了,天马行空的感觉和人物个性的素描不可能一下子勾勒淸楚。当然,这样的呈现,「实验性」也不低。
文字|谢岱颖 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