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志民「知其不可而为之」,将金庸经典搬上舞台。(白水 摄)

请问您为什么有勇气将金庸经典搬上舞台?小说中许多精髓部分已由文言文转为白话文,但在观看的过程中,觉得不应该是笑点的地方,却常常引起观众哄然而笑,这样的处理是否是希望观众较能接受?《乔峰》中,有关乔峰和阿朱二人的著墨甚多,但在个人观看时其实觉得很好笑,想请问对这部分您是否有其他用意或您的导演理念为何?(三重.小羊)

答:为什么有勇气将金庸经典搬上舞台?那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了,读过天龙八部或是看过电视剧、电影版天龙八部的读者或观众心中都会有一个既定的乔峰形象,做这样的一出戏其实有点甘冒大不讳的冒险色彩,但我喜欢做这样的冒险。王安祈老师在节目单「编剧的话」中提到,在现代的剧场里说这样文白夹杂的台词,会是一种风险,但她和我都愿意去尝试。当然剧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部分,我们都愿意去承认,但绝对不是因为希望观众接受而刻意去制造笑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乔峰的一生如果没有阿朱,这个人人尊崇的大英雄大概也只是个「英雄」而已,因为阿朱的出现,所以乔峰从「英雄」还原到「人」,有著七情六欲、困顿悲伤,因此在剧中,阿朱占有相当的比重,至于您说到「著墨」太多,这点我无法苟同,中场休息之后,靑石桥畔,阿朱香销玉殒后就没再出现过,应该不至于让观众有这样的感觉吧!?

 

文字|梁志民  果陀剧场负责人、导演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