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iamminghi的音乐风格直接承袭中世纪的音乐价値观与品味,透过变化多端的器乐音色,转而追求较高层次的「神所创造的声音──人声」,在他们的演奏中,这种属于人声的特质,从呼吸到结束,自无声到有声,处处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近乎神性的迷人特质。
法兰德斯乐团「天使之翼」
5月23、24日
国家音乐厅
中世纪末至文艺复兴期间,欧洲大陆大部分的音乐重要职位,都被来自尼德兰区的音乐家所把持,这个区域包括现今比利时西部、荷兰西南部以及法国北部地区,他们不但是音乐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传递者,他们将欧洲的宗教音乐与宫廷音乐带入最高峰,这个乐派的影响力一直到十六世纪末期才逐渐衰退,我们今日将这个时期的这群人统称为法兰德斯人,而十六世纪的义大利人则称他们为I Fiamminghi「来自北方的法兰德斯人」。
一九七七年,比利时小提琴家鲁道夫.威尔顿(Rudolf Werthen)重新整顿成立于一九五八的比利时室内乐团,并赋予乐团一个既传统又创新的新名字──I Fiamminghi。自此,这个乐团就成为欧洲极具代表性的室内乐团了。
展现中世纪传统的精致之声
欧洲乐团多数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音色与音质,主要原因是乐团成员皆出自于同一传统及训练,这也是美国与亚洲乐团不及之处,I Fiamminghi也不例外,其乐团成员皆出自享誉两百余年的比利时弦乐学院。除此之外,该乐团的成员皆使用义大利手工制造的古乐器,这样一个技巧与音色统一的乐团,自然能创造出特殊的音乐表现与音色变化,正如乐评家所言:「他们的音乐如同他们的钻石一样闻名,有著极度淸晰而明亮的音色」他们所代表的正是欧洲艺术与文明的结晶,也是西方音乐自中世纪以来的传统。这种纯粹如丝织般光滑平顺的声音,自在地游走于平稳与激厉的乐曲中,成为法兰德斯声音的表征。
I Fiamminghi为一四十人之室内乐团,它的兴起与欧洲其它室内乐团之式微形成强烈对比,例如I Musici室内乐团与圣保罗室内乐团之解散都反应出室内乐团的生存实非易事。但是I Fiamminghi特殊的音色与出色的演奏技巧则为他们能够成功且守成之重要因素,他们的音色纯净,有如人声般自然、无瑕,这种音乐风格直接承袭中世纪的音乐价値观与品味:器乐音乐再怎么变化多端,但那仅是「人所创造的声音」,而音乐的较高层次则为追求「神所创造的声音──人声」,在他们的音乐中,这种属于人声的特质,从呼吸到结束,自无声至有声,处处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近乎神性的迷人气质。
从中古到现代的宽广曲目
威尔顿曾任Lorin Maazel的乐团首席,亦曾以小提琴独奏的身分与萧提爵士、邓许泰德(Klaus Tennstedt)、普烈文等指挥合作,他的提琴音色优美自然,技巧出色。随后转往指挥界随萧提学习。但是指挥生涯的真正起步则是在一九八二当他代替Tennstedt,率北德管弦乐团的成功巡回演出后,便经常在欧洲四处客席演出,足迹遍布全欧的大小城市,开始奠定指挥家的地位,并在一九七七年改组比利时室内乐团为I Fiamminghi至今。他演出的曲目范围极广,从中世纪的女性作曲家Hilgard von Bingen的作品到现代作家如武满彻(Ta-kemitsu)、佩尔特(Pärt)等人作品,涉猎之广无人能及,此外他也经常演出鲜为人知的比利时作曲家的作品。
I Fiamminghi预定在五月来台演出,除了以迎合国人口味的传统作品如巴赫第三号布兰登堡协奏曲与韦瓦第的长笛协奏曲,以及古典乐派的莫札特第二十九号交响乐曲、祁马罗沙的双簧管协奏曲,和浪漫乐派的柴可夫斯基与德弗札克的二首小夜曲之外,他们也将带来一些挑战性高,而且鲜为人知的作曲家作品,如佩尔特(A. Pärt)、瓦斯克(Vasks)以及武满彻等人的乐曲。
台湾首见的现代三家作品
佩尔特为爱沙尼亚的作曲家,生于一九三五年,早期作曲受到普罗高菲夫与萧士塔高维契强烈的影响。一九六〇年后,尝试在他的作品中加入十二音列的技巧,可是这种无调性的作曲手法使他很快地为之生厌,也停止了他的创作生涯。之后,他转移注意力,重新研究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如Machaut、Ock-eghen Obrecht与Josquin des Prez的作品,终于在一九七六年破茧而出,赋予作品全新的生命。他利用早期音乐开放性音程与富有弹性的节奏与柔劲的强度,创造出细腻、神秘与内歛的音乐。此次I Fiamminghi将带来佩尔特的《弟兄》Fratres for Strings and Per cussion,这首乐曲创作于一九七七年,是作曲家重新出发后的作品,整首曲子以一个朴素,如赞美诗般的主题反复呈现在一个完全五度的和弦之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庄严的中世纪修道院,乐句如中世纪素歌般均衡,而它的曲名「弟兄」更传递出属于中世纪僧侣般的宗教情操,庄重、虔诚而又与世无争。
另一位东欧作曲家瓦斯克(Vasks)则为拉脱维亚人,自中世纪以来,这个东欧小国就一直为波兰、瑞典及苏俄等外力所统治,一九九一年拉脱维亚终于独立,但此独立自主维持不到一个月,这个悲剧性的小国又被并呑为苏维埃政府的一州。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拉脱维亚具有一种悲伤与可叹的民族特质,这样的特质充分地展现在瓦斯克的作品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在乎的是,我愿成为这个弱小悲伤又勇敢的国家的代言人,我的作品为拉脱维亚的表征,她虽充满了苦难,但是这个悲惨的历史却又赋予她一种抒发情感的创造力」。这样的民族主义,强烈地呈现在瓦斯克的音乐当中,他的《悲叹之音》Musica Dolorosa是他作品中最为深刻沈重的,作曲家为祖国与他过世的姊姊而写,整首乐曲建立在悲歌似的和弦之上,间接穿揷著低音提琴的滑音,乐曲沈缓的速度象征著一种无法言谕的沈重心跳,随著乐曲的速度加快,和声也随之变得不协调,直到乐曲突然停顿,早先心跳般的速度又再度回来,乐曲最后以一个渐弱的单音划上句点,这种极度浪漫而又感性的表现正如瓦斯克内心所感受的悲壮情緖。
另外I Fiamminghi将带来现代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的三首电影配乐。基本上武满彻是位自修型的作曲家,他对音乐的态度以实验性质居多,也正因为他缺乏正统的训练,他的音乐时常有些出人意料的效果,他对音色及结构的处理极具特色,特别是静音的使用,是他作品中极具重要性的部分,但是他的音乐基本上是极具平衡感与自然的。
对于这样一个享有盛名的室内乐团以及他们所将带来的极广角的曲目,国内的听众不应轻易错过,正如《纽约时报》的评论──他们完美无暇的平衡与明朗的音色将使得全厅震撼起来。
文字|梁秀玲 东海大学音乐系副教授
表演书签
古中提琴简介
古中提琴(Viola d'Amore)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末期,布拉格及波西米亚一带,后逐渐传至德国南部及欧洲其他国家。即使到十八世纪时,义大利、法国、英国等也制造生产古中提琴,但早期大部分的古中提琴仍产自波西米亚及德国。
古中提琴属古提琴族,主要流行于十六与十七世纪;不像典型的古提琴,它没有琴格,而且与小提琴的拿法相同,这种乐器有六根拉弦,音色独特多变,淸润悦耳,艺术及古典价値极高。
Viola d'Amore这个名称指古中提琴顶端卷形装饰的部分,刻有一个神秘蒙眼但蕴含爱意的面孔,有如阿摩尔(Amor)神。又有说法为蒙眼者即是爱神邱比特,故此琴亦称为“Viloa of Love”。
关于古中提琴的作品非常多。目前仍留有四百多首曲目,包括阿里奥斯提(Attilio Ariosti)的六首奏鸣曲、巴赫(J. S. Bach)的圣约翰受难曲(St. John Passion)、科瑞特(Michael Corrette)的奏鸣曲、海顿(Haydn)的轻组曲。
十九世纪期间,普契尼(Puccini)的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理查.史特劳斯的本国交响曲(Sinfor nia domestica)及雷夫勒(C. M. Loeffler)的汀塔基列斯之死(The Death of Tintagiles)等曲目中,均曾采用古中提琴。
随著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人类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的全面冲击,古中提琴等古乐器一夕之间成为仅仅是博物馆的收藏品;直至二十世纪,一股追求纯粹灵性的复古风潮兴起,古中提琴才又被重新发掘其珍贵的艺术价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