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剧评过度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心态,小同一把尺度衡量商业剧场与非商业剧场的演出,除了使评论失焦也斩断了各种角度对话的可能。
读到杨世彭先生的回应(见〈编辑室首页〉P.8)让我十分汗颜,之所以会将香港版本的《虾碌戏班》(即台湾版本之《大家安静》)误归为杨先生导演原是我本人记忆上的谬误,在此谨向杨先生及钟景辉先生致上十二万分的歉意。
关于《大家安静》的台湾中文译名,非常感谢杨先生的指教。事实上八年前第一次做这出戏的时候,就曾经为了译名问题伤透了脑筋,Noises Off的原意是「后台发出的闹声」,一语双关,一方面既指演出时后台所做的音响效果如电话铃声等,一方面也暗示了全剧中不断衍生的麻烦与风暴,可谓十分精巧。如果真的要强做解人,我可能会选择《后台不安静》或是《后台人未静》,但几经考量,还是决定用《大家安静》这个也并不十分妥贴(或许,和《虾碌戏班》比起来,该算是十一分不妥贴?或十二分?)但却比较响亮易记的名称。
这次重新参与《大家安静》的演出,对我个人来说算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经验,经常性的在剧场工作里扮演导演的角色,久而久之竟然淡忘了原来演员也可以是这样一种有趣且精采的创作历程,重作冯妇,感慨的不只是心情而己。
而面对评论,我则是一样充满了感谢──尽管我这次只是演员。评论与创作间的关系向来是奥妙幽微,相生相长的,其间相互指涉对应的种种原也一言难尽。台湾剧评人的热力(或说火力?)向来令人印象深刻,文字的鞭辟与辛辣也常令人大呼过瘾。剧评本来就是一种绝对主观的存在──就跟创作一样,但是在台湾剧评规则尚未形成,评论版面与管道尚称稀少的现在,某些过度唯我独尊的一言常心态,拿著著同一把尺度量商业剧场与非商业剧场的演出,除了造成评论失焦,更著实斩断了评论与创作间任何对话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期待听到评论上的多种声音,就像我期待看到创作上的多种可能。
文字|陈培广 台北故事剧场编导‧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