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的表演艺术中,装置艺术已逐渐延伸至舞台设计的范畴,可是从舞台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装置艺术与舞台设计在本质上有许多的差异。两者在创作的出发点和工作方式上,以及作品的目的与完整性上截然不同。
在当代的台湾剧场与舞蹈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装置艺术已经慢慢地延伸至舞台设计的范畴之中。这样的现象,在西方的现代剧场实践中经常可见,其中以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的剧场装置最令人印象深刻。这似乎说明了,各领域的整合与彼此的跨界合作,是一个値得探讨的艺术发展现象。
然而「装置艺术」一词的语源为In.stall.ation,原指装置、架设之意。一九七〇年代后半期开始,它便成为特定主义用语,泛指各种形式的装置艺术。如此转换为美术用语,主要是欧美艺术评论家们为了便于区分这种将平面与立体在空间中组合装置的艺术作品而特定的名词。
舞合设计师的观点
从舞台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基本上装置艺术与舞台设计在本质上有许多的差异。它们不但来自不同的领域(美术界与戏剧界),并且它们的目的性也不同。国立艺术学院剧场设计系老师杨其文认为;舞台设计和装置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舞台设计有表演者,而装置艺术则是在强调「物件」的视觉传达。曾做过果陀剧场的《吻我吧娜娜》等国内各大剧团舞台设计的王世信也谈到:目前装置艺术在应用上,比较常见于舞蹈或实验性戏剧演出的团体。通常是编舞家或导演为寻求不一样的视点(point of view),创造不同的观看方式(ways of see-ing),而从装置艺术中寻求灵感。他比喩说;装置艺术就像是「自营商」(自发的,对生命有感而发的);舞台设计则像是「服务业」(是集体服务于创作宗旨)。
创作起点的不同
装置艺术的出发点是以创作者对空间中的物件加以延伸,不同于舞台设计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淸楚的目标。为国内戏剧、舞蹈团体做过多年舞台设计的房国彦认为;舞台设计在创作时便有特定、淸楚的对象以及其连带的功能,装置艺术则较专注于创作者把个人的感受用特定的物件传达出来。舞台设计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演员、动作、剧情、氛围等都考虑在内了,而装置艺术事先多半不用考虑这些元素,他可以独立创作,独立完成。所以,这两者出发点一开始就不同。
互动的差异
一般而言,装置艺术是一个较自由的形式,装置艺术可以让观众直接进入其作品物件中,直接感受与观看。但是舞台设计则必须先与演员发生互动关系,然后让观众观看到并存的演员和舞台。王世信表示;若装置与演员不发生关系,那装置就只是纯粹的「装置」而已,产生不了任何的互动关系,更没有在所谓「互动之下」所衍生出来的其他意义。他以罗伯.威尔森剧场为例,认为他做的是「超级装置」,甚至连演员都变成他装置的一部分。「罗伯.威尔森的做法比较像是「行动艺术」加「装置艺术」,只是借剧场这个媒介来呈现。不过,这样的尝试,对剧场而言的确是开启了另外一个新的视野。」
房国彦则认为装置艺术家会预先设想观众走进装置空间内的情况,因此,他会非常注重摆设的位置,这与观众的互动有很大的关系。而在舞台设计方面,重要的则是舞台设计与演员互动结合产生的戏剧效果。
需打破本位主义
虽然说跨领域的尝试,在西方已经有了许多的先例。但王世信却不那么乐观。他说要打破个别界限、领域的观念,还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果不打破各自为政的观念,很难会有和谐的结果。以往装置艺术与舞台设计的合作,常常因为没有好好的沟通,容易造成误解。虽然说装置艺术的思考方式、空间运用,对舞台设计有新的灵感刺激,但当直接挪用装置艺术的成品,就变成要迁就它、配合它,这又需要更多的沟通。他指出,在台湾装置艺术有被滥用的现象,这些尝试与表演的结合,少了装置、表演都不成立。而歌舞剧Cats的制作,就是把剧场当做垃圾场设计,把观众当成猫的尺吋放在装置剧场里,这是较接近用装置观念设计舞台成功的例子。
互补的交流
房国彦表示,装置艺术目的是重新(refresh)来看一个物体、空间,把物件的核心观念传达出来,这对舞台设计者是有启发的。杨其文则觉得装置艺术因其较多的原创性观念,对于舞台设计的抽象性、反常态会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像一些超现实或抽象的戏剧,就可从中获得启发。
其实,舞台设计从一开时也就是一直在寻找各种观看的可能性,并积极地在实验与各种媒介的结合。所以,这两者的相互影响是可以预见的,需要的只是不断的交流、沟通、彼此刺激与学习的过程,相信会实验出更多的可能。
文字|赖秉寰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