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演出经常是八〇年代艺术季的开锣主要节目,但好景不常,随著社会风气、文化政策的改变、本土艺术受到重视,相对的芭蕾的演出减少了活动空间。笔者认为如果能适切地将本土文化注入芭蕾创作中,演出和推广并重,必可为台湾芭蕾创出新的环境。
台湾芭蕾发展的冲撃
早在四十多年前,几位前辈由日本引进芭蕾,一时造成习舞热潮,常有大型的舞蹈演出将芭蕾根植于台湾,如康家福所制作的《天鹅湖》、《柯碧莉亚》和蔡瑞月的《吉赛儿》等等。在当时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前辈们克服各种困难的秘诀就是「无中生有」(注),为芭蕾创造一个生存且可发展的环境,他们为芭蕾努力的精神,是我们这一代芭蕾工作者开发芭蕾环境的指标。
虽然,第二代芭蕾工作者如姚明丽、苏淑慧、蔡雪慧等仍为芭蕾的发展而努力,但社会生活型态的转变,各种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民众的娱乐活动也有大幅度的增加,即使几经努力耕耘仍无法抵挡社会的变迁,因此芭蕾虽在台湾发芽了,但至今尙未看到灿烂的花朶。
国内艺术团体大部分仰赖政府的支持,也因此政府的文化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冲击表演艺术的发展。从文建会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可窥出端倪,这是个全面性推广文化的良方,其将各项艺术的展演推向各地文化机构,并促使地方艺文人士积极参与,有形、无形地提升各地方的鄕土文化意识。逐渐使本土性的艺术活动受广大民众的重视,因此展演的机会也就增加了许多。
然而,在本土艺术备受重视之际,具国际性的精致艺术却未得到同等的重视。从整个大环境来看,芭蕾的演出受到政策性改变的影响,经费的分配遭到挤压,以致大型的芭蕾演出活动寥寥可数。尤其又面临积极活跃的现代舞团和剧团的竞争,再加上国外芭蕾舞团密集来访,虽可刺激芭蕾观众的增加,推广国内芭蕾舞者的视野,但不可讳言的,这些确也冲击了芭蕾的发展。
如何为芭蕾创造新环境
上述这些现象的产生和影响确实是不可忽视的。但所幸近几年来,台湾从北到南共有多个芭蕾舞团,每位工作者和芭蕾舞者都兢兢业业地为台湾的芭蕾发展而努力,虽然各个舞团的组成型态各不相同,大部分都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但仍长期坚持培育舞者。又舞者们凭著对芭蕾的热爱付出时间和精力,以目前台湾的芭蕾环境而言,这样的付出是相当不易的,大家都有同样的信念:唯有不断的培育年轻一代的芭蕾舞者,台湾的芭蕾演出才有希望。
「芭蕾创造环境、环境创造芭蕾」,芭蕾是结合文学、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综合性的精致艺术,其可带动文化气息的提升,也能营造一个和谐祥和的环境。反之,当社会大环境的人文思维已然成熟时,将会对精致艺术给予认同与接受。
笔者认为芭蕾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如鸡与蛋般的紧密关系。没有大环境的滋养,光靠一部分人苦心,是无法看到成果的,身为芭蕾家庭的一份子,都责无旁贷应为芭蕾创造发展空间。首先应化被动为主动,将被认定只能在豪华剧院演出的芭蕾,带到各鄕镇社区,并调整演出形式改以活泼、非教条式的演出,将芭蕾的种种,如发展情况、历史故事,或如何欣赏芭蕾等,藉著舞蹈演出与观众沟通,将芭蕾之美与观众分享。让观众从社区、学校这些环境进入芭蕾的世界,自然地为芭蕾艺术潜移默化于无形,将芭蕾印象深植于台湾各角落。
实际上文建会每年春季的艺术推广工作中,芭蕾已在此行列,相信台湾的芭蕾发展将是乐观的。
但是,要使台湾芭蕾能够发展蓬勃,除了推广芭蕾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在芭蕾的创作中融入民族的特质,将具国际化的语汇注入传统的精神,例如:姚明丽的《孔雀东南飞》、李淑惠的《山地组曲》和我个人所编作的《化蝶》,以及民国七十年由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学院)所编排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龙宫奇缘》等,在在都是以中国故事题材为主题的芭蕾舞作,这也是台湾芭蕾发展的新方向。虽然东方与西方的舞蹈动作差异甚多,但寻出如何将两种不同特质的舞蹈结合于创作中,将是芭蕾工作者一项有意义的挑战。
注:
「无中生有」是指民国四〇年代,当时物质缺乏舞者没有裤袜穿,便以贴身的卫生衣、裤替代。
文字|吴素芬 台北室内芭蕾舞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