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小说《危险关系》一九八七年再版的封面。(本刊资料室 提供)
欧陆剧场 欧陆剧场

《危险关系》面面观

这部关于十八世纪法国贵族玩弄感情的小说《危险关系》,因其紧凑的剧情,张力十足的角色性格,深深吸引了二十世纪的导演与剧作家,将其多次搬上电影与舞台。

这部关于十八世纪法国贵族玩弄感情的小说《危险关系》,因其紧凑的剧情,张力十足的角色性格,深深吸引了二十世纪的导演与剧作家,将其多次搬上电影与舞台。

密猎者剧团《危险关系四重奏》

1月2、3日

国立艺术学院

1月9─10日

台南华灯艺术中心

1月15─17、22─24日

台北皇冠小剧场

十八世纪的巴黎,两名贵族密商大计。风流成性的子爵宣称,他的下一个猎物是一个以虔诚忠实出名的贵妇人。工于心计的侯爵夫人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勾引个乖乖牌有夫之妇有何趣味可言?眼前有个十五岁淸纯少女,婚事已订,趁她嫁人之前,诱拐她到手,让她未婚夫戴绿帽子,岂不是更有意思?

多次搬上电影与舞台的《危险关系》

也许您记得这是十年前一部电影《危险关系》Dangerous Liaisons的剧情。好莱坞明星葛伦.克萝丝Glenn Close、约翰.马高维奇John Mal-kovich、蜜雪儿.菲佛Michelle Pfeif-fer分饰侯爵夫人、子爵、虔诚的贵妇人。约在同时,同样的情节也出现在另一部电影《最毒妇人心》Valmont。这两部片均改编自十八世纪一部法国小说──Les Liaisons Dangereuses。而早在一九五九年,已有法国导演罗杰.华汀Roger Vadim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在剧场界,英国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于一九八五年推出剧作家克里斯多夫.汉普顿Christopher Hampton据小说改编的舞台剧,曾在伦敦连续上演一千多场。过世不久的德国剧作家海纳.穆勒Heiner Müller,其一九八一年的作品《四重奏》Quartet,也同样以这部小说为本。

小说Les Liaisons Dangereuses出版于一七八二年,甫问世即造成轰动,内容引起的争议也始终不断。作者拉克洛Choderlos de Laclos(1741-1803)是个职业军人,一生只写过一本小说,竟然就成了传世名著。这本书也是书信体小说当中出类拔萃之作。全书由一百七十五封信组成。这些信当中,不少是书中人物叙述刚刚发生或自己经历的事。可是写信的功用还不只在报吿生活点滴。书中人物的种种行动,举凡求援、谈情、游说、引诱、示威、欺骗,都藉书信往返来进行。小说作者并且运用书信体来呈现多重观点,往往一个事件的几名当事人分别写信给朋友,叙述事件的始末。每个当事人对事件自然有不同的观点和诠释,直线进行的事件,透过多重观点的观察,就变得复杂有趣了。

小说的结构、角色戏剧性强

这个关于十八世纪法国贵族玩弄感情的故事,何以吸引二十世纪的导演、剧作家?首先,这部小说的结构十分接近戏剧。其剧情紧凑有如遵守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奉行的三一律。从八月四日,侯爵夫人梅黛Mme de Merteuil写信游说子爵瓦尔蒙Valmont去勾引少女赛西Cécile,由此展开一连串事件,到十二月七日瓦尔蒙死于决斗,故事集中在五个月之内发生。地点也不出巴黎和郊外几处豪宅庄园。剧情以梅黛夫人和瓦尔蒙设下的计谋为中心,因果环环相扣。这种紧密集中的结构非常适合舞台剧的需要。

其次,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角是极复杂的人物,也就是说,对演员而言是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梅黛夫人和瓦尔蒙都擅长演戏;梅黛夫人在人前的形象是个道貌岸然的寡妇,因此能轻易地赢得少女赛西和她母亲的信任,成为赛西的女伴、密友兼导师。瓦尔蒙在追求虔诚的杜薇夫人Présidente de Tourve的过程中,扮做一个诚心回头的浪子。由于他演得逼真,使她以为他真的有救,便不再拒绝他的追求。除了演戏,梅黛夫人和瓦尔蒙尚且能编能导。瓦尔蒙执导最壮观的大戏,莫过于雪中送炭一景。他知道杜薇夫人派仆人暗中观察他的行为,便安排一个救济穷人的感人场面,让不知情的仆人回去报吿他的义举。这一招果然让心地善良单纯的杜薇夫人甚为感动,以为他真有改过自新的诚意。

梅黛夫人和瓦尔蒙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以玩弄感情为权力斗争,以控制他人为乐。梅黛夫人要瓦尔蒙去勾引赛西,目的是报复赛西的未婚夫,因为此人曾甩掉梅黛夫人。而瓦尔蒙后来答应去勾引赛西,是为了报复小女孩的母亲,因为她曾写信要杜薇夫人当心瓦尔蒙可能的诡计。而根据瓦尔蒙对梅黛夫人的自白,他追求这个以虔诚著称的女人,最大目标并不在使她放弃原有的信仰和道德原则,而是要让她在坚持信仰和道德之下,仍然不由自主地爱上他,背叛她的丈夫。

梅黛夫人和瓦尔蒙既是共谋,也是彼此最厉害的对手。两人都以控制他人为目的,时时互相较劲,看谁的战绩较辉煌,然而私下的角力,最后终不免演变为正面冲突。而这个冲突归根究底是两性之间的战斗。在编号第八十一号的长信当中,梅黛夫人详细吿诉瓦尔蒙她的哲学;她很早就了解到两性不平等的现实,女人经常是吃亏的一方,因此女人需要比男人更机警,手段更高,才能在这场不公平的游戏中自保。由于女人通常只能保持缄默,梅黛夫人从做女孩的时代起,就懂得安静地在一旁察言观色,另一方面自己还要喜怒不形于色,因此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做假本事。她的功夫策略,使她能自由和男人玩感情游戏,又能够全身而退,让别人抓不到把柄。她因此很自信地吿诉瓦尔蒙,她生来就是为了替女人向男人报仇的。

理性、感性人物交错、冲突

《危险关系》一书如同许多十八世纪法国小说,以感情及感情的教育为主题。这一类的小说往往连篇累牍地分析爱的艺术,分辨爱情和友谊的异同,讨论情感或理性在性关系当中扮演的角色,探索男人和女人是否以不同的态度寻求爱情。在拉克洛的小说里,我们可以见到感情的许多面向交织成复杂的网络。梅黛夫人是个理性挂帅的代表人物,对她而言,感情是软弱的表现。瓦尔蒙为了不让她看轻,怎样也不肯承认会对杜薇夫人动了任何感情。由于梅黛夫人抓住这一点嘲讽瓦尔蒙,而他也对自己的软弱感到羞耻,终于恼羞成怒,导致两人决裂。

不少人曾批评《危险关系》的结局。瓦尔蒙临死之前,嘱咐将他和梅黛夫人往来的信件公诸于世。上流社会看穿了她的阴谋,于是一致排斥她。这时她又输了一场重要的官司,造成她破产。屋漏偏逢连夜雨,她得了天花,痊愈之后已经毁了容。最后是仓皇狼狈地逃离法国。很多人认为这一连串的惩罚没有必要,而且也太落入恶有恶报的窠臼。

在几出改编的版本里,可以见到编剧、导演对小说结局的修改。克里斯多夫.汉普顿的舞台剧版本当中,结尾时梅黛夫人安然无事地在家中和朋友打牌,只有舞台背景出现断头台剪影,象征即将发生的法国大革命,暗示梅黛夫人这种人终将遭到社会的制裁。至于电影《最毒妇人心》对结局的改动更大。除了瓦尔蒙死于决斗之外,其他角色几乎没有遭到悲惨的下场。杜薇夫人没有死,只是回到丈夫的身边。赛西没有遁入修道院,而是按原计划嫁人。至于梅黛夫人,没有遭到任何惩罚,只是有点寂寞罢了。导演认为这个结局才是原作者的本意,只是两百年前的作者害怕被批评为不道德,才不得不写个恶有恶报的结尾。

穆勒版本──更残酷的感情荒芜

德国剧作家海纳.穆勒的《四重奏》,虽然是根据拉克洛的小说写成,却做了极大幅度的改动。《四重奏》全剧只有两个角色,即梅黛夫人和瓦尔蒙。他们身在一个既是十八世纪客厅,又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防空洞。两人玩著角色扮演的游戏,呈现三组关系:梅黛─瓦尔蒙,瓦尔蒙─杜薇,瓦尔蒙─赛西。原著小说中的事件情节完全被抽离,只剩下人物的基本关系,更突显了两个主角你死我活的对立与竞争。瓦尔蒙喝下了梅黛夫人给他的毒酒,而她等著癌症来结束她的生命。《四重奏》呈现的是个比小说描绘的更残酷的感情世界,似乎在表示二十世纪末的感情的荒芜。而肉体关系不过是人在死亡的阴影下,苟延残喘的举动罢了。

参考书目

1.Choderlos de Laclos,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in Euvres complétes(Paris:Gallimard)。

2.Christopher Hampton,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London:Faber and Faber).Heiner Müller, Quartet, in Theatrema-chine.

3.Angelica Goodden, The Complete Lover:Eros, Nature, and Artifice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Novel(Oxfor-d:Clarendon).

 

文字|王慧娟  国立台北师院语教系助理教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