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夫.可泰(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 提供)
焦点 目焦点

舞台空间的魔术师

罗夫.可泰(Ralph Koltai)

他善于利用工业材料与机械技术,将一些全新且不可思议的素材组合起来,不但扩大了布景在动作和变幻上的可能性,更且总是能在整个空间中与剧中表演者所传达的人性冲突相呼应。

他善于利用工业材料与机械技术,将一些全新且不可思议的素材组合起来,不但扩大了布景在动作和变幻上的可能性,更且总是能在整个空间中与剧中表演者所传达的人性冲突相呼应。

「作品需要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若不把这当一回事,设计者将会是一只孤独的兽。」

罗夫.可泰

一生获奖无数,包括伦敦西区剧院协会年度舞台设计大师奖、布拉格四年金马车奖和大英帝国爵士勋章等,现年七十三岁的罗夫.可泰,其创作生涯横跨半个世纪,设计过的作品多达二百余件。他善以即兴方式创作,作品往往出人意表,不但能独立为一件艺术品,也能在剧场中提供给观众、导演、演员、各个设计部门一个适切又富创造性的空间,让整个剧作的演出更富生命力且风格独具。

使用新的素材,引导新的剧场概念,一直走在时代尖端;罗夫.可泰对剧场的影响从英国遍及全球。近年来,他的舞台设计回顾展除了在英国本地举行之外,已先后于大陆、香港等地巡回展演。今年四月也将在台北展出。内容共四十四件,为可泰自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九七年间的舞台设计作品。以缩小模型、原寸布景、模特儿、雕塑、画作、照片、海报、幻灯及多媒体声光等方式呈现。为配合可泰的舞台特色,展览会场的地板将特别采用具高反射镜面效果的材质。期间,罗夫.可泰本人亦将亲临演讲会、硏习营等相关活动。

流离/烽火中的少年

罗夫.可泰的少年岁月是动荡不安的。在希特勒的战鼓开始响彻云霄的年代,可泰正就读于柏林一所有名的犹太学校;随时有人离开,随时有人突然消失,然而人们只是紧闭著嘴巴,共处在如即将煎开的沸水般地不安空气中。他父亲看见了未来的黑暗与绝望,想办法为他取得一张英国护照,将可泰送上了前往英国的火车,吿诉他:「你在英国会比较安全。」那年他十四岁。

在种种的帮助与保护下,可泰最初被送至一所收容中心,在一群不良少年之中,学习到如何用拳头保护自己,五个星期之后,他逃离了收容中心,最后在一个农场里工作。一九四四年从军,在纽伦堡负责整理与纳粹战犯有关的法律文件,亲见二十一位纳粹领袖坐在被吿席受审。回到英国后,还继续参与对其他战犯的追踪。然而这些对可泰而言只是一件工作,他乐见正义伸张,却没有心怀仇恨。他宁可悠然自在地过他的日子。对他来说,「活得很好」就是最好的证明。

退伍之后,罗夫.可泰选择了舞台设计为他一生的事业道路。他第一个正式演出的舞台作品是为一出歌剧而设计的,并在其后长达十年中,继续为不同的歌剧作舞台设计,直到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导演比尔.嘉斯基尔(Bill Gaskill)看见了可泰在《卡门》中的作品,自此为可泰的事业领域导入了新航向,跨进戏剧的世界。

可泰初就学于当时的英国中央美术及工艺学院(现为中央圣马丁美术及设计学院)舞台设计系,后被委任为该系系主任。他启发并鼓励了约翰.奈皮尔(John Napier)、马丽雅.比尔森(Maria Bjorson)、爱莉森.契提(Alison Chitty)等诸多人,至今仍被他们奉为师表。可泰创建了后来演变为英国舞台设计协会的第一个舞台设计专业协会。他了解自己的影响力,并且不畏舆论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深知他能为年轻一辈、较不为人知的设计师们争取更多。可泰曾故意在公开场合发表他近年来每场演出的设计费,狡猾而勇敢地挑战业界中的设计师恶性剥削,打破沉默中的不公平。

探险/框栏内的无限可能性

在设计方面,他在「透视画法」(配景图法scenography)这个专有名词出现以前,便已经将这个技法挥洒自如,在三度雕塑空间里玩味二度绘画空间的肌理。他具有一种独到的眼光来看待所谓的真实──喜用间接的,甚至可以说是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诠释,仿佛平舖直敍的写实对他而言是太过无聊。他经常使用令人惊异的对立图像,同时又绝对是合宜的,视觉效果往往强烈地教人无法移开目光。宛如一个摄影师、一个环境艺术家般地,透过他自己犀利的目光,建立个人的自然景况,而采用乾净强烈的线条以及强烈大胆的色彩。罗夫.可泰在舞台上重新创造了自然与真实,从而使他的艺术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値。在《新疆域》、《皆大欢喜》、《布朗德》、《第十二夜》等作品中,他善于利用工业材料(如不同种类的塑胶、有机玻璃、聚碳酸酯)与机械技术,将一些全新且不可思议的素材组合起来,不但扩大了布景在动作和变幻上的可能性,更且总是能在整个空间中与剧中表演者所传达的人性冲突相呼应。

「我永远试著去发现新意。」对可泰来说,每一次的作品都是一个探险,他深信在创造与完成之间有著一片广阔的领地,其中充满著未知与可能性,让他洋溢热情地去发掘。而可泰也的确一再地令所有人惊喜。

坚持/最正确的幻觉

尽管他对工业与机械技术可说是抱著近乎迷恋的态度,然而他知道技术永远只是技术;尽管他对于各式各样元素的组合如此运用自如,宛如一个舞台空间里的伟大魔术师,但他却永远不会忘记,再杰出的布景都无法像一个实际的演出般地传达出真正的情感。对他而言,服装、灯光、演员等,使这些部分鲜活起来是艺术中基本的要素;对他而言,如何与导演的理念结合是在一切前提之上的。「你必须准确地呈现出他们心中所要的,无论他们自己知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他在舞台空间里为导演们开辟了新视窗。所以有人说,罗夫.可泰将舞台设计师提升至一个与导演平起平坐的创作伙伴的地位。甚至要说他其实已参与了导演的工作也不为过。

另外値得一提的是,他对于运用镜面和具高反射效果平面的偏好。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但扩张延展了观众的视野,把观众的目光与觉察放在剧中人之上,更将人们完全带入了他的戏剧幻觉中。

由于他顽童般的灵活,赤子般地热情,罗夫.可泰的冒险精神与好奇心使得他无法划地自限。从歌剧、芭蕾舞剧、音乐剧到传统戏剧,从实验剧场到大型职业剧场,从戏剧到教育殿堂,他都能够活泼地游走。罗夫.可泰像一块不会冷却的煤般地燃烧与滚动,并且还在继续燃烧滚动下去。

 

特约撰述|黄馨萱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小店主》TAVERNER

彼得:马克斯威尔.戴维斯Peter Maxwell Davies

导演:麦可.加里奥特Michael Geliot

地点:英国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London

时间:西元一九七二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伊底帕斯》OEDIPUS TYRANNUS

苏佛克利斯Sophocles

导演:荷安那斯.平林基安Hovhanness J. Pilikian

地点:奇查斯特节庆剧院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

时间:西元一九七四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西哈诺》CYRANO DE BERGERAC

爱德蒙.罗斯顿Edmond Rostand

导演:泰瑞.汉兹Terry Hands

团体: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漂泊的荷兰人》THE FLYING DUTCHMAN

理查.华格纳Richard Wagner

导演:罗夫.可泰Ralph Koltai

地点:香港艺术节Hong Kong Arts Festival

时间:西元一九八七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大都会》METROPOLIS

根据佛里兹.朗Fritz Lang同名电影改编

导演:杰洛姆.萨弗瑞Jerome Savary

场地:伦敦皮卡迪利剧院Piccadily Theatre, London

时间:西元一九八七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

基安柯莫.浦契尼Giacomo Puccini

导演:大卫.庞特尼David Pountney

地点:东京文化宫Bunkamura, Tokyo

时间:西元一九九五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卡门》CARMAN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导演:法兰克.都洛普Frank Dunlop

地点:英国皇家亚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 London

时间:西元一九九七年

香港艺术节/提供

《西蒙.波卡内卡拉》SIMO BOCCANEGRA

居瑟斐.威尔第Guiseppe Verdi

导演:大卫.庞特尼David Pountney

地点:维西国家歌剧院Welsh National Opera

时间:西元一九九七年

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教育文化部/提供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