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试图交代所有的故事情节:魔王的入侵、作家们的悲哀、大作家与玛格莉特的爱情,又要在其中穿挿许多点缀的故事,使得许多部分都冗长而难以消化。这也许表达了故事中阴沉的一面,但演出中不时出现的夸张肢体与偶发笑话,让人觉得像是「有点闷的荒谬剧」。
混沌剧场《混沌魔王与玛格莉特》
5月20日〜22日
台北市社教馆
要谈《混世魔王与玛格莉特》便要从原著小说《大作家与玛格莉特》讲起,该书是俄国作家布加可夫Bulgakov在史达林时代所完成的。布氏在俄共专制的政权下,放弃行医的生涯,转而写书阐述他对时政的批评,并郁郁而终。故事是说一个恶魔,化身为专精「妖术」(black magic)的教授,来到莫斯科以魔法控制所有的人民。他最先对付的是当时文坛的两大才子,一老一少,老的被害死,而少的被当成疯子关进神经病院。靑年作家在精神病院遇到仰慕已久的大作家,但大作家什么都不再想,只想见他心爱的玛格莉特。后来恶魔也想染指玛格莉特,并愿意给玛格莉特一切,不过玛格莉特还是想见大作家。
如果加以解释,妖术教授可能代表了共产主义或史达林,而所有的文学家都被叱为邪说,不是被杀就是被关进疯人院;大作家(及靑年)可能是作者自己;而代表了真善美与爱的玛格莉特,是他们唯一的希 望。导演列瑞Leret认为原著虽然非常阴郁,但却是他看过最吸引人、浪漫、神奇且寓意深远的作品。事实上导演几乎把原著故事的概要都搬到了台上,但是观众恐怕无法把故事完整的看懂,甚至会错失故事的重点。
形式丰富 节奏缓慢
戏的开场是几位演员的美妙的合唱,将我们带到莫斯科的文学世界,作家们争论著神是否存在,之后出现了妖术魔王,他展开了控制与屠杀。整个舞台就像是魔王的魔术盒,充满各种变化的可能,也给人无限的期盼,两张高背椅是台上变化最多的道具,随时组合成椅子、梯子、床铺甚至断头台。不过魔王是相当绅士的,台上看不到任何的暴力,所有的诡异感都透过话语和肢体来表现。我们在各个片段中,看到许多前卫剧场的特征,包括支离的片段安排与舞蹈式的表演。而其中的形式亦相当丰富,我们能听到美声合唱、看到特技式的肢体、精确的角色与服装变换、有趣的场景等等。而且混剧的六位演员都是相当优秀的,不论在台风、肢体、声音、写实与非写实表演,都具有相当水准,这一直是英国演员最大资产。这些点加起来在在都应该组成一部好看的戏,但是却不如预期。
这个故事是相当诡异的,而导演也营造出这样的气氛,不过整个演出的节奏相当慢,导演试图交代所有的故事情节,他要敍述魔王的入侵、作家们的悲哀、大作家与玛格莉特的爱情,又要在其中穿揷许多点缀的故事,令得许多部分都冗长而难以消化。这也许表达了故事中阴沉的一面,但演出中又不时出现相当夸张的肢体,与偶发的笑话,让人觉得像是「有点闷的荒谬剧」。而导演用来丰富形式的肢体、杂技魔术、美声合唱、圣经约书亚故事等,有时反而成了打断观众注意力的旁鹜。《混》剧强调用身体说故事(Physical Storytelling),的确,每个演员都有非常好的身体语言,但并没有用来说故事,而是用在搞形式的大动作、体操和场面。虽然其中有许多是令人欣喜和赞叹的,像是其中一场「隐形主席」的段落,娱乐艺术委员会主席受到魔王的控制而成了隐形人,并且发飙要教训人,几位演员分别操控一套衣服,让隐形人活灵活现地在舞台上出现。但诸如此类的段落,有时却因为缺乏动机和后续力,只能说是噱头,甚至会显得多余。而在故事方面,却不是用肢体,而是「说」得太多了。无法淸楚传达故事与旨意的问题,恐怕不只在非英语系国家会发生,只要没读过原著的人,也许都会被这样的改编给搞迷糊了。
前卫外衣 传统内在
我们可以发现,导演将俄国的原著投影到现在的英国,两国有同样内敛的国民,加上英国现今的不景气和混乱,似乎使许多情节直指英国。这好像布加可夫在当时不能直指俄共,而导演也用俄国来说英国。不过整个内容虽然都是在说人性的疯狂与扭曲,但却用了精确的方式表现,好像有点理性过头了。
混沌剧团曾经两次参加爱丁堡的Festival Fringe(实验剧展),包括这次的演出。整个说来,这是一出穿著前卫外衣,来讲一个大型故事的戏,作为一个fringe的演出,我们看到了足够的形式与演员表现,但剧本编写和导演手法常是非常「话剧」的,两者的配合并不是太巧妙。对于强调创意、前卫与理念表达的演出而言,我们会期待看到更好,更让我们惊奇的演出!
文字|张硕修 剧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