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宁在演奏慢板乐章时,习惯低吟著旋律,对于每一个音符都即为苛求音色的变化与乐句的歌唱性。(许斌 摄)
音乐 演出评论

指尖下的诗意

评安宁钢琴独奏会

由于他是一位抒情钢琴家,而能够将柔美、细致的音乐借由漂亮的音色与诗人般的气质作最细腻的表达,这正是萧邦音乐中最独特的韵味。

由于他是一位抒情钢琴家,而能够将柔美、细致的音乐借由漂亮的音色与诗人般的气质作最细腻的表达,这正是萧邦音乐中最独特的韵味。

安宁钢琴独奏会

3月17日

台北新舞台

在众多观众拭目以待、平静的气氛下,安宁以从容不迫的步伐出场,以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49)作为这场音乐会的开场白。整体来说,安宁用一种对于古典乐派音乐特质更为自由的尺度来处理海顿奏鸣曲,从他的弹奏中便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内心真诚、在充满呵护与幸福的环境中成长的钢琴家。在第一乐章的快板,安宁故意制造多声部之间的有趣对话,刻意营造一种清晰、明朗的风格。在慢板乐章,或许是最适合安宁发挥其抒情性、歌唱性的特质,他著重音色的变化来展现,而旋律线条的清晰、优美更是引导听众进入他最深层的音乐思维里。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安宁则以流畅的律动,构筑高雅、轻盈的小步舞曲,充分展现小步舞曲轻松、随乐欲舞的特质。

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四首前奏曲中的第一首作品二十三之四,是安宁在诠释这四首性格小品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他以温柔、深情的浪漫风格来弹奏这首乐曲线条绵长的乐曲,这是拉氏作品中最大的特色。然而俄国民族性的豪迈、强韧与深邃等特质,似乎在其他前奏曲中没有鲜明、深刻的表现;或许安宁的诠释是大多数美国人所误认的拉赫曼尼诺夫──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幸福的氛围,但是缺乏了俄国宽广的空间感及带有隐忍的韧性。

诗人般的质素难以掌握狂野的外在

萧邦的《流畅的行板与华丽大波兰舞曲》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 Polonaise (作品22)在安宁的手中,似如鱼得水般地轻松自在,由于他是一位抒情钢琴家,而能够将柔美、细致的音乐借由漂亮的音色与诗人般的气质作最细腻的表达,这正是萧邦音乐中最独特的韵味。在行板的部分,安宁以平静、朴实的旋律维持极佳的流动感,刻意与之后的波兰舞曲形成强烈的对比;安宁如实地将谱上标示的大波兰舞曲(Grand Polonaise)之意,将这个波兰舞曲的乐段以相当华丽、生动的方式展现,乐曲的段落分明,对于萧邦式的弹性速度(rubato)也作了极佳的掌握。安宁对于萧邦作品的触键,明显地与海顿有所区别,他以由琴键底部向上拉起的动作,使得每个音之间有相当好的圆滑、歌唱性,如此一来,可以制造出绵长的乐句,更可以使乐句有著流畅的线条,如同诗句平仄押韵的音律起伏之美。安宁对于表演场地的声音传达性有很高的敏锐度,在踏板的使用也控制得恰当、谨愼,这使得音色具备了透明度,种种因素使得安宁是表达萧邦音乐的最佳代言人之一。

音乐会中安排的荀白克作品十九的六首钢琴小品,对国内听众而言,显然是陌生的,这样的安排不只是挑战听众的耳朵,也是考验演奏者的临场表现与实力。这组作品创作于一九一一年,正値荀白克将调性音乐全盘摧毁的关键时刻,开始以无调性音乐来表达表现主义创作理念的音乐。俄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康丁斯基将表现主义绘画的定义为:「将内在表现呈现为外在可见的形式」,荀白克试图把绘画方面的心得转入音乐,他说:「我的每一件作品都具有与我相似的内在。」安宁的演奏在这方面显得相当地矜持,他应该以更大胆、更激烈的企图将荀白克的音乐带给听众「感官」上的共鸣。

失去色彩魔法的李斯特

安宁所演奏的李斯特两首音乐会练习曲《轻快》La Leggereza与《侏儒之舞》Gnomen-Reign感觉上十分地平稳,安宁的演奏技巧,无庸置疑地绝对可以胜任这两首乐曲,但是音乐色彩的变化稍显单调,戏剧张力因而显得薄弱,整个音乐的容貌就趋于一般。安宁以轻盈的触键来表现《轻快》整曲的音乐容貌,音色宛如珍珠般的晶莹剔透,但是整体而言,低音的声部在展现轻盈的目的下,却被牺牲了。而《侏儒之舞》却少了李斯特除了炫技、快速特质外的光彩度,而显得平凡。由于安宁对李斯特作品的「性格」表现得不够明确,缺少了阳刚之气,因此显得戏剧张力的不足,或许抒情柔美的音乐与演奏家本身的性格较为接近,因此安宁演奏的萧邦就比李斯特出色许多,而且更为自然、深刻。对于需要激烈、粗犷的表情时,安宁显得太文质彬彬了。

李斯特的《但丁读后感》,Aprés une lecture du Dante(选自《巡礼之年》第二年)一曲,表现出了安宁对于整首庞大乐曲结构的掌握度,他以极强的凝聚力、抒情段落的柔美,使人心思如徜徉在百花齐放的庭园中。但是曲末,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演奏者的疲惫,顿时音乐的张力减弱,音乐稍嫌松散;幸好,安宁或许觉悟到音乐涣散的危机,很快地藉著肢体的持续力将最后乐段以华丽的效果结束,塡补之前的松散。

安宁安排了三首萧邦的夜曲作为安可曲,对这场音乐会而言是最完美的终点,安宁藉著这三首小品充分地展现细腻、抒情的乐感,这是他个人特质中最重要的质素,犹如李白诗中的意境,也弥补了这场音乐会未能饱享安宁所擅长的萧邦作品之缺憾。

 

文字|古晓梅 莫斯科国立音乐院钢琴演奏博士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