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格丽希声采多变的音色,不愧享有钢琴魔术师的美誉。(环球唱片 提供)
回想与回响 Echo 回想与回响

感性海洋中的理性支柱

记阿格丽希与国立艺术学院管弦乐团

她所特有的激越与委婉间相交错的表达方式,逐步带领听众从高潮迭起的第一乐章进而投入细致内敛的慢板乐章,再从融合了幻想与俏皮的第二乐章切入狂放有力的终乐章。

她所特有的激越与委婉间相交错的表达方式,逐步带领听众从高潮迭起的第一乐章进而投入细致内敛的慢板乐章,再从融合了幻想与俏皮的第二乐章切入狂放有力的终乐章。

聆听阿根廷女钢琴家玛莎.阿格丽希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不禁使人联想到奔腾的大海。

西班牙人称海为「海娘子」(海明威《老人与海 》)──个性十足,无拘无束,在不止不息的潮涌中孕育出多采多姿的变化。这正是阿格丽希演奏风格的写照。

今年四月上旬,由新象文教基金会主办的首届台北「阿格丽希音乐节」,为国内的乐迷们,带来了真实感受这位传奇人物演奏的机会。

四月九日晚上,几乎座无虚席的台北国家音乐厅内,满场的听众屛息以待,由指挥陈澄雄所带领的国立艺术学院管弦乐团与阿格丽希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二十三。

在乐团简短的导奏后,首次在台北国家音乐厅演出的阿格丽希(上一次的钢琴独奏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在乐曲开始部分的钢琴八度和弦音群段落,似乎对场地、钢琴以及整体音响尚有犹疑;但随著乐曲的逐步深入,她所特有的激越与委婉间相交错的表达方式,逐步带领听众从高潮迭起的第一乐章进而投入细致内敛的慢板乐章,再从融合了幻想与俏皮的第二乐章切入狂放有力的终乐章。整首作品一气呵成的情感浪潮,令在场听众的心灵有如徜徉在一串串音符涌聚而成的汪洋之中。时而,宛如眺望无边的苍穹下金蛇狂舞的万顷碧波;时而,激情的巨浪铺天盖地迎面扑来;时而,淙淙琴声宛如洁白的沙滩上清澈的浪花。流动的音乐之中,更不时奇峰突起,令人目不暇给。

与生俱来的艺术想像

究竟阿格丽希是怎样使她的演奏如此地绚丽多彩、姿态万端?

作为一个优秀的钢琴家除了必备的坚实训练外,得天独厚的音乐敏锐性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更为阿格丽希开拓了理解和表现的新境地。

在她的演奏中,我们听到了细致、清晰、富有想像力的音乐诠释和全心投入的热情魅力。

由于对音乐超乎常人的敏锐,音乐表现力的各种元素,诸如和声、结构、旋律、节奏、线条、起伏、速度、层次、力度等等,在演奏中,她都加以细致地分类并且自如地赋予艺术性的运用。

和声是构成音乐中纵向的伸展空间和横向形状波动的决定性因素。而钢琴这一和声键盘乐器与其他乐器的最大差异,即是其丰富的和声色彩。柴可夫斯基的乐曲又为这一特质创造了充分表现的空间,这也是阿格丽希著墨最多之处。

扣人心弦的声彩变化

为了表达充满想像力的和声色彩,她除了以独到的触键与力度造成音色的种种变化之外,往往在和声进行中还加以速度、乐句转折、呼吸长度等等多重的弹性调整,使关键的结构连接和转换之处的和声,除了色彩功能之外,对作品性格的强调起了推波助澜之效。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音乐的总体要求外,阿格丽希总是发掘出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细节,而赋予作品一种全新的感受。例如,从第一乐章的一〇八小节开始的「有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中,当二度音程为主的乐句动机在结尾处变为三度音程时,这一细微的空间变化给予阿格丽希在和声及速度上生动表现的机会。又如,在第一乐章二五五小节开始的双手八度分解和弦行进中,当正常序列的行进在二五七小节冲向最高点以前,改变为跨越五度音程的跳进时,她果断地把跨越的空间转换成时间快速地冲刺飘浮点,加强了这一高潮中扣人心弦的效果。

类似的细腻变化,在她的演奏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当然,这种细部描绘的精细表达方式,本身就含有往往使音乐被分割成零碎片段的危险。但是,因为阿格丽希音乐中清晰的内在逻辑,精确肯定的线条,以及充沛的生命力和流动感而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另外,値得特别提出的是此次阿格丽希能同意与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乐团同台演出,为台湾的青年音乐家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严格的考验。因为台下的听众对同台演奏的音乐家们所作的衡量是一个演出的整体要求。

四月九日的音乐会中,在陈澄雄的指挥下,无论是乐团担纲的序曲《罗密欧与茱丽叶》,或是协奏曲的表演,乐团都有相当成功的表现。相信这次与世界一流音乐家同台演奏的经验,将会在乐团团员们年轻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文字|诸大明 东吴大学音乐系副教授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