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舞蹈伴奏不但能随舞者需要弹奏「适当」的音乐,牵引舞者的呼吸,让他们置身于满布音乐精灵的空间,自在舞动。也因为伴奏的对象如此不同,伴奏者须具备对肢体敏锐的观察力,对动作情境的想像力,揣摩肢体流动过程起承转合,拿捏动作蕴含的情境运行。
提到舞蹈伴奏,不免会联想其他器乐伴奏或声乐、歌剧伴奏,这之间有何不同呢?最大的差异,应是无论器乐声乐伴奏都是作曲家原本写好的曲,伴奏者加以诠释并与其他表演者建立最佳的默契达到风格的融合。然而舞蹈伴奏并没有事先为动作写好的乐曲。古典芭蕾或有各家各派的伴奏乐谱如丹麦布农维尔(Bournonville)、英国皇家芭蕾学院(Royal Academy of Dancing)和俄国乐派的乐曲,但伴奏者仍须依现场技巧老师所要求的乐句结构及动作组合,适当地将乐谱改变弹奏。若是现代技巧更是大异其趣,台湾舞者普遍练习的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荷西‧李蒙(Jose Limon)、模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玛丽安东尼(Mary Anthony),或较少见的莱斯特霍顿(Lester Horton)、崔拉莎普(Twyla Tharp)等技巧,其动作哲学(编按1)及音乐风格各异,伴奏者得依循现场教师的动作质地,所给的不规则拍及乐句即兴伴奏。
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究竟音乐对舞者而言是什么呢?二十世纪最具音乐性编舞家乔治‧巴兰钦曾说过:「音乐就如舞者活动的地板。」(注1)其学生卡洛阿米提奇亦追随师傅运用音乐的各种之素入舞,也曾言:「让动作驰行于旋律与节奏之间。」(注2)可见舞蹈与音乐之密不可分。
当然世界各地也利用现代的CD或录音带上技巧课。但可想而知其速度、力度完全没有调整的弹性,音乐缺少张力,也无法刺激舞者精力,提升其音乐性。更麻烦的是当技巧老师(编按2)想临时加些重音强调某些技巧点或加些拍子帮助舞者技巧完整落实,则一点变化空间都没有!通常正规舞蹈训练都有进度的考量,动作难易度及组合复杂性逐节提高,若搜寻现成音乐是不方便也耗费时间的事。在现代课更要考虑气候及肌肉状态而给予不同暖身的速度。甚至换边(编按3)时同样动作速度却不同,若是现成的音乐录音实在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若乾跳(编按4)或老师数拍、打鼓,情况恐怕更糟。动作质地包括延伸、短促节奏性或轻柔、厚重对比性的表演风格得全凭舞者个人音乐的涵养。
现场的舞蹈伴奏则解决上述情况的窘境──不但能随舞者需要弹奏「适当」的音乐,牵引舞者的呼吸,让他们置身于满布音乐精灵的空间,自在舞动。也因为伴奏的对象如此不同,伴奏者须具备对肢体敏锐的观察力,对动作情境的想像力,揣摩肢体流动过程起承转合,拿捏动作蕴含的情境运行。短时间内掌握速度、内在节奏、乐句架构、音乐风貌。由此可知,舞蹈伴奏在舞蹈训练过程中,与技巧老师的影响力及重要性是不分轩轾的。
伴奏者的角色
至于舞蹈伴奏者在课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呢?笔者以为既是雕塑家也是教育家。伴奏者用各种音乐雕塑肢体的可能性。舞者若聆听乐音,让音乐流入身体,他们自然内化再外现,在不同空间里感应出契合的力度与节奏趣味并穿梭其间。最近笔者再度观赏了林怀民的《水月》,舞作中看到舞者完整沈浸在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乐声里,形体游刃当中,或行或止,令人屏息感动!伴奏者若适时提供具渗透力的音乐,那么舞者的身体无比自由,可轻易释放不同能量,雕塑成各种样貌。经年累月潜移默化,音乐的养分藏留在舞者身体滋长,音乐性随之提升。所以伴奏者与技巧老师亦同时扮演著教育家的角色,两者的分工与互动直接影响舞者学习的效果。经过多年的经验及与技巧老师不时讨论,发现伴奏者若保有一些基本信念,这个角色也颇富趣味及不时迭起的成就感。譬如:一、懂得挑拨舞者的情绪,激起跳舞的热情,赋予动作特殊意涵。二、提示有效清楚的预备拍,保持稳定速度,与舞句同时结束。三、关心舞者,与他们一起呼吸,感受精力高低起伏。四、大胆展现多样音乐风格,使用不同乐器,让空间弥漫特殊氛围。
伴奏者的课题与自我养成方式
当然要达到如此境界,伴奏者也有一些自我养成的课题:一、广泛地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如舞剧音乐,舞论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胡桃钳》、德利贝士的《柯佩利亚》、或敏卡司的《唐吉诃德》,它们皆可提供经典舞步的音乐特征;另如二十世纪音乐家如约翰.凯吉(John Cage)、佩尔特(Arvo Part)、格拉斯(Philip Glass)、凯斯.杰瑞(Keith Jaret)等人的音乐,无论是纯朴古风或紧绷喧闹皆能展现不同音乐。二、搜集不同曲谱并给予分类。如各种古、现代舞曲包括萨拉邦德、小步舞曲;另如马厝卡、圆舞曲、波兰舞曲、探戈舞曲、繁拍音乐、百好汇音乐剧选曲,另外如近代及新世纪风(new age)的曲谱经整理剪编也能运用于现代舞课中。三、了解舞蹈术语。容易与舞者沟通,方便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动作质地,找到恰当的乐谱。四、加强键盘即兴能力。变化不同的拍子、节奏,演练基础和声级数的进行,也可发展不同曲式。另外也可练习改编乐曲。有时一些很棒的曲调或和声若根据动作加以修改,可弹成适合的风格及长度。有时运用不同类型音乐也能避免个人风格一再重复。五、以不同速度、力度弹奏乐曲。在课程进行中,迥异于一般古典乐曲保持定速的习性,往往老师们在数套动作后会突然要加快或放慢,这时伴奏要能即时掌握新的速度。其实舞蹈伴奏也非常耗费体力,九十分钟甚至一百分钟的课程,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指令及对动作的解说、纠正,观察舞者的身体。若同时使用鼓或其他打击乐器,一堂课下来必定汗流浃背、筋骨疼痛。课程由把杆-现代则是地板暖身、中央到由角落流动,伴奏者须巧妙地分配体力,在后三分之一的课程才能给更丰沛的音量以带出舞者的精力。六、观赏不同形态的舞蹈表演。除了体验更多剧场空间、音乐、舞作风格之间的多元结合,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创意元素转化为创作音乐的动机,不时充实自己的音乐百宝箱。
临场反应的要领
除了自我养成的准备,在课程中临场反应也有一些要领:一、全神贯注地看、听、大胆地创造。看著教师示范动作,听出算拍的方式包括大的拍子、内在节奏、小节数,甚至之间呼吸的感觉,掌握一套动作或一个部位结束的样貌。千万别缩在钢琴后,要看著舞者,编织旋律,天马行空地变化音乐。二、提示有「预备感」的预备拍。预备拍是让舞者把身体准备到开甘的姿势部位,并给予速度、风格的提醒,也让舞者注意力集中。有效的预备拍可激起跳舞的欲望及贴切的情绪。三、明确弹奏过门。这儿指的是换边或换组的乐段,教师会设定好。伴奏者要弹得清楚与原来乐句有区隔,让舞者充分掌握。四、养成乐句与动作同时结束的好习惯。其实这也是对舞者的要求,动作结束就干干净净地「停止」,不加小动作或散漫松垮。五、适时与教师或舞者沟通。由于舞者与伴奏在数拍方式会有出入,例如算完「8」时是八小节的二拍或三拍而非八拍;节奏的音感是6 /8但却要求三拍子,造成音乐质地重于动作;慢板的四拍若弹成12 /8更流畅抒情,这些都可提出讨论,五秒钟就可以达成目的,这也更突显现场伴奏的可贵性,也让舞者感受好的音乐对他们的帮助。
人性关怀的体现造就艺术
其实台湾从八○年代云门舞集用现场伴奏至今,北中南各地上自大专,下至国中舞蹈科班让许多音乐人先后投入伴奏的领域,各自土法炼钢也造就不少优秀的专业舞蹈伴奏。但不可讳言的,舞蹈伴奏老师在一般舞者心中的重视度及认同感普遍并不高,常听到同业做此反应,深觉惋惜。所以在此勉励舞蹈伴奏工作者(包括我自己)对自己专业努力的不松懈,随时帮助舞者了解音乐的质感,也要肯定角色重要性及对台湾舞蹈教育的贡献。毕竟,伴奏的工作是富挑战又具人性、关心舞者、与身体直接的对话;又如振动空气的魔法师,随时散布不同的灵气让舞者优游其中。而自我音乐性的成长更是最大的回馈。也提醒舞者们享受舞蹈的同时别忘了给在钢琴角落默默工作的伴奏老师一些鼓励及关怀,因为各种艺术形式其实都是源自人性关怀的体现。
文字|林春香 台北艺术大学专任讲师、资深舞蹈伴奏家
编按:
1. 指各学派对于身体的运用、训练方式与训练目标皆有不同的看法与著眼点。
2. 指技巧训练课程中担任舞蹈技巧的舞蹈老师。
3. 指同一套动作由身体的另一边开始重复。
4. 指在没有音乐的状态下跳舞。
注:
1.Bernard Taper Balanchine p.14”... Music is the floor the dancer walks on..."
2.Sally Banes Writing Dancing in the Age of Postmodernism p.l32 "She has, as well as his vocabulary, a Balanchinian approach to the music─making movements ride the melody as well as the(ooften quite complex)rhythmic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