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及舞蹈界探索中、西以外之非主流文化早已蔚为风气,音乐界则正在踉跄而行。
在台湾工作了一阵子,接触音乐界的一些人士,观察演艺界的一些现象,我感觉出这是一个生气蓬勃、竞争激烈的社会。音乐在这个社会里扮演著一个有声有色的重要角色。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艺术还是流行,本土还是外来,人人各显神通,样样都有施展的空间。所以有时听到艺文界有人抱怨场地不够、补助不足、听众不多等老问题时,我还不太能理解。即使有人说这种繁荣只不过是表面的现象,我仍然认为总比连表面都消沉来得可喜。
不过有时我也颇感孤单。我虽学了中西古今的音乐,却醉心于世界诸民族的传统音乐,并致力于推介的工作(注)。然而在台湾,这种音乐或舞蹈的演出机会实在和西洋及中国的节目不成比例,连唱片行的此类唱片都有如凤毛麟角。这种情形自然是因为知音不多,市场不大。这也正是许多社会所共有的现象,世界音乐终究不是主流。但是和许多社会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音乐专业者自己不喜欢却还不能容忍别人的品味。「中国音乐都搞不好,还搞什么世界音乐?」「西洋音乐都学不完,还学什么甘美朗?」是两个出自音乐专业者的论调。好像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和西洋就没有音乐了!
谁也不能否认一个现代的社会日趋多元。以台湾的地理条件及历史背景,不多元还办不到。教育上我们的学生要修世界史地,旅游上我们的人民走遍地球各角,政治上我们力图和各国建交,经贸上我们积极和各国来往,为什么独独音乐的教育和推介上那么「闭关自守」呢?
音乐风气的形成往往比美术慢许多拍。熟悉西洋音乐史的人都知道「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主义」等风格都是美术打前锋,音乐跟在后。台湾艺术界似乎也正步此后尘。美术界和舞蹈界探索中、西以外非主流文化早已蔚为风气,音乐界则正在踉跄而行。
表演节目方面,新象多年来引进的一些节目的确开风气之先,传大及蒙藏委员会最近之引进少数民族节目(虽然冠以中华民族的帽子,但应归于本文之主题)也贡献良多。中广的「音乐生活杂志」(王玮主持)和「音乐风」(赵琴主持)定期播介世界音乐,影响广被。而学校方面,国立艺术学院、台湾大学、台湾艺术学院、文化大学和成功大学(即将有)都有世界音乐或亚洲音乐的课程,反映出潜在的兴趣。可见台湾社会还是会随著世界潮流变化,目前只是一个开始,虽然势单力薄,总比没有好。所以我觉得快乐。
也许下面这一句话可以说明我孜孜不倦推介世界音乐的目的。我常对学生们说:「老实说,我也没有经常在听课堂上所介绍的这许许多多的音乐,也不见得每一首都喜欢。但是我希望通过这一堂课,大家能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更重要的是因为认识而尊重和自己不同、却各有其价値的音乐文化。」
注:目前对世界诸民族的音乐的介绍和表演学习称世界音乐(World Music),作纯学术硏究的称民族音乐(Ethnomusicology)。
文字|韩国𨱑 北伊利诺大学音乐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