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乃筝瞪大著眼睛,表示初次和林奕华合作,感觉像坐云霄飞车,过程很危险、却很刺激、过瘾。(进念.二十面体 提供)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悠悠半生缘

演出「张爱玲」,颠覆「顾曼璐」

遇上林奕华,丁乃筝经历角色新体验

想到和林奕华排戏的初体验,心中的惶然仍让丁乃筝记忆犹新。不过,从合作《张爱玲,请留言》的忐忑到如今诠释《半生缘》中顾曼璐的优游自在,丁乃筝的演员生涯不仅打开另一扇窗,同时对于演员寻找角色的过程似乎更有一番新体验。

想到和林奕华排戏的初体验,心中的惶然仍让丁乃筝记忆犹新。不过,从合作《张爱玲,请留言》的忐忑到如今诠释《半生缘》中顾曼璐的优游自在,丁乃筝的演员生涯不仅打开另一扇窗,同时对于演员寻找角色的过程似乎更有一番新体验。

人物:丁乃筝

戏龄:二十年

第一次舞台经验:兰陵剧坊《摘星》

演出过最痛快的角色:《张爱玲,请留言》的张爱玲及其笔下人物

演出过最痛苦的角色:《暗恋桃花源》的春花

最欣赏的男演员:劳勃‧狄尼诺

最欣赏的女演员:萧艾、莎朗‧史东

当演员最享受的事:时时刻刻感受生命

当演员最大的挫折:表演艺术生态没有改善

目前正寻找的角色:《半生缘》的顾曼璐

将近二十年的演员生涯中,丁乃筝一直是台湾剧场界相当出色的女演员,无论是《暗恋桃花源》的春花、《情圣正传》的芭比、《红色的天空》的小丁等等,都在她的细腻刻划下令人印象深刻。非戏剧科班出身的她身上没有学院派的匠气和包袱,长期在表坊导演赖声川的集体即兴体系下工作,却多了面对角色从无到有的灵活创造力。

「聊」出张爱玲,演出如坐云霄飞车

即使如此,前年首次和林奕华合作《张爱玲,请留言》,这个特爱玩游戏、形式风格强烈,不按牌理出牌的导演,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和写实文本演绎大相迳庭。想到和林奕华排戏的初体验,心中的惶然仍让丁乃筝记忆犹新。不过,从合作《张爱玲,请留言》的忐忑到如今诠释《半生缘》中顾曼璐的优游自在,丁乃筝的演员生涯不仅打开另一扇窗,同时对于演员寻找角色的过程似乎更有一番新体验。

丁乃筝说,跟林奕华工作,很多创意,甚至角色都是「聊」出来的。以《张爱玲,请留言》为例,主题设定是谈张爱玲,但林奕华却不要丁乃筝演张爱玲, 而是希望观众透过她理解张爱玲的作品。于是工作初期从她对张爱玲的感觉,最喜欢张爱玲哪本小说,一直到她个人的生活态度、感情观等等几乎无所不聊。

「在台湾剧场演出,我们习惯在演出前确定百分之八十的内容,但林奕华不同,进剧场配上胡恩威的影像装置,从结构到场面调度几乎重新来过,有点不顾后果地在玩,当然演员也得要有胆量陪他冒险,很多时候演员得要在演出当下才会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丁乃筝瞪大著眼睛,说那感觉像坐云霄飞车,几乎把她吓坏了,过程很危险、却很刺激、过瘾,也就是这种不落俗套的动力促使丁乃筝持续和林奕华合作。

从聊天过程中,丁乃筝逐渐体会林奕华所强调的「演戏」不是自己去变成那个角色,而是从生命经验里面去寻找和角色间的共通情感,抽取人物存在状态的符号。

只靠声音表情,来诠释曼璐一生沧桑

林奕华这回将张爱玲小说《半生缘》搬上舞台,选择忠于原著文字,据说三个小时的戏里,没有一个字不是从小说里拿出来的。对早已读遍张爱玲的著作与相关论述的丁乃筝而言,饰演顾曼璐这个角色说难其实不难,说容易却又不那么容易,因为林奕华要她在不依赖外型装扮,没有大幅度动作走位,光靠声音表情来诠释历经沧桑,一生波折起伏的顾曼璐。

在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中,顾曼桢和顾曼璐两姊妹的形象充满强烈对比,一位温柔内敛,一位风骚泼辣,两位同样活在三十年代凄迷的旧上海的女性,为追求幸福,命运歧路上相互撕扯,遭遇不同,却一样细腻动人。然而这部小说被搬上萤幕不下数次,不论哪一个版本,似乎为了对照曼桢的婉约坚毅,曼璐大多被处理成专搞破坏的刻板「坏女人」,浓妆艳抹极尽媚态,大吵大闹歇斯底里,符合了戏剧冲突中反派角色典型,却少了张爱玲笔下可怜又可恨的人物线条。

张子静在《我的姐姐张爱玲》一书中提到:「张爱玲的小说,常是她宣泄苦闷的一种方法,透过这种宣泄,她赤裸裸揭露没落豪门的封建生活,怎样残酷地扭曲人性,自相残杀。」《半生缘》就是这样一部小说,丁乃筝认为,张爱玲所书写的曼璐多少带有她后母的投射,曼璐和祝鸿才这一组合则象征了她所鄙弃的旧时代价值。「若将《半生缘》比喻成一幅画,曼璐只是泼洒在上面的点点色渍,永远的二流角色。」

颠覆刻板印象,给曼璐更多同情与怜悯

「我要诠释出一个前所未见的顾曼璐!」当丁乃筝接到香港导演林奕华邀约时,脑子里面就先把印象中曾经看过的坏女人嘴脸一一删去。「林奕华和我都有一个共识,我们不要顾曼璐变成一个bitter queen;在曼桢和世均如流水缓缓前行的爱情乐章中,曼璐和祝鸿才的出现是一曲变奏,甚至带点喜剧线条的」她说。

丁乃筝以女性的角度尝试赋予曼璐这个角色更多同情和怜悯,她的风骚带著女人的娇媚,她的歇斯底里带著嘲讽世界的冷眼旁观,她的沧桑眼泪带著看透人生百态之后的无奈悲哀。

《半生缘》去年十一月在香港首演,丁乃筝非常讶异当地观众居然相当聚精会神地看完整出戏,而且反应出乎意料地好。很多观众反映,这出戏让没有看过小说的人,感觉已经看了这个小说,这就跟电影、电视剧很不一样。戏的成功除了归功张爱玲洗炼的文字,动人的情节铺陈外,或许演员深刻感受了角色,真让台下观众细细体味张爱玲的至理名言「生命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吧!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