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台新奖的年度评选入围会议上,徐堰铃成为无法让评审们不注意的名字,不只是演出量大,而且各种角色都有,从屏风表演班《女儿红》的客家婆婆到几米《地下铁》里的企鹅,每一次出现,都在舞台上成为亮眼的焦点。
徐堰铃翻开这个月的排戏schedule,一格又一格满满的时间、地点、人物,塞满了整个四月。她就这样开著红色March在各「小」排练场流浪,下午在新宝岛剧团、晚上到春禾,国际艺术村、牿岭街小剧场、还有很多很多藏在巷弄的排练空间都是「排练场流浪记」的行进旅程。
对剧场的热情,让红色的小March义无反顾地在坑坑巴巴的台北街道穿梭,用自己的节奏、速度、表情驶向前途未知但自我欣喜的旅程。
走来:依著自己的步伐前进
苗栗长大、新竹女中毕业后,徐堰铃就北上开始她的表演习艺之路,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修习剧场知识与技术,也在其中慢慢绽放让观众无法抗拒的魅力。
徐堰铃是典型的从校园教育剧场红到小剧场的具体例子,而这窜红发迹的过程就如同黑夜过了就是白天一般自然,没有太戏剧性的故事转折,就依著她自己既有的步伐、节奏、质地,慢慢砌出属于她的、别人无法取代的表演风格。
像在《仲夏夜梦》中的帕克,很难让人想到第二个人选可以诠释如此不怀好意、鬼灵精怪的角色。又像《如梦之梦》的江红、金姨,徐堰铃自然而幽微的表演方式,立刻立体了人物,让人印象深刻。之后的《蒙马特遗书》、《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动作》看到徐堰铃纯熟、精炼的肢体展演;接著,她给我们越来越多惊喜,文本的、非文本的、肢体的、语言的,她给自己越来越多尝试,也迸发出越来越多面让人不敢忽视的爆发力。
做一个表演艺术工作者,在台湾,能有什么样的未来呢?虽被誉为「台湾剧场小天后」,但是面对未来,徐堰铃对演员这条路似乎没有太多幻想,:「五年后的自己?看看现在比自己大五岁的表演者,不禁不寒而栗,不是教书、就是继续在排练场流浪……,真的只有这些选择吗?」她说。
看著在排演场正在为女节「踏青去」暖身的团员,「其实这样也算一种幸福,未来有自己的剧团,自己编、自己导、没经费就自己演,最好有自己的排演场,平时可租给同业,赚点小钱」她很认真地想著。她想起父亲常常正经地开示她的话:人生就是要会转!以现在的情势看来,徐堰铃是不会离开表演艺术这条路,至于怎么「转」,好像无法刻意,就这样水到渠成,她慢慢地转出不同面向的表演道路。
转折:不同表演能量的影响
此刻的徐堰铃,下午是导演、晚上是演员,她正执导要在「女节」演出的《踏青去》,晚上则排演创作社的《Click,宝贝ㄦ》。一直都是如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制作同时在她身上运转,只是,今年四月她有两个不同的身分──导演与演员。无论是哪一个身分,她的表演、生活、人生,一直被一次又一次的剧场制作影响著,尤其是和长辈导演们的合作、相处经验,都成为她表演、导戏「转」变的动能。
在和马汀尼合作的《仲夏夜梦》里,她看到了古典的戏剧作品如何以现代的观念重现、过去的文化如何立体在现代的表演中。在和赖声川合作《如梦之梦》的过程,她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力量在导演身上所发挥的影响力;而赖声川当下、即兴的表演启发,让她尝试到超出界线的快感。魏瑛娟的视觉、节奏、速度、自觉的展现,也内化到她的表演认知观里,成为身体另一种语汇。近期互动频繁的周慧玲则让徐堰铃聚焦在女性议题上,让她在表演的研究上有很大的启发,她说:「这次《Click,宝贝ㄦ》的角色,就是我自己比较有感觉的,对演员来说能演一出自己觉得很舒服的戏,就是一种幸福。」
转变:无成就但有满足
虽然演了多出让观众印象深刻、树立良好口碑的好戏,甚至被人封为小剧场天后,但对徐堰铃来说,没有一出戏可称得上是代表作、或是最有成就的表演,因为任何一个制作对她来说,都准备不够、都有更好的空间。这并不代表表演不能让她满足,她在意的是参与的过程是否能得到新的见解、对表演有更深的察觉。
徐堰铃很重视也很在意在排练场里和导演、演员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关系,喜欢合作的team能针对表演的问题、观念深入讨论,让彼此有学习的可能,再从这些讨论中延伸一些主题,可以是表演的、观念的、生活的。她说:「做一个表演者最过瘾的就是彼此激发的过程,当中得到的知识与力量是新的运转动能。」
当然,这样热切对话的制作团队是少见且难得的,但是,当碰上了,会让人雀跃且珍惜。由徐堰铃主导制作的《踏青去》,就试图创造出一个合作团队可充分对话的机会,虽然直嚷嚷当导演简直自讨苦吃,一堆琐碎的事情搞不定、演员的时间很难ㄑㄧㄠ,但是这是创造环境的开始,也是逼近心中想望的一个触发点。
未来:顺其自然寻梦去
不要问徐堰铃未来表演道路何去何从,因为这一切都难以掌握,就连她自己怎么会走上今天这光景,她也不清楚,就这样自自然然地当一个表演艺术工作者。在她身上看不到刻意,问她: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适合走表演这条路?她答:「当很多人找我演戏的时候!」语调轻盈而自在、一切看似理所当然,但是在轻盈的后面,有属于徐堰铃的ㄍㄧㄥ,她说她不太会放松,做下去就会ㄍㄧㄥ在那,搞得自己进退两难。
在告别密集的四月排戏时间表后,徐堰铃将有一段喘口气的时间,轻松地吃饭、睡觉、泡澡、看电视、读英文,然后七月去纽约进修半年,即使她对亚洲文化协会(ACC)的剧场研习计划没有太过热切的期待,但是她会掌握在那儿可能遭遇的机会、让自己转变的机会。
下半年,承载梦想的红色小March将在台北的某个角落、或是台湾的某个地点静静地停泊。在纽约的徐堰铃将用不同的速度、穿梭同样路面状况很多的城市,那又是另一段寻梦的旅程。
特约撰述|黄丽如
关于徐堰铃的二三事
出生年:1974
突破关键影响最大的人:马汀尼、赖声川、魏瑛娟、周慧玲等
最苦的经验:没有,再苦的经验都成为经验的一部分,成为经验后无关苦乐
最有成就的一出表演:没有,因为每一场表演都准备不够
未来五年的计划:难以计划,但绝不会找金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