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瑟‧米勒(本刊资料室 提供)
话题追踪 Follow-ups

亚瑟‧米勒与「灵感之鸟」的唯一相遇

追忆剧作家米勒及《推销员之死》的中文演出

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上个月十一日以九十高龄辞世,他最为世人所知的除了他与知名女星玛丽莲‧梦露的婚姻外,就是奠定他剧史不朽地位的作品《推销员之死》了。但你可知,《推销员之死》居然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三分之二的奇迹?该剧的中文版演出也有曲折内幕?曾执导《推销员之死》中文版两次大型演出的资深导演杨世彭,为我们说出他与米勒先生的过从往事……。

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上个月十一日以九十高龄辞世,他最为世人所知的除了他与知名女星玛丽莲‧梦露的婚姻外,就是奠定他剧史不朽地位的作品《推销员之死》了。但你可知,《推销员之死》居然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三分之二的奇迹?该剧的中文版演出也有曲折内幕?曾执导《推销员之死》中文版两次大型演出的资深导演杨世彭,为我们说出他与米勒先生的过从往事……。

二月十二日翻开早报,得知美国剧作泰斗亚瑟‧米勒 (Arthur Miller,1915-2005)逝世的消息。他西去的前一天,二月十日,刚好又是他最好的剧本《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首演的日子,那是整整五十六年之前。

我与米勒先生虽未谋面,但却通过信,目前书斋的档案中,还有他的四封回信,三封打字,一封亲笔。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我曾导过三次,英文粤语国语各一。悼念之际,不妨把这些因缘与联络过程披露一下。

「偶而停留」的灵感之鸟

米勒先生的谢世当然令人悲悼,但这位剧作家的一生,也足够丰富了。他写过上世纪最佳剧本之一,娶过最动人的影星玛丽莲‧梦露,享过半世纪的盛名与多项荣衔,年高八十九岁以并不痛苦的心脏病去世,床侧还有三十四岁的红粉知己陪伴,人生若此,应无憾矣。但往深处想想,这位老人是否真正心满意足呢?

翻阅昨天寄来的《时代周刊》,读到影剧版资深评论家Richard Schickel 的整页悼辞,其中有两句话深得我心。他说灵感是只难得一见而又飞来飞去的小鸟,寻常人根本见不到;在米勒肩上它仅偶而停留,却又马上飞走了。这「偶而停留」当然是指《推销员之死》的写作;而这「马上飞走」,也是米勒创作生涯的写照。他只有一个剧本名列世界最佳剧作之林,那就是一九四九年首演的Death of a Salesman。其他剧本,诸如一九五三年的The Crucible,一九四七年的All My Sons,一九五五年的A View from the Bridge,以及一九六八年的The Price,虽也都算美国名剧, The Crucible 一剧更有扎实的内容、动人的角色、严肃的社会意义,严格讲起来却仅属二流;而他一九六四年的After the Fall 以及去年首演的Finishing the Picture(均有关玛丽莲‧梦露),都被评为平庸之作。米勒先生垂垂晚年赫赫盛名,对此能不介怀?

《推销员之死》这个剧本能得灵感之鸟的惠顾,倒是剧本创作史上的一段佳话。当时的米勒在经历长时期的清贫失意之后,终于有个剧本在百老汇长期演出,那就是一九四七年的All My Sons,姑译《均为吾子》。他将得来的版税在纽约邻州康乃地卡买了一个小农庄,亲手建起一间书房,还自制一张书桌(他是很好的木匠),就在那儿写起剧本来。他写剧本向来「慢工出细活」,要经过长时期的酝酿构思与写作,稿件也须一再修改。据说他曾不止一次默默焚毁近千页打字稿纸(一般剧本的六七倍长度),以免次货问世。撰写《推销员之死》,却是出奇地快,上半场大致在一夜间完成,这在米勒身上,却是首度奇迹,也是最后一次。

《推销员之死》来自一夜之间的奇迹

原来米勒初次在那亲制书桌上写作,是为一出从未发表的剧本Plenty Good Times,姑译《许多好时光》。这个剧本他已写了半年,始终无法完成。就在那一九四八年八月的晚上,米勒瞧著大堆《许多好时光》的稿纸苦思不得之际,脑中忽然浮起一个早年相识的推销员的音容面貌,那张面孔在他冥想中逐渐扩大,大到足以充满整个舞台,再慢慢张开,使观众窥见那人的一生悲欢事迹,加上米勒自己玩足球打粗工的回忆,一个新剧本的轮廓逐渐浮现。

米勒早年曾在密西根大学戏剧系就读,在校时也写过一个有关推销员生涯的短剧,但仅是零星片断,并未定稿。那晚在打字机前冥想时,这些旧稿片断也逐渐忆起,催助新剧的形成。就这样沉思两小时许,米勒灵感泉涌不可抑制,立即埋首写作,到了凌晨,初稿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但其他三分之一,却要等到三月之后才能写成。起初他为此剧定名《脑中的秘蕴》,后来改为简单明了的《推销员之死》,一个震惊世界剧坛的不朽名剧,于是诞生。

《推》剧叙述一个相当平凡的故事。主角Willy Loman是个美国东岸的推销员,他到底卖什么货品,各家猜测不一,某位评论家还说他「出卖自己」呢。威利一生劳碌奔波,年轻时曾有光荣的销货记录,但六十三岁的他现在已经难以谋生了。三十年前他为公司开辟无数市场,现在的老板(旧主的儿子)连薪水都不给,威利仅靠偶有时无的微薄佣金,连人寿保险费都付不出来了。

米勒高明之处就在能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写成极动人的精采片断。全剧发生在威利一生的最后二十四小时内,以及他过去的一些回忆。随著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知道威利私生活不甚检点,对儿子的教养也不得法。由于他纵容大儿子投机取巧,养成偷窃作弊的习惯,毁了应有的锦绣前程。从一些追忆片断里观众知道他们父子不和的原因:因为儿子发现父亲与其他女人幽会,愤而辍学出奔,自此浪迹天涯一事无成。这些重要往事,米勒都以抽丝剥茧的手法分别交待,使观众感受一波接一波的剧力冲击,直达最后高潮。

本剧颇具社会批判性,对美式生活及商场竞争都作了深刻的描述,也对只重表面的现象作了尖刻的指责。美国人对球场英雄的过分崇拜,也是作者批评的重点。《推》剧保留「佳构剧」(well-made play) 的严谨结构,注入「表现主义」允许时空转换的特质,写成这出形式新颖的现代悲剧。

《推销员之死》中文版台北演出的周折内幕

《推》剧首演以来,连获「普立兹奖」、「东尼奖」、纽约剧评人「圈内奖」等数项大奖,在过去半世纪内已成最受研读、经常搬演的美国剧目之一,也已译成四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演出。规模较大的中文演出有三:一九八三年一月香港话剧团的中文职业首演,由我执导;同年五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由米勒亲自执导,英若诚中译剧本并主演威利一角;一九九二年四月台北表演工作坊在国家剧院的公演,由李立群主演威利,亦由我执导。

我在一九七六年早已导过此剧,为科罗拉多大学戏剧舞蹈系的重点演出,由一位年近六十、极具演艺经验的历史系教授饰演威利,另一教授饰演威利的老友兼邻居,戏剧系本科生及研究生助演其他角色,制作得十分精致,舞台及灯光设计尤其高明。一九八三年一月我已接受香港话剧团三年的合约,六月起将自学校请得长假来港履新,寒假时却先来香港执导此剧。

当时我无暇自译剧本,用了老前辈姚克先生一九七一年的译本,但作了相当篇幅的修改。威利一角起用团中五十几岁的利永锡,也就是影星利智的父亲。大儿子比夫由林聪担任,他后来在香港电影界也混出相当名气。这出戏全由香港设计师负责制作,在香港大会堂公演,参加那年的香港艺术节,曾获极好的反应。

我在一九八八年初春就想把《推》剧搬上台北的舞台。当时刚刚成立的国家剧院邀我导戏,我提出的第一方案就是此剧,也商定由台湾影星孙越主演威利,国际影星卢燕饰演威利的妻子。为了此事我在三月二十八日跟米勒先生写信,他在五月五日给我回信,表示乐见此剧在台北演出,也答应考虑明年来台参加首演。至于译本,我当时要求由我另译,一来是我执导西洋名剧的通例,二来由于英若诚当时担任大陆文化部副部长,我预料台北当局不愿他的译本在国家剧院上演。

米勒当时并不反对另译,但他问我是否仍可考虑采用英若诚的译本,因为「英氏本身是位演员,了解舞台语言,这个特质我可不想失去」。我跟国家剧院洽商后,告知米勒英氏译本不便采用,他就在十月七日给我一封措辞颇强的回信:「我在思考之后,觉得我若依从台湾当局的要求使用英氏译本之外的译本,分明就是屈服于政治黑名单,这种行为我可不愿参与。」

不愿屈服于政治的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如此反应实有其因。他在上世纪五○年代曾受参议员麦加锡及其「红色恐惧」党徒的迫害,被召至「众院非美行动委员会」受审。由于他拒绝说出亲共友人的名字,被委员会认为「藐视国会」,一度将他的护照也都收去。他为了显示道德勇气,曾与大导演伊力‧卡山(Elia Kazan)划地绝交,因为卡山曾招出左倾友人的名字。这位导演是他至交,又曾执导他的成名剧作,应该算是恩人;连恩人都能因道德原则绝交,他怎能屈服于台湾政府对文化人士的「黑名单迫害」?

米勒这封信的大意及全文经过台北各大报纸及电视媒体披露后,曾经引起很大的回响,但并未动摇政府的基本国策,《推》剧的演出因此暂缓,我在台湾的首度导戏,也以王尔德的「唯美喜剧」《不可儿戏》取代。

《推销员之死》的台北公演,要到一九九二年四月才得实现。当时英若诚已从文化部下岗,台湾的政治气氛也较缓和,我跟米勒先生及他的经纪人洽商后,终于取得演出版权,也用了英氏的译本,由我略加修改节删。此剧由表演工作坊制作,资深演员李立群主演威利,影视明星马景涛饰演大儿子比夫,其他角色都由影视舞台界知名人物助演,诸如钮承泽、郎祖筠、杨怀民、邓程惠、冯翊纲、丁乃筝等,目前都是响当当的演艺名人了。布景与灯光设计由台湾名家聂光炎兄负责,服装设计则请了美国专家。此剧在国家剧院公演十余场,座券一抢而光,由于部分演员档期早定无法加场,我们逼得早一日开演作为加场,算是台湾舞台演出的唯一先例。那年四月米勒先生并未访台观看演出,也未告我原因,不知他是要事缠身呢,还是仍对三年前的「黑名单」事件耿耿于怀。现在他既仙去,这件事的底细也就无从求证了。

(本文全文发表于《香港明报》二月二十五日「世纪版」,经作者同意转载)

 

文字|杨世彭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戏剧舞蹈系荣休教授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