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宫诱逃》充满强烈异国色彩,这也是十八世纪当时风靡欧洲大陆的音乐风味。(Salzburg Information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莫札特说:「啊!可是我没有问过任何人,怎么样做个作曲家啊!」

人性角力场

从莫札特歌剧看人性

莫札特的歌剧作品除了旋律动听外,更重要的是他透过音乐对于人性的细腻刻划,这也是乐评家和乐迷极度推崇他的主要原因。莫札特在歌剧舞台上塑造的人物性格,就像是一座「人性大观园」,从角色之间的互动,您可以见识到现代人性的影子。

莫札特的歌剧作品除了旋律动听外,更重要的是他透过音乐对于人性的细腻刻划,这也是乐评家和乐迷极度推崇他的主要原因。莫札特在歌剧舞台上塑造的人物性格,就像是一座「人性大观园」,从角色之间的互动,您可以见识到现代人性的影子。

序曲

翻开西方歌剧史,从一九五七年第一出歌剧作品诞生以来,到今天为止,「歌剧」在各个世代都经历过重大改革,而有关「歌剧」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今天常听到的歌剧,大多是在十八世纪中期之后、到二十世纪初期之间的作品,在这段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为歌剧投入心血的作曲家,可说是多到数不清,但在时间的考验之下,能继续存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作曲家和作品,则是相当有限的。

十八世纪时有这么一位作曲家,如果歌剧史上少了他,很可能今天的歌剧舞台就会失色不少,而后代的声乐演唱家,也会少了许多发挥的机会,这位作曲家,就是——莫札特。

莫札特的歌剧作品除了旋律动听外,更重要的是他透过音乐对于人性的细腻刻划,这也是乐评家和乐迷极度推崇他的主要原因。莫札特在歌剧舞台上塑造的人物性格,就像是一座「人性大观园」,从角色之间的互动,您可以见识到现代人性的影子。

《后宫诱逃》里的康斯坦丝

在莫札特的歌剧里,如果稍微统计一下,「女性人物」占了不少比例,她们对于剧情的起承转合,有重要的影响力,透过莫札特的音乐把这些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充满土耳其异国风味的歌剧《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当中,我们就可以见识到这么一位独特的女性,她是来自西班牙的康斯坦采。

康斯坦丝因为遭遇海难漂流到土耳其,幸运的是,她被当地的一位大官收留,而免于沦落到奴隶市场。这位大官对康斯坦丝相当喜爱,但康斯坦丝却无动于衷;有好几次她让这位大官失去耐性,甚至以权威逼迫康斯坦采屈服,康斯坦丝为了坚守对自己未婚夫的爱情承诺,她宁死也不屈。就个性上来说,这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柔弱、但内心刚强的女性,就戏剧性格来看,她的率直个性,甚至还超过莫札特笔下的某些男性。特别一提的是:为了配合剧情背景,莫札特还特地加入大鼓、铜钹、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营造强烈的异国色彩,这也是十八世纪当时风靡欧洲大陆的音乐风味。从这个小地方,您就可以了解到,莫札特也是一位相当具有「时尚感」的作曲家!

《费加洛的婚礼》的仆人费加洛

在莫札特写作的喜剧类型作品中,如果要找出一部上演率最高、唱片录音最多、最具代表性、知名度最广的作品,应该就是他在三十岁完成的《费加洛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这出歌剧在一七八六年首演时,曾经造成不小的震撼,最主要的原因,是剧中隐含的「革命思想」。歌剧大意叙述:男主角费加洛是一位塞维里亚伯爵府上的佣人,他为了免除自己即将新婚的妻子苏珊娜在新婚之夜遭到伯爵的「性骚扰」,于是,他结合了被丈夫冷落的伯爵夫人与妻子苏珊娜,三人和伯爵之间展开一场「斗智角力赛」;到最后,伯爵低头认错,为这桩险险发生的婚外情,划下圆满的句点。

从剧情来看,说得明白一点,这是一场平民百姓和贵族阶级之间的抗争,这也是十八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最忌讳的话题,就因为这一点,歌剧《费加洛的婚礼》被认为具有「反社会阶级的革命思想」。但事实上,莫札特本人对于政治并不热中,他根本也没想到在歌剧里塑造任何意识形态,他只是希望透过音乐表现剧中的真实人性,这是他唯一的创作目的。

在这出歌剧里,莫札特结合剧作家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的杰出剧本,把剧中人物的善恶面,全部摆在观众眼前,不论是猜疑心重的风流伯爵、为爱失落的伯爵夫人、或是聪明机智的费加洛与苏珊娜等等,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接收到赤裸裸的人性描述,甚至从中获得启示。

《女人皆如此》里的小辣椒黛丝碧娜

莫札特为「喜歌剧」所作的最后一部经典之作《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也是与剧作家达‧彭特合作,不过整体成绩却大不如前。有乐评家指出剧本枯燥无味,无法与莫札特的音乐相提并论,就连德国作曲家华格纳也都为莫札特发出不平之鸣,他认为莫札特实在不必要花费时间为这样的剧本谱写音乐。

不过,平心而论,尽管这出歌剧是根据十八世纪维也纳上流社会的八卦绯闻作为蓝本,但在本质上,还是有达‧彭特一贯的讽刺与幽默手法,再搭配莫札特的绝妙音乐,不论是两者相辅相成、或是莫札特的音乐救了达‧彭特的剧本,这出歌剧在今天早已成了十八世纪以来的经典义大利喜剧之一。

从标题上来看,《女人皆如此》似乎带有大男人主义,但这整出歌剧讽刺的,则是男女之间对于爱情的游戏态度。剧情大意叙述:老光棍哲学家阿方索向两位年轻军官打赌,这世上没有绝对忠贞的爱情;两位年轻军官不服气,他们以自己的未婚妻(本身是一对姊妹花)作为实验品,和阿方索展开一场「交换伴侣」的爱情赌局。过程中,两姊妹对于年轻军官装扮的陌生男子的求爱,有著不同反应,很有趣的是,在莫札特的音乐包装之下,这一对姊妹花各自的性格、以及她们对于爱情的观点,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出来。

此外,在这出歌剧里,莫札特还安排了一个角色,她是两姊妹的女佣黛丝碧娜。黛丝碧比娜个性俏皮活泼、甚至有一点「小辣椒」的味道。黛丝碧娜经常以第三者的角度,点出世间男女「自认为甜蜜、又有一点愚昧」的爱情价值观。或许对某些人来说,在黛丝碧娜身上,可以得到一些教训吧!

始乱终弃,终下地狱的唐‧乔望尼

除了《费加洛的婚礼》、《女人皆如此》之外,在莫札特生平中还有一部歌剧,这三者被并称为「莫札特三大喜歌剧」,那就是《唐‧乔望尼》Don Giovanni虽然莫札特标明《唐‧乔望尼》是一出「dramma giocoso(喜剧风格的戏剧)」,但严格说起来,这出歌剧的悲剧色彩、与警惕世人的意味,都要强过喜剧的成分。

《唐‧乔望尼》《大意叙述:十七世纪中期,在西班牙南部塞维里亚城,有一位自命风流的贵族男子乔望尼,他生平最大的嗜好,就是四处勾引女子,乔凡尼对这些女子刚开始还浓情密意,最后则是始乱终弃;最后,他因为不肯对自己的荒唐行为认错悔改,结果被地狱来的使者活活地拖下地狱。

在莫札特所有歌剧男性角色里,「乔望尼」被公认是最有魅力、最具挑战性的人物,这是个结合了「喜剧和悲剧」双重性格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万恶不赦的登徒子,最后终于沦落到地狱;但也有人认为:乔望尼是十七、十八世纪当时欧洲封建制度下的爱情伦理的牺牲者,他一方面挑战保守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另一方面却又不敢真正面对爱情,只好以「游戏态度」来虚应故事。不过,不论是以哪种观点诠释「乔望尼」,他早就是男中音演唱家最喜欢挑战的角色之一。

《魔笛》里人性与神性的较量

莫札特在创作歌剧的时候,对于剧本十分注重,只不过他所遇到的剧作家或编剧家,能力不见得和他相当,所以,尽管其中有些歌剧剧情乏善可陈,但莫札特谱写的旋律,却让观众陶醉喜爱。在莫札特一生将近二十出歌剧里,有部作品的剧本设计,虽然也曾被人诟病,但其中蕴含了人生哲理、甚至带有某些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莫札特为这出歌剧写下无与伦比的音乐,这部就是《魔笛》Die Zauberflöte

歌剧《魔笛》剧情大意叙述:有一位埃及王子塔米诺在森林中被猛兽追赶,这时,夜后的三位侍女及时出现,救了王子一命;随后,夜后上场,她向塔米诺王子请求,帮忙救出她那位被大祭司萨拉斯托「绑架」的女儿帕米娜。在实际救援的行动中,塔米诺王子渐渐清楚:原来帕米娜公主并不是真的被大祭司「绑架」,而是被「代表光明正义」的大祭司萨拉斯托加以保护;随后,塔米诺王子被大祭司说服,加入人性升华的试炼。夜后眼看救援行动失败,于是她亲自出马,却在大祭司的神殿里被击败,象征了光明驱走邪恶的势力。

在这出带有神话色彩的歌剧里,其实还蕴含了宗教意味。当时莫札特加入了十八世纪一个地下宗教组织「共济会(Masonry)」,就连《魔笛》的编剧席卡内德也是「共济会」的成员,他们透过音乐与戏剧的组合,将这个组织的中心思想——博爱、智慧、光明、正义——呈现出来;换句话说,在《魔笛》当中,除了一般的情爱故事之外,更有宗教与哲学的价值观。

回到剧情本身来看,在《魔笛》当中登场的角色有些复杂,同样的,莫札特借由音乐把他们的性格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其中有些角色,甚至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像是「捕鸟人帕帕吉诺」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个全身贴满了羽毛、充满喜感的角色,除了具有缓和气氛的效果外,在某种程度上,他还代表了平凡老百姓的价值观。帕帕吉诺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只求能够温饱,最好还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角色还象征了一种生活哲学——知足常乐,想必这是大多数现代人所希望的。

除了「捕鸟人」之外,歌剧《魔笛》当中还有一个造型相当特别的角色,那就是代表黑暗与复仇的「夜后」,莫札特特地安排了花腔女高音来演唱,展现了这个角色的刚烈和阴森性格。相对于「夜后」,莫札特则安排了男低音饰演的大祭司萨拉斯托作为对比。萨拉斯托代表的,就是「共济会」的中心思想,莫札特为他编写的音乐,呈现出庄严安祥的气氛,和「夜后」相互比较,这两者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这里您就可以看出莫札特对于人性的细腻描述。

尾声

莫札特短短三十六年的生命,却有将近二十五年的岁月奉献给他钟爱的歌剧,他这一生的歌剧创作,就在《魔笛》的音乐声中,划下完美的句点。虽然今天经常上演的莫札特歌剧数量并不算多,大约只占了他全部歌剧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后宫诱逃》、《费加洛的婚礼》、《唐.乔望凡尼》、《女人皆如此》、《魔笛》这几部作品,不只是唱片录音以及世界各大歌剧院的标准剧码,更代表了这位作曲大师辉煌灿烂的歌剧成就。

对于现代人来说,莫札特的音乐不再只是悦耳而已,仔细听听,您会发现其中还有丰富的人性与启示,等著你我慢慢发掘、细细玩味!

 

文字|邢子青 台北爱乐电台节目制作及主持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