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拉夫将莫札特的C大调行板(K.315)和C大调轮旋曲(K.373)搭配成一组来演奏,充分吹出不疾不徐、气定神闲的大师气派。(长荣交响乐团 提供)
音乐

悠扬圆熟,值得再三回味

评长笛大师葛拉夫与长荣交响乐团

更加难能可贵者,葛拉夫本身也是指挥老手,却不像若干大牌明星摆出肢体语言试图主导乐团。他完全信赖指挥王雅蕙的处理,乐团则不吝回报柔软、丰满的支撑。

更加难能可贵者,葛拉夫本身也是指挥老手,却不像若干大牌明星摆出肢体语言试图主导乐团。他完全信赖指挥王雅蕙的处理,乐团则不吝回报柔软、丰满的支撑。

长笛大师协奏之夜—葛拉夫与长荣交响乐团

4/20  

台北国家音乐厅

根据音乐史记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长笛与竖琴常结伴出现,长笛被视为男士们高贵的象征,竖琴则提供仕女们展示标致手臂的机会。这或许部分说明了尽管世界各大交响乐团不乏长笛美女,但是巨星级的长笛名家仍然以男士居多。台湾的长笛爱好者特别幸运,因为老中青三代最顶尖的演奏家如朗帕尔、高威和帕胡德都曾多次来访。大师朗帕尔(1922-2000)的莅临尤其珍贵,从中山堂、国父纪念馆一路演到国家音乐厅,他大概也已看尽台湾乐坛的沧桑。这次由新象文教基金会企划的「2006国际长笛艺术节」无疑相当专业,请来坐镇的大师级主角葛拉夫、阿朵里安和艾特肯都名实相符。整个活动在北中南三地热烈展开,不过台北场次却集中于新舞台,只有葛拉夫的协奏曲之夜于国家音乐厅举行。

葛拉夫展现气定神闲的大师气派

音乐会以莫札特的C大调第三十六号交响曲《林兹》(K.425)开场。犹记得一九九四年十月我在日本东京专访赛门.拉图爵士(时任伯明罕市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他曾建议年轻指挥家最好先耕耘巴尔托克、斯特拉温斯基等色彩丰富的曲目,不要太早碰触海顿或莫札特,没想到青春期的长荣交响乐团却勇于挑战莫札特。他们的快板乐章朝气蓬勃充满弹性,慢板乐章堂皇优雅,虽然部分乐段铜管略有闪失,整体而言仍漂亮掌握到此曲应有的愉悦与高昂精神。现年七十七岁的葛拉夫,是一代长笛宗师莫伊斯(Marcel Moyse)的三大弟子之一(另外两位为朗帕尔和福特万格勒时代柏林爱乐的长笛首席尼可莱)。他将莫札特的C大调行板(K.315)和C大调轮旋曲(K.373)搭配成一组来演奏,充分吹出不疾不徐、气定神闲的大师气派。D大调第二号长笛协奏曲(K.314),他以高贵品味和精美表情来塑造每个分句,尽管第一乐章的快速乐段曾出现破裂音符,其陈年佳酿般的香醇音质,依旧洋溢让聆听者耳朵出油的魅力。更加难能可贵者,葛拉夫本身也是指挥老手,却不像若干大牌明星摆出肢体语言试图主导乐团。他完全信赖指挥王雅蕙的处理,乐团则不吝回报柔软、丰满的支撑。葛拉夫随后安可一首没有宣布曲名的无伴奏长笛小品,悠扬圆熟的意境,值得再三回味!

乐团奏出扎实、精炼、紧致的纹理

下半场演出西贝流士的C大调第七号交响曲(OP.105)。此曲手法比较前瞻,没有一听难忘的旋律,在西贝流士所有交响曲之中不但最短,形象也最为低调,用它压轴,指挥者显然具有不同凡响的自信。王雅蕙引领乐团奏出扎实、精炼、紧致的纹理,以及深沉阴暗的北国色彩,史诗段落与宁静段落的舖陈相当均衡,结尾白热化高潮的塑造掷地有声,充满说服力。该团并未安排几乎每场必演的台湾民谣编曲,也没有给予任何安可曲,出乎意料之外回归职业交响乐团定期音乐会的基本模式。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