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犹太博物馆象征「伤痕」的中庭(朱沛亭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新.德国制造 MADE IN GERMANY 文化远观╱建筑

建筑新世纪 成熟内敛又「闷骚」

大师作品随处见 犹太纪念建筑寓意远

德国当代建筑一如他们生产的顶级汽车和精密仪器,展现出精准可靠的实用面。如今在设计上又加入上面几个特殊方向的考量,身在德国环顾周遭的新建筑环境,你会感受到一股成熟、高工业水准、却又内敛、偶而带点「闷骚」的特殊建筑氛围。

德国当代建筑一如他们生产的顶级汽车和精密仪器,展现出精准可靠的实用面。如今在设计上又加入上面几个特殊方向的考量,身在德国环顾周遭的新建筑环境,你会感受到一股成熟、高工业水准、却又内敛、偶而带点「闷骚」的特殊建筑氛围。

近代德国的建筑发展对世人居住型态的影响,可以从二十世纪初期德国的「包浩斯设计学校」说起。包浩斯在那个年代主张的「新式美学」——简洁、单纯的几何造型,彻底取代了两千年来的古典传统。后来几乎全世界的年轻建筑师都只会盖这种「现代建筑」,不只台湾如此、日本如此、美国和欧洲也是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天大家居住的、上班的建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直接间接受此影响。

两德统一后,建筑开始百花齐放

二次大战之后,德国分裂成东西两半,柏林也建了传奇的柏林围墙,共产党压抑了不少新建筑的发展;加上许多当初「发明」方盒子现代建筑的包浩斯大师,因躲避希特勒而移居国外,德国建筑著实「闷」了好一阵子,反倒是其他国家将这种德国发明的几何形新建筑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真要挑出这段期间值得介绍的特殊建筑,我大概会举两个例子。一是一九五六年完成的柏林爱乐音乐厅,另一个是一九七二年慕尼黑的奥运会场。前者的建筑师是坚持自己理念,不愿被方盒子潮流同化的老先生汉斯.夏龙(Hans Scharoun),他依照「完美的音响效果才是音乐厅设计最重要的事」这样的概念,所设计出的不规则错乱造型建筑。这是一个将建筑视为「有机生物」来设计的学派中,很重要的代表作。较晚落成的慕尼黑奥运会场,则是由数位德国建筑师以当时最先进的结构科技所建造出来,同样是不规则造型的「透明帐篷式」建筑,后来也成为「高科技建筑学派」的早期典范。

德国的这股「建筑闷气」一直到了一九八九年柏林围墙倒塌、两德统一后才终于获得纾解。利用从前东德共产党统治下长期荒废的土地,德国有了许多新建筑发挥的机会。样式上开始多样化,设计者也国际化,不局限于德国建筑师。有了松绑的创意,加上德国人有名的高水准施工品质,当代德国新建筑简直成了各个建筑学派及各国大师的「示范产品展示间」。

虽然如此,德国新建筑和其他欧洲国家还是有些不同。德国是最先落实环保建材的国家。所以新建筑不能破坏地球环境,造成子孙负担;建材上要使用能回收、不污染的东西;设计上要节约能源、省电、省水等等,不必刻意追求时髦夸张的造型。这些很多都已规定在建筑法规中,做不到的话就不准兴建。代表性的建筑物有很多,柏林的新国会大厦就是一例。

犹太纪念建筑形成德国特有的建筑型态

其次,德国人也相当注重建筑的教育意义,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鲁尔工业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除了兼具展览馆、博物馆用途外,也用来当表演场地、出租给艺术家当工作室,甚至还拿来当社区公园、攀岩场地、婚宴晚会场地等等;更厉害的是还有人将储瓦斯的大气槽灌满水当成潜水员训练场!建筑的多元功能,不仅节省新建筑的建设经费,也让年轻的建筑师有许多创意发挥的机会。

希特勒时代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在德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连建筑设计上也是。在德国各地都有犹太博物馆、犹太文化中心、犹太纪念碑、纪念公园等等设施,这些建筑的设计者无不费尽心思,想表达出对历史的反省与再出发。无形中这些设计形成一个德国特有的建筑型态,最有名的非柏林犹太博物馆莫属。

柏林的犹太博物馆是由本身也算是受难家属的犹太裔建筑师李伯斯金(D. Libeskind)所设计。光说这栋房子的外观就非常诡异,一栋歪斜曲折的大铁皮房子,墙上开著歪斜交错的细窗户,看起来就像是被乱刀劈砍受伤的模样;更夸张的是在某个中庭区,地上还用水泥条做成墙上伤痕割下来的「皮」,散乱舖在草地上,人们站在这个围闭的院子,心里好像也如同刀割一般。走进室内有一条从地下室直通顶楼的大斜坡楼梯,所有参观者都必须沿著它先走到顶楼再慢慢一层一层往下参观,可是这狭窄的楼梯上方穿插著可怕角度的多根大梁,马上就让人想起躺在木箱中被外界从外万剑穿心刺进箱里的可怕景象。再走到另一个房间,内部狭窄却高耸(挑高有四、五层楼),地上舖著散乱的小铁块,数量恐怕有上千个,堆积如山,仔细看这些铁块上挖著洞,每个都像是一张脸,这个房间活生生就是当年可怕的集中营万人冢模样,我们这些从来没有「被迫害经验」的人,也都能马上就感觉到当年犹太人是在多么可怕的环境下被屠杀的。

精准可靠又实用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设计都走恐怖路线,也有正面隐喻的,像外头院子有个迷宫般的设计,一共有七七四十九根三层楼高的水泥方柱,柱子内部塞满泥土,上头植物树木渐渐成长,走在其间好像在人造的森林中,这玩意儿看说明才知道,原来最中心那一根柱子的泥土是来自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四十九根「人造树」象征著犹太人向世界各地延伸、开花结果。类似这种隐喻式的设计在犹太博物馆中举目皆是,形成德国当代非常独特的建筑类型。

德国当代建筑一如他们生产的顶级汽车和精密仪器,展现出精准可靠的实用面。如今在设计上又加入上面几个特殊方向的考量,身在德国环顾周遭的新建筑环境,你会感受到一股成熟、高工业水准、却又内敛、偶而带点「闷骚」的特殊建筑氛围。

 

文字|朱沛亭 1968年生于台北。现任职南亚技术学院建筑系讲师,城市设计师事务所共同主持人。兴趣多元,包括摄影、音乐、阅读、电影、旅行、咖啡、汽车等等。著有《建筑,在旅行路上》、《让欧洲微笑的建筑》(木马文化出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