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的仗,就只有这几个人在打,其他的几十口子,全都趴在掩体后面,不让他动,就一点都不可以动,免得碍事。对方一个营的日军擦完枪,抹完了刀在「闭目养神」,似乎已经感觉到桥对岸的支那军,缺乏装备、缺乏历练的一股贫血味。
历史,尤其是战争的历史,其实并不是如表面所呈现的黑白分明,许多故事躲在阴暗的角落,如今看来,真正是「一步一心酸」!
一九三八年,民国廿七年,抗日战争初期,日本陆军的装备是全世界最强的之一。参军的日本青年,士官级以上的都受过严格的非短期军校训练,士兵的学历普遍都是初中以上,大部分的男生在小学体育课里就学过一些相扑、剑道、柔道等等运动。
那年代,日本已经是物富民丰,明治维新很有成绩的一个强国。部队里剑道、柔道上段的大有人在,单兵作战训练都很扎实。他们侵略中国的动机,是效忠天皇,以及为日本扩张领土,夺取资源;对一个军人而言,这理由已经是当然够光荣的了。士兵的体格强壮、勇猛,训练精良有方,一个连应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不足了,立刻会补足,三八式步枪人手一枝,全新的;刺刀又长,弥补了不少日本人的身高,击刺的技击术,没命地练。穿的戴的都是全棉料紧织的斜纹布,或者冬天的呢子料。钢盔也厚,子弹也够,体力营养都是一流。穿著黄皮靴子,背著枪,随著上百万的同乡,到中国来,不敢说是为了中国的菜好吃,还是中国人好欺负,还是也很无奈地在执行军国主义的命令,还是在悬殊的优势对比下,到战场上来品味品味生命的意义,还是来寻找一些全无意义的战争哲学,还是乾脆就怀著打猎的心就来了。不管他们全体或个别是怎么想的,总而言之,他虽然强,他一定要赢,他也不想战死在他乡,再也见不到亲人。
没有全员到齐的中国军队
中国的战场够大,也够打的,部队基本上是一团散沙,少有能打的。表面上都听从中国战区最高指挥官蒋委员长,实际上,地方军阀部队占很大的比例,有东北军、西北军、西南军、两广部队、华北部队,以及蒋介石的嫡系人马,训练、装备、素质都良莠不齐。最相同的一点应该是,部队的人数并不一定是全员到齐,也就是说一个连如果应该有一百二十人,一般的连队能够有九十人就算是个大连队了。其余该有的人呢?有的是阵亡或负伤补不齐,有的是连长不上报所以新兵就没来,有的是兵源不够拉夫强拉都拉不齐。
但是甭管齐不齐,一个部队该有的补给和薪水,军政部(当年的国防部)依然会按照编制的数量来发,所以缺额的补给和薪水就被连长或营长,或团、旅、师长级的长官,理所当然地收进自己荷包里了,这叫「吃空缺」,不吃的人极少,是极有大志的人吧!
刚开仗的时候,中国部队的装备,勉强还行,少部分有优良的德式装备,基本上是拍宣传片、拍海报用的,很快就用完了,用完了就自己想办法了;关系好的,后勤补给不断,关系不好的,就取之于民,不必还于民,没空还、也没民能要求还。关系与中央不好的部队,其实有很会打的,不一定是爱不爱国的因素,就是很单纯的,不想死、不愿意死、不能死的一个原始动力而已。
桥对岸的日本兵
有一天,在中原一带的战场上,有一个中国军的连队,奉命要坚守一座桥。桥对岸,有一个营的日本步兵,计划晚上发动攻击;白天攻,谁攻都比较危险,还不如好好休息,晚上可以把对岸的支那丐帮部队,一扫而尽,如往常一样秋风扫落叶一般地随其意、遂其志地攻下一块中国领土。
中国守军这一连,是关系不好的那种连,全连官兵不足九十人,只有连长本身和一个排长,七个班长是能打点仗的。全连一挺重机枪都没有,有九挺中式的轻机枪,几枚手榴弹,几十把七九的旧步枪,子弹够一晚上用的。士兵官都穿草鞋,士兵的长裤只到膝盖,以下就打绑腿,军毯在油灯底下看都能透光、够薄。连长很清楚自己连的实力,过去一年多,起码与日本部队对阵过五六次,几个班长和排长都是随著他一路打下来的,没死;因为不识字,所以只能当到班长或排长,但是会打、能打、不怕打,当过土匪的也有,被连长从死亡或刑场边缘救下来的也有,能有口饭吃就行。「国家民族」在他们脑子里仅只是个口号,连长才是他们真正的患难与共的「大哥」。
一晚上的仗,就只有这几个人在打,其他的几十口子,全都趴在掩体后面,不让他动,就一点都不可以动,免得碍事。少部分胆子稍大,人也机伶一点的,就爬来爬去送送子弹,随时听候连长命令。
对岸的日军擦完枪,抹完了刀,吃完了牛肉,在「闭目养神」,似乎已经感觉到桥对岸的支那军,缺乏装备、缺乏历练的一股贫血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