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音乐电影文学的边界

音乐美感的高峰 对全体存在的聆听

对全体存在的聆听

《就像在天堂》这部电影也暗示著,音乐终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乐本身的事,聆听过程中的美感经验,会不自觉地转化成为一种人生哲学,潜移默化人格特质;而集体的聆听经验,还可能生发社会文化转变,甚至会促成革命。

《就像在天堂》这部电影也暗示著,音乐终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乐本身的事,聆听过程中的美感经验,会不自觉地转化成为一种人生哲学,潜移默化人格特质;而集体的聆听经验,还可能生发社会文化转变,甚至会促成革命。

Kay Pollak执导的电影《就像在天堂》(As It Is in Heaven,瑞典2004),从电影叙事的结构分析来看,有五个叙事主题:以音乐战胜对暴力的恐惧;以音乐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以音乐战胜定罪与审判的宗教;在音乐中聆听彼此、欣赏彼此的独特;透过音乐得到升华心灵的美丽爱情。

这其中,在音乐中聆听彼此、欣赏彼此的独特的主题,所发展出来的电影叙事,是个蛮有趣的观点。

用「聆听」发动的温和革命

在这部电影中,主角是个指挥家,名叫丹尼尔,他因身体不适,回到他出生的小镇修生养息。镇上牧师见大名鼎鼎的指挥家竟选择回到这小镇,便问丹尼尔,为什么要回到这小镇?丹尼尔回答:「想要聆听。」这回答虽然让人丈二摸不著头脑,但是听起来,却也让人感觉不出一丝一毫的伤害性,仿佛他就是个倦于指挥,不想再被噪音烦搅、不想再发声出音的隐居者,谁知道他在这小镇住下的日子,指挥家丹尼尔却发动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用的方法,正是「聆听」。

这个温和的隐居者丹尼尔,不久后参与了镇上小小的诗班,当他们的指挥。他一开始带合唱诗班练习时,不是要他们歌唱,而是要他们聆听别人的歌唱。听别人唱歌有什么好学的?但丹尼尔很讲究,他要大家聆听别人音色的独特性,也让自己的独特音色被别人聆听,当每个人的特色都被彼此聆听到了,他为诗班作的曲子,便是让人人以自己的独特音色参与合唱,边唱,边在聆听别人的声音中找到清澈透明的和谐与共鸣。

很奇怪的是,就在这练习过程中,他使团员每个人都勇于展现真实的自我,找到自信,并发现了支持、尊重他人的艺术。最后,这一整群团员,支持了一个一直承受丈夫暴力相向的女团员离家出走,她离婚离得一点也不绝望,因为她在台上用独唱表达出她的自信与决心。

每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革命性的

这部电影蛮戏剧性地诠释了指挥的角色,因为伟大的指挥,不会只在意自己对音乐的诠释,他会更在意每一个乐手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却又能跟其他乐手在音乐中维持著和谐的共鸣。

可是这部电影却也暗示著,音乐终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乐本身的事,聆听过程中的美感经验,会不自觉地转化成为一种人生哲学,潜移默化人格特质;而集体的聆听经验,还可能生发社会文化转变,甚至会促成革命。

我很反对艺术家刻意地让自己的艺术成为一种革命,也很反对艺术聆赏者期待艺术成为革命的工具,因为这种刻意的期待,会使艺术失去自由,甚至沦为宣传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共产党独裁政权下,革命的意识形态对艺术的约束与压迫。但是,艺术的确可能引一场心灵革命甚至是社会革命,尤其是形式不断激烈变革的现代艺术。一如批判美学大师马库色在《美感的向度》一书中说的:「每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革命性的,亦即是感知与理解力的颠覆,是对已建制之实在的控诉,是自由解放之意向的呈现。」

真正的聆听,是对全体存在的聆听

但在《就像在天堂》这部电影中,有意思的却是,那引发心灵革命、最后促成社会革命的艺术,却非关任何形式激烈变革的音乐,而是聆听独特、和谐共鸣的乐团要素。这种和谐共鸣之前的专注聆听,不只发生于作曲家创作过程的自我聆听、也发生于演奏者之间的彼此聆听,在这种聆听中,音乐的美感经验超越单一的个人心灵经验,在与他人共鸣中,彼此向对方接纳并敞开,一如海德格在其《存有与时间》中所说的「聆听」概念——真正的聆听,是对全体存在的聆听。

音乐能带出来的感动,莫过于此了吧!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陈韵琳
心灵小憩艺文专业网站企划总监
IC之音广播艺文节目主持
自由作家,著有《冷莹莹》、《两把钥匙》、
《假想敌》、《走出框框的人生》、《过招》、《虚拟》等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