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曼》剧照(Victor Pilon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两厅院特别企画Feature of NTCH/台湾国际艺术节─未来之眼.剧场科技进化论 专访 4D Art 艺术总监

维多.皮伦:科技只是我们用来感动人心的工具

由加拿大4D Art剧团带来的虚拟实境剧场《诺曼》NORMAN,以舞者、动画、电影、纪录片交织,呈现加拿大动画之父诺曼.麦克赖伦(Norman McLaren)的映画人生。透过数位科技的多媒体投影,营造了如梦似幻的异境,这样的创意巧思,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本刊特地越洋专访4D Art协同艺术总监维多.皮伦(Victor Pilon),告诉读者他们如何打造剧场幻境。

由加拿大4D Art剧团带来的虚拟实境剧场《诺曼》NORMAN,以舞者、动画、电影、纪录片交织,呈现加拿大动画之父诺曼.麦克赖伦(Norman McLaren)的映画人生。透过数位科技的多媒体投影,营造了如梦似幻的异境,这样的创意巧思,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本刊特地越洋专访4D Art协同艺术总监维多.皮伦(Victor Pilon),告诉读者他们如何打造剧场幻境。

lemieux.pilon 4d art 剧团《诺曼》

3/12~14  19:30 

3/15  14:30 

台北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Q:我觉得4D Art并不是个剧团,反而更像个计划或策展团体,我这样形容对吗?

A:4D Art并不是一个戏剧团体,你说的没错,我们是跨领域的团体,将舞蹈、电影、诗、剧场、音乐等结合在一起,如同一个计划一般。我们和音乐家、舞者、演员一起工作,我们对表现的方向是非常开放的。我们试图打破音乐、舞蹈、剧场之间的界线,甚至像我们的现场表演中也会结合电影。

 

Q:4D Art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吗?这和你们擅长的多媒体倾向有什么关系吗?

A:(笑)我们都一般都知道什么叫三度空间,所谓的4D,就像是一种看不到的空间,一种在现场舞台投射虚拟实境,一种全景式的影像,然后将表演种在这虚拟空间中,而没有任何萤幕或支撑物存在。这是非常魔幻的。所以我们让将不可见的舞台变成可见。这就是4D Art的意义。

 

Q:我觉得你们的作品具有梦的品质。

A:没错,因为这是让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出现在舞台上,与现场演出一同互动,从而让观众进入如梦般体验。

 

Q:我们知道, 4D Art这个团体是由您和米歇尔.乐密(Michel Lemieux)所共同组成。请问你们的合作关系与模式为何?

A:我们都是团里的艺术总监,我们共同执导作品。不过歇尔较专注在音乐,因为他对时间元素的掌握比较好。而我是个视觉艺术家,我对空间的组织比较擅长。当然对作品的呈现,我们俩都必须达到共识。所以如果我有个想法,我就必须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形成讨论。这让我们得以更深入作品的世界。所以我们在创作的一开始,通常会采取彼此挑战的方式。

 

Q:当初怎么会想到要做一出像《诺曼》这样结合现场表演与动画的作品呢?

A:很久以前我们就认识诺曼.麦克赖伦(Norman McLaren),当我们童年的时候,每个加拿大小孩都在电视或电影院里,看过麦克赖伦的作品。麦克赖伦对我门来说,就像是毕卡索或达利,是在国际上知名的动画大师。每在学校或大学里念动画的人,都知道麦克赖伦。对我们来说,如何让这位伟大的艺术家重现在世人眼前,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在电视或网路上看到各种动画的手法,麦克赖伦在之前都借由3D或4D的概念做过了。他是电影导演、音乐家,出生在苏格兰的他,一直说他想成为舞者。所以他的作品融合了这些元素,他曾经拍过不用摄影机的电影,因为他直接在底片上刮出痕迹。或者他的音乐是直接在声轨上刮出讯号来。所以在techno-music被接受之前,麦克赖伦就在作techno-music了。他是藉著3D或4D的概念来创作音乐。所以我们想做一出关于他的戏。因为在我们心中,我们今日的文化,似乎忘了这位大师,这位先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学了许多,这部戏是我们对他的致敬。

 

Q:你们让编舞家彼得.托兹玛(Peter Trosztmer)与麦克赖伦的影片一同共舞。所以舞蹈与动画的内在关系到底为何?

A:噢,舞蹈与动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核心的。动作就是运动,动画就是借由运动,让物件线条图画得以变得生动,得以表现自己。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麦克赖伦甚至说过,如果他有一天他不当电影导演,他会想当舞者。这就是为何我们会找舞者来当演员的原因。我们创造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名对麦克赖伦非常著迷的舞者,为了研究他的关系,造访了麦克赖伦在国家电影局的工作室。所以舞蹈与麦克赖伦的关系是非常强烈而特殊的。因为他也拍了许多舞蹈与舞者的影片。尤其在他晚年的一部影片《慢板芭蕾》Ballet Adagio中,他是与舞者一同拍摄此片的。所以他与舞蹈之间的连结非常紧密。因此,观众可以在《诺曼》这出戏当中,看到舞蹈与动画融为一体。

 

Q:除了《诺曼》之外,像《异乡人大饭店》Grand Hôtel des étrangers(1994)、《奥菲欧》Orféo (1998)、《生灵》Anima(2001)到《暴风雨》The Tempest(2005)等,这几个作品都呈现了对虚拟实境的探索。你们是如何克服技术问题的?这些科技是打哪里来,你们有外部研发团队支援吗?还是一切都是团体内部研发出来的?

A:我们使用的任何虚拟实境技术,都是在团体内部发展出来的。我们所发展的技术可说是独一无二;实际上,我们是目前全球唯一在用这种虚拟实境技术巡演的团体,让它可以在现场舞台上表演。有时人们会在固定的展览上看到过这种技术,但没看过全景式的表演。所以我们创造出一种幻象,非常魔幻。有时人们第一次看我们的演出时,会非常震惊,甚至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因为在舞台没有萤幕的情形下,却可以让演员和这些虚拟影像一同演出,这真的很不寻常,而且独特。我们发展出不同的表演计划,我们不断让我们的科技更精良,持续地突破表演的界线。我们甚至让科技变得不可见。我们的表演不是谈科技,而是在谈生命、感情与人性。科技只是我们用来触动、感动人心的工具,科技是用来帮助人们表达自我,协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类。科技应该拿来服务表现,就是画家用的画笔一般。科技对我们来说,不过用来表达艺术的工具。所以过去廿五年间,我们不断在团体里发展各种科技,以服务我们表现的需要。

 

Q:你们曾于二○○六年执导太阳剧团的《幻觉》Delirium。这个经验对你们有什么影响?顺带一提,我觉得你们像是某种复合媒材(mixmedia)的马戏高手。

A:(笑)这是个贴切的形容。我们跟太阳剧团合作过几出戏,那是很特殊而有趣的经验。当我们执导《幻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用到虚拟实境的技巧,而是用了很多投影,很多萤幕。在制作《幻觉》时,我们是面对著两百人演出的大制作。所以在《幻觉》结束之后,我们就决定做《诺曼》,想从两百人的大阵容,回到只有我、歇尔与演员共三人,回到比较亲密的制作状态。总之,在大型制作中与许多人共事的经验是很特别的,因为那是规划给大型体育场的表演,观众有一万人。但是能够制作比较前卫,虽然演员与观众比较少的演出,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平衡。而且,你说得没错,马戏也是一种使用复合媒材的表演,里头有杂耍、音乐、舞蹈、魔术、特技、小丑等等。所以马戏本身就是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复合媒材的。此外,我们的上一个计划是歌剧,而歌剧也是复合媒材,因为它统合了舞台、服装、音乐、舞者、歌手等。由于马戏与歌剧都具有复合媒材的特色,所以我们很自然地会进行这一类的跨界制作。

 

Q:接下来有任何特殊的演出计划?可以透露给我们知道吗?

A:下个月我们要在蒙特娄做一出歌剧《星幻》Starmania,这是改编自十分受欢迎的同名法语摇滚音乐剧。此外,我们目前在筹备一出新的作品,是改编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考克多(Cocteau)的《美女与野兽》。这将会是一场类似《诺曼》,结合虚拟影像与真人的舞台演出。虽然我们用了很多科技,但是表演的主力还是人,舞台上会有舞者、演员、音乐家,他们永远是我们作品的核心。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用幻象打破幻象的4D ART

文字  耿一伟

一九八三年于蒙特娄成立的4D ART,目前是由歇尔.乐密(Michel Lemieux)与维多.皮伦(Victor Pilon)所共同组成。歇尔在创立4D ART之前,毕业于加拿大国立戏剧学校。他早年就展现多样才华,对作曲、舞台设计、导演等都十分精通。至于就读视觉艺术的维多,则是毕业于渥太华大学,而摄影是他的专长。维多于一九九○年加入4D ART。

在创团早期,米歇尔即以《可重复填充的眼睛》L'Œil Rechargeable(1982)、《坚固的沙拉》Solide Salad(1984)与《突变》Mutations(1986)这三个结合音乐与多媒体的演出,引起广泛的注目。之后维多加入,成为协同艺术总监之后,他们两人又陆续创作了《异乡人大饭店》Grand Hôtel des étrangers(1994)、《奥菲欧》Orféo(1998)、《生灵》Anima(2001)、《暴风雨》The Tempest(2005)与《诺曼》NORMAN(a tribute to Norman McLaren)(2007)这几个同样充满跨界风格的多媒体演出。

为何会想要创立一个像4D ART这样一个无法定义的演出团体,艺术总监米歇尔的看法是:「实际上古希腊剧场就已经是跨领域的。专业化都是后来发展的结果,这使得不同的媒介成为高度专业化的表现形式。其实,所有表现的媒介都是为再现创造力的某种可能方式而已。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觉得该是让每件事再度发生关联,彼此解释对方的时刻了。」

因此4D ART的创作不只是舞台上的虚拟实境,像策展与活动,亦是他们呈现跨界创造力的地方。例如他们在魁北克市圣母院里的常设多媒体展「信仰的行为」(Act of Faith),以及一九九二年替蒙特娄建城三五○周年规划的开幕游行「蒙特娄之夜」(La Nuit de Montréal)等,都是4D ART在剧场外一展身手的明证。连举世闻名的太阳剧团,他们的二十周年与二十五周年的庆祝晚会,也是由米歇尔与维多策划。

由于他们神乎其技的虚拟实境,4D ART获得不少奖项。例如《暴风雨》于二○○五年获得蒙特娄新世界剧院(Théâtre du Nouveau Monde)颁发Gascon-Roux艺术奖最佳导演与加拿大戏场技术协会颁发的最佳技术奖。至于《诺曼》,也获得英国布莱顿市(Brighton)的阿格斯日报颁发的天使奖(Argus Angel Award),这是当地评论家颁给优秀艺术创作的奖项。

4D ART打破一切藩篱的创造力,背后是强烈的人性关怀动机。米歇尔说:「我认为所有媒介之间的界限都是幻象,就如同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一样。」这或许就是4D ART在舞台上使用虚拟实境的原因。一切都是幻象。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