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门舞集《风影》在舞蹈的最后以雷射光制造炫目又虚幻有如时光隧道的无敌景观(林铄齐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两厅院特别企画Feature of NTCH/台湾国际艺术节─未来之眼.剧场科技进化论 数位科技vs.舞蹈

科技流转中 舞动缤纷革命

在十年前仍有很多爱舞蹈的人对科技的介入怀有很深的敌意,担心科技的过分蓬勃会威胁到舞蹈原本的存在价值。随著时间的过往这种疑虑似乎自然消失,因为我们已经发现原本身体力行的舞蹈行为是无可取代的艺术形式,同时那种标榜跨领域舞蹈与科技结合的作品,有时几乎可以被当做是另一种新兴的表演形式来对待。

在十年前仍有很多爱舞蹈的人对科技的介入怀有很深的敌意,担心科技的过分蓬勃会威胁到舞蹈原本的存在价值。随著时间的过往这种疑虑似乎自然消失,因为我们已经发现原本身体力行的舞蹈行为是无可取代的艺术形式,同时那种标榜跨领域舞蹈与科技结合的作品,有时几乎可以被当做是另一种新兴的表演形式来对待。

看到舞者在舞台上挥洒、流汗、喘息是舞蹈艺术最贴近人,也最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舞蹈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也是最古早就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数千年下来不论在那个文化那个地域,它的长相都维持在纯粹的肢体呈现,顶多就是加上音乐的辅助成为我们所熟悉的视听享受。而在过去短短的二十多年来,科技媒体的日趋成熟却引来了舞蹈艺术呈现革命性的变化。

数位影音运用频繁 录像舞蹈蔚为风潮

早在十年前科技媒体在表演上的运用仍使得创作者兴奋莫名,而观赏者不知何以,曾几何时这类表现形式现在已经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近年来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舞蹈表演经常伴随著科技媒体的呈现,就如流行文化一般。在台湾我们也与世界接轨地一同体验所谓科技媒体带给我们的惊奇与讯息,从这两年来受邀来台的国外舞团与国内创作者的新作都可见一斑。

一般而言,以表演上的运用来说,数位影音的参与是最频繁的。数位影音指的是数位化的音乐使用,以及数位化的影像投射。由于舞蹈与音乐的相关性一直都非常紧密,于是我们常忘记当今的音乐呈现多也是数位科技的一环,而相对的影像的投射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关注。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虽然创作者或观赏者都不大习惯另一种视觉印象的同台出现,但又不得不屈服于投影视觉的力量如此强大;另一方面,器材与方法越来越容易掌握是背后无人能挡的推动力,想要架驭这个新元素的情节,使得它近年来的运用被推到了如日中天的地位。

当然,舞蹈与科技的结合除了我们最常在剧场表演中看到的呈现外,「录像舞蹈」(Video Dance)也是早年舞蹈科技发展上重要的一环。录像舞蹈指的是以录影为呈现,内容关于舞蹈,而创作的手法在于运镜、取景与剪接的舞蹈艺术。录像舞蹈于八○年代初自美国启蒙,许多编舞者开始透过镜头与银幕创作,作品也饶富趣味地与所有其他透过录影带呈现的作品大相迳庭。美国当时的补助机制也大力支持这一类的创作,于是录像舞蹈曾经一时蔚为风潮。另外,近年有少数创作著重在方法与器械的研发,例如每年在法国举行的安亘湖国际数位艺术节(BAINS NUMÉRIQUES)都邀请来自世界各地正在进行中「实验性」的肢体与新科技创作参加。二○○七年一位来自日本研发能上台跳舞的机器人的创作者受邀,二○○八年台湾的年轻编舞家黄翊,带著他能三百六十度旋转与自转的录影机械手臂与他现场跳舞的舞者受邀。这些例子虽然不是我们平常熟悉的舞蹈表演,但也都是从表演艺术衍生出来与科技结合的例子。

一窥欧洲舞台  影像与舞蹈交织出多元表达讯息

至于舞台上的表演,在台湾这些年我们就看到不少例子,尤其以来自欧洲的作品居多。DV8曾经带来的Just For Show是最炫的一个例子,三度空间的立体投影营造出鬼魂般的幻象。讲求特定的空间安排与观赏的视角,大家在看舞作的同时也努力在看投影的玄机。他们在早几年的另一个作品Bound to Please有一个冲突的畸恋剧情,所以把一个人的脸投影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部位上,相较之下技术层次虽低,效果却非常震撼人心。两度来台的萌荷舞团带来了《拉摩的异想世界》以及《新天堂乐园》,两个舞作都异曲同工地给予观众绚烂愉悦的视觉享受,影像与舞蹈彼此成为互补的元素,华丽又不失幽默地款款道来。

此外碧娜.鲍许(Pina Bausch)的《热情马祖卡》有最直接单一的投影效果,一个正面偌大的投影当背景,讯息简单而明了,完全不用考虑手法的问题。又如比利时终极现代舞团(Utima Vez)几次带来的作品都有些投影的片段。编舞者温.凡德吉帕斯(Wim Vendekeybus)以他拍电影的背景拍摄出充满隐喻性的电影片段,分别投影在舞作不同的段落中成为作品里重要的讯息。而荷兰舞蹈剧场三团的资深舞者曾经带来的季利安(Jiri Kylian)的作品《生日舞会》,有一些现场同步投影舞者肢体互补画面的效果在创作上颇有趣味与巧思。这次在台湾国际艺术节受邀请来台的克劳斯.欧伯梅耶早在二○○四年在奥地利的林兹电子艺术节就以他的作品Apparition备受瞩目。Apparition用感应装置把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与投影的纯几何图像设计做了紧密的结合,使得整体的观赏成为一个完美的视觉经验,舞者已不再是情境表达的工具,而是整体动态视觉作品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期待这次他来台湾与NSO合作的《春之祭》使用立体投影,将会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飨宴。

探勘美国大陆  动作编创软体影响教学与编舞

这些年来台湾的观众似乎与欧洲舞团的连结多于和美国舞团的接触。这是快近十年来台湾市场的走向,也许这正呈现了台湾市场对过去数十年大量美国文化输入的重新洗牌。所以在舞蹈与科技的结合上,美国的创作者虽然已致力了快三十年,而台湾观众对他们的了解仍然有限。

提到美国舞蹈与科技的结合,模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仍是最具影响力的鼻祖。早在一九八○年初摩斯.康宁汉就对科技艺术在舞蹈里的应用充满好奇。首先他从动作的数位化记录与再制开始下手,协助研发数位化动作编创的软体Life Form,之后在他的作品里数位影像也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Life Form的发明刺激了美国舞蹈学界开始运用各种科技的可能性扩大他们教学的面向。舞蹈的记录与编创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发展。知名的有如俄亥俄州立大学舞蹈系与舞谱局多年的舞蹈记录科技化的研发计划,以及伊利诺大学超级电脑中心所做的美国与日本两地的舞者和影像交叠同步演出的远距表演。一九九九年康宁汉与顶尖的数位艺术家合作的Biped在美国加州伯克莱呈现。Biped以动作撷取的技术把舞者的动态转换成动画构图,以数层的投影交叠在真实舞者之间,如今已成经典。之后舞蹈作品结合科技影像的呈现如雨后春笋,几乎所有当代的编舞者或多或少都会思考这个元素。一年多前才刚来过台湾的比尔.提.琼斯(Bill. T. Jones)带来的《盲目约会》Blind Date就提供了一个例子,如何以复杂的多部投影帮助舞蹈作品叙述动作所能传达以外的讯息。声望很高的美国编舞家碧比.密勒(Bebe Miller)在二○○八年底推出的Necessary Beauty也运用影像帮助舞蹈提供不同层面的讯息,得到了舞评广大的推崇。

近观科技台湾  前制影片投放辅助舞意是大宗

至于台湾近十来年的舞蹈作品也受世界科技潮流的影响,科技媒体成了座上宾。以前制影片的投放辅助舞作的讯息是表现方法的大宗。比较特殊的例子有如影舞集表演印象团过往的作品《非爱情故事》与《@梦》,艺术总监陈瑶将自身的动画创作及电影制作经验,转化在舞台演出的构想及设计上,运用大量的动画把舞作满满地包围在动画所制造的环境中,是绝大多数的舞蹈作品所无法制作的。他们在二○○八年底所推出的新作《随之变-风花雪月》,以复杂的电脑程式即时运算呈现变化无穷的投影内容,以及即时同步编辑音乐的手法,已经在即兴表演的旗帜下挑战了艺术与科技的最前线。

一向不对新科技趋之若鹜的云门舞集也在二○○六年的秋季推出《风影》,与爆破行动艺术家蔡国强合作,在舞蹈的最后以雷射光制造炫目又虚幻有如时光隧道的无敌景观。笔者也在二○○六年古名伸舞团的《记忆拼图》与英国视觉艺术家汤姆.葛雷(Tom Gray)合作,以记忆在脑海中有如影片般的特质,强调影像不但制造视觉场域也提供内容讯息的特点。

跨领域形式无可阻挡  身体舞蹈重振独特价值

综观世界各地近二十多年来舞蹈表演与科技结合的特性,不外期望科技媒材的加入,可以帮助内容的传达或特别强调技术的开发两个方向。多年前笔者曾经问过碧娜.鲍许为什么她要在舞作中使用语言,她回答:「我并没有特别要用语言,但是当语言可以表达而舞蹈却说不清楚时,我就必须使用语言。」当代的编舞者在创作上使用科技元素时,或许也如碧娜.鲍许使用语言的态度一般,借用科技元素的特性与力量帮助作品内容的传达。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科技方法日新月异,器材功能越趋讲究,而且拥有这些效果的代价也越来越能够被负担得起,知道如何善用这些利器,架驭科技而不被科技挟持,是编舞者在充斥科技诱惑的时代所必须深思的。很多例子也都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作品有时只须要低阶的技术就可达成,重点主要仍然在于真的能够精准地选择器材与方法,并巧妙地加以善用。

在十年前仍有很多爱舞蹈的人对科技的介入怀有很深的敌意,担心科技的过分蓬勃会威胁到舞蹈原本的存在价值。随著时间的过往这种疑虑似乎自然消失,因为我们已经发现原本身体力行的舞蹈行为是无可取代的艺术形式,同时那种标榜跨领域舞蹈与科技结合的作品,有时几乎可以被当做是另一种新兴的表演形式来对待。而这种趋势也将如野火蔓延般地无可阻挡,在此之时原汁原味的舞蹈形式势必也会重振它的价值与地位,成为独一无二的珍宝。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