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人表演》(黑眼睛文化 提供)
艺@书

本月精选书摘:《单人表演》

由黑眼睛文化所出版的「剧场手边书」系列,于去年底又推出三书,分别是林国源《诗的表演—从波特莱尔出发》、杨莉莉《欧陆编剧新视野—从莎侯特至维纳韦尔》与杜思慧《单人表演》。作为国内表演艺术界唯一的专业刊物,本刊乐见此系列手边书能引领更多人踏入艺术殿堂,深入欣赏表演;于是本期特选摘《单人表演》一书之第一章〈单人表演简史〉以飨读者!

由黑眼睛文化所出版的「剧场手边书」系列,于去年底又推出三书,分别是林国源《诗的表演—从波特莱尔出发》、杨莉莉《欧陆编剧新视野—从莎侯特至维纳韦尔》与杜思慧《单人表演》。作为国内表演艺术界唯一的专业刊物,本刊乐见此系列手边书能引领更多人踏入艺术殿堂,深入欣赏表演;于是本期特选摘《单人表演》一书之第一章〈单人表演简史〉以飨读者!

有语言的单人表演里总是有大段的「独白」(Monologue),不同独白的组合、配上不同形式的表演法则,成就一出单人表演的演出,所以在讨论单人表演之前得先从「独白」——Monologue——谈起。Monologue这个字是从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来,monos是独自,legein是说话,所以这个字“monologue”就是独自说话,而这当然也是大部分独白者的感觉,「当面对一千张严肃的脸庞独自说话而无法打动他们的时候,这世界上感觉最孤单的应该非表演者莫属了吧。(Page 1915:ChapterV)(注1)」一般戏剧里的独白好像是剧作家的一个诡计,希望在那时借由角色代表剧作家说出真正想说的话,「独白」很像是剧作家和演员的分享空间,这两者融合在一起,精神的想望和语言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别的剧种无法取代的和谐。

从单人模仿秀到独白剧

独白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在《创造属于你的独白》一书中谈到,「最初是由一位英国表演者山穆尔.傅特(Samuel Foote,1721-1777)所开始的,他以模仿政治人物闻名,但最初他并不是一个人表演的,也有其他人在台上,但却在轮到他个人的模仿秀时最受到观众欢迎,后来的三十年他都一直做这样的表演,他的模仿秀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太过刺激,但却成为当时观众不得不看的演出。」(Alterman 2005:08)通常一段独白是两到十分钟,但若是很长的独白,可以构成一整晚的演出,就形成了「独白剧」(Monodrama)。

后来也有许多人追随著傅特的脚步,创造出不同的单人模仿秀,而有「独白之父」一名的乔治.史第文森(George Alexander Stevens,1710-1780),则将「独白」这样的语言形式正式成为一种表演文本的类型。(Alterman 2005:08)二十世纪初期,「独白」有了另一种作用,就是当作换景时的娱乐,独白演员站到大幕前表演,不仅可以消磨掉幕后需要换景的时间,也可以延续观众看戏的兴趣,而这样的表演也带点即兴,有时候可能因为技术问题延长了换景时间,独白演员就得要想办法多争取时间给后台换景但还要能继续维持娱乐的效果。

演员露思.崔普(Ruth Draper,1884-1956),一九二○年在英国演出了她的第一个单人表演《独白》monos,这个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出里有一些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的段落都是一个有开头、中间、结尾的完整段落,而她一直持续这样的表演到三○和四○年代。她的角色都是想像出来的,而且不用剧本,一切都靠记忆,她相信演员要有「假装」的能力,一旦演员能完全融入这个想像的角色里,观众一定也会买单。她过世时七十二岁,几个小时前才刚在百老汇演完戏。

不要觉得单人表演只是演员个人的寂寞发想,历史上也有很多有名的剧作家会特别为某位演员量身打造一个人演出的剧本,比方说贝克特(Samuel Beckett)为派翠克‧玛吉(注2)写的《克拉普的最后录音带》Krapp’s Last Tape、尚‧考特多(注3)为爱迪丝‧琵雅芙(注4)所写的《马赛鬼魂》Le Fantome de Marseille、威廉‧路斯(注5)为茱莉‧亨利斯(注6)写的《爱摩斯特市的美女》The Belle of Amherst,达利欧.佛(Dario Fo,1926-)和他的艺术及人生伴侣法蓝卡.拉梅(Franca Rame,1928-)所合作的《一个女人,独自》A Woman Alone等。这些大多是以文字思考形式出发、选择以一名演员演出的剧本。

跨界多元的单人表演艺术

自六○年代开始,有很多艺术家尝试跨界创作,像是萝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1947-),她大学时念美术史,研究所则研习雕塑,也是个音乐家和诗人,这样的背景让她的作品充满声音、音乐结合影像媒体的实验,从单纯玩弄投影和自己声音的关系,延伸到满台都是光影和人影、麦克风和音乐。后来她出了音乐专辑,在YouTube网站上搜寻到她的音乐录影带,有些到现在看都还觉得新奇。二○○二年她创作《月亮的尽头》The End of the Moon,以艺术家身分驻村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而在舞台上实验声音和肢体结合的例子还有梅芮迪斯.孟克(Meredith Monk,1942-),她出身音乐世家,却研习舞蹈,她的声音画面性很强,后来也尝试拍了电影。以空间视觉为主的像是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1941~)(注7),他用大块的白幕投射灯光,快速置换大片颜色、展现不同角色的情绪,用巨大的书崖和代表性的服饰作为符号,勾勒出《哈姆雷特》里主要角色,哈姆雷特、鬼魂和奥菲利亚的关系。而罗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1957-),也以《哈姆雷特》为本作了《爱尔西诺》Elsinore,大方地在剧场观众前展技。这些艺术家们,提供了单人表演有别于文本取向的视觉想像。当然这些表演艺术家也不只作单人表演,有时候他们都身兼很多其他身分,来创作不同形式的演出。

由于这些演出形式的多样化挑战了以往艺术的分类,「表演艺术」(Performance Arts)一词便这么出现了,所有无法被既有名词分类的表演类型都给含括了进来。担任「表演空间122」剧场廿一年(1983-2004)的艺术总监,马克‧罗素(Mark Russell)这么形容,「表演艺术是一种没有形式的形式,一种会一直变换形状的剧场病毒」。(Russell 1997:viii)像是前几年台湾出现的「跨领域表演」一词,虽然这个词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是用来形容视觉艺术类别,不过后来也包涵到现场表演。现场表演的发生和「当下」是很有关系的,艺术家们让不同媒介相互撞击,利用撞击出的火花形成自己表演的风格,而这些「当下」也会随著时间、场域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也是常作单人演出的纽约下城知名表演者佩妮.澳凯(Penny Arcade)就这么说,「我的作品是一种综合艺术,很个人也很政治性,你也许可以叫它『表演艺术』,因为它很难说明什么时候是开始什么时候会是结束。」(Alterman 2005:07)而形式自由、不受拘束的「单人表演」当然也被囊括进这个类别里面,显得更可见,可被放大讨论。

八○年代备受争议的凯伦.芬尼(Karen Finley,1956-),她的身体就是她表演的「武器」,她关注女性议题,常选择用裸露的方式来批判社会事件或现象,而由于题材和表现手法对当时环境太过刺激,使得她的作品遭受到质疑。就在一九九○年她和另外三位表演艺术家,荷莉‧休斯(注8)、约翰‧夫雷克(注9)、提姆‧米勒(注10)被推荐接受美国「国家文艺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简称NEA)「单人剧场」(solo theatre)类别的补助,却因为会长受到右派评论家的压力要收回对他们的补助,他们认为艺术家们把低俗不堪的东西,甚至荒谬不入流的艺术,灌输在纳税人心里。芬尼表示批评的人根本没有来看她的戏,四名艺术家后来上诉到最高法院,追回补助,但会长受到国会压力,后来便不再补助个人表演者,这对专作单人表演的艺术家们是一大打击。这个掺杂了政治和文化冲突的事件在当时沸沸扬扬,变成当代争辩政治论述介入艺术创作自由的最佳例子,也让四个人在文化界有了一个「文基会四壮士」(NEA Four)的封号,当然也给了几位表演者,尤其是芬尼,接下来更多的创作话题和灵感。

述说个人理念的最佳武器

从二十世纪末期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在,单人表演蔚为流行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制作成本的考量,尤其对很多具编导演能力于一身的创作者,单人表演是最迅速方便(但不代表随便)的方式。它不需要和太多人谋合的工作特性,也让单人表演成为一项述说个人理念的最佳武器,它能即时反应当下的政治环境、社会氛围和个人生活样态。「“个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这个沿用女性主义思想的陈述后来也被沿用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女人的、黑人的、西班牙人的、同志的、还有更多其他的边缘文化都可以更解放地被讨论。」(Russell 1997:vii)

在台湾「单人表演」为人熟知的说法是「独角戏」,近几年的演出也很多,不过多是以一种策展概念,集结两位或多位创作者各自演绎同一个或相关主题的演出策略,可能是分担一个人演一整晚的创作压力,可能是彼此良性竞争,制造一个人其实不寂寞的气氛,也可能是票房策略考量,打团体战吸引观众买票进场。比方同党剧团在二○○四及二○○五年分别以同志议题和莎翁经典为名举办了两届「独脚戏联演」,包含团长邱安忱在内,邀请了林浿安、吴文翠、詹慧玲等资深剧场演员就同一个主题作各自发想;台南那个剧团的《一城一命:恋物癖日记》以「每一座城市拥有不同的生命情境」为题,「开挖个人生命情感、记忆、物件的深层纹理:幽美张力的肢体意象、缤纷可爱的女丑恋语、细腻震撼的人性辨证——三种探索自我诠释灵魂的高密度版本」(注11),集结三位在地剧场人一起演出。或是二○○八下半年,由动见体剧团主办、七年级生策展演出,用「一人一字独脚戏」的概念集结十名二十到三十岁具各方专长的年轻表演者演出的《汉字寓言:未来系青年观点报告》等,都是企图结合个人专长和多样形式为演出内容的尝试,想法具话题性,也可让观众一直保有著新鲜感。

 

  1. http://www.authorama.com/writing-for-vaudeville-7.html,网路电子书,无页数。
  2. Patrick Magee,1922-1982,北爱尔兰人,长期与贝克特和品特合作。
  3. Jean Cocteau,1889-1964,法国诗人,并有小说家、剧作家、画家电影导演等多重身分。
  4. Edith Piaf,1915-1963,法国著名女歌手。为人所知的歌曲有《玫瑰人生》、《爱的礼赞》等。
  5. William Luce,美国百老汇剧作家,专事写作单人演出的剧本。
  6. Julie Harris,生于1925年,美国演员,获得多项剧场及电视相关殊荣。
  7. 他将和国光剧团当家旦角魏海敏女士于2009年合作演出单人表演《奥兰朵》Orlando
  8. Holly Hughes,生于1955年,编剧和表演者,经常以同志、种族肤色、女性为题演出。曾为2004年来台参加女节的开裆裤剧团(Split Britches)编写《迷情洋装》Dress Suits for Hire
  9. John Fleck,生于1961年,美国演员,也参与电视电影的演出。
  10. Tim Miller,生于1958年,表演艺术家,参与许多政治性的活动,关心同志人权。也是开创闲置的旧小学场地为「表演空间122」的前锋。
  11. 出自「那个剧团」网宣。http://thattroupe.blogspot.com/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