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的两本翻译小说《巴哈末世密码》和《西班牙琴弓》,虽然都是以音乐为主题,但写作本质却大相迳庭。前者以虚实交错的情节打造为湮没历史揭密的过程,后者则从实入虚,把原本要写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传记改成以大提琴家为小说主角,把十九到二十世纪的历史编织入戏。
乍看之下,《巴哈末世密码》和《西班牙琴弓》都是以音乐为题材的小说,实则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巴哈末世密码》是「以虚驭实,以假乱真」,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许奈德(Robert Schneider),初试啼声之作《恋人夜不眠──一个天才音乐家之死》就有许多著力描写音乐与管风琴之处。
如果从「问题意识」来描述,《巴哈末世密码》所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个学术问题:巴哈(编按)在一七四九年完成了《B小调弥撒》,以一位新教徒的作曲家的身分,写了罗马公教的仪式音乐是颇不寻常的,而且他在这部作品中用了许多旧作。这表示巴哈江郎才尽了吗?应该不可能,因为巴哈在晚年还写了毕现一生所学、堪称巴洛克颠峰之作的《赋格的艺术》。那么,巴哈既然有能力,为什么没有把全副心力放在《B小调弥撒》上?
《巴哈末世密码》虚实交错 仿佛揭露湮没历史
作者的假设是,因为巴哈的心力放在另一部大型作品《启示》上,故而无余力兼顾《B小调弥撒》,只是这部作品的手稿尘封在一处小镇教堂的管风琴中,世人根本不知道有这部作品的存在。所以整部小说所铺陈的就是这部作品如何被发现,以及出土之后的命运。
许奈德把「发现巴哈手稿」这个所有音乐学者梦寐以求的圣杯,交到一个才能平庸的德东业余管风琴师手上。
这个安排特别有梗。这位庸才坎伯或许有欣赏巴哈作品的敏感,但是他管风琴弹奏和指挥的能力不佳,往往都以灾难收场,沦为笑柄。坎伯很清楚自己的失败,也很清楚巴哈协会的专家对他的轻视。这种受歧视的情结又因为他是「德东人」而更为加深——巴哈后半生的活动范围以莱比锡为重心,而莱比锡在二次战后属于东德。
一九八九年,两德统一,两个政治实体之间在经济上的悬殊——西德富有而东德穷困——使得统一之后的德东人始终有次等国民的感受。
在近三百页的篇幅中,作者透过一个处于弱势的主角给读者非常强烈而切身的感受;加上作者提供了大量虚实交错、真假莫辨的历史细节,就连这部《启示》听起来的模样、写作手法的分析都有,使得《巴哈末世密码》读来有如揭露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西班牙琴弓》由实入虚 海阔天空映照历史
《西班牙琴弓》不同于此。作者罗曼诺拉丝(Andromeda Romano-Lax)原本打算写一本西班牙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的传记,也著手开始搜集材料。但却发现卡萨尔斯的人生并不那么独特,然则放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空中,又显得非常复杂。记者出身的罗曼诺拉丝最后断了写传记的念头,改写一本以大提琴家为主角的小说,「由实入虚,由真变假」。
作者这么一转,立时海阔天空,不用受时空所限。书中主角从卡萨尔斯变成菲利武,出生年也从一八七六年变成一八九二年。这使得主角所经历的政治、历史事件、所交往的音乐家都不相同。阿尔班尼士(Isaac Albeniz,西班牙作曲家)化身为阿尔-赛拉兹,穿越时空来到二十世纪,法雅、埃尔加、毕卡索、希特勒、布莱希特也都在小说中现身,予人《巴哈末世密码》般的真实感。
主角的名字本来应该叫菲利斯(Felix,意为幸福快乐),但因公证人的错误,写成菲利武(Feliu),「一生差点就跟快乐解下不解之缘」。菲利武的音乐造诣虽然比坎伯高许多,但也并非天纵英才型的钢琴家,而是透过苦练与克制,奠定演奏事业的基础。作者让主角的一生涵盖了两次世界大战、佛朗哥统治,最后在一九七八年死于古巴。
菲利武和坎伯都从音乐得到慰藉,但是现实世界中,都可算是与快乐无缘的人。
编按:本刊向来译为「巴赫」,为搭配本次介绍之书名才写作「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