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迈入第五届的「香港新视野艺术节」将于十月十五日,以天籁女歌手朱哲琴的《「世界听.见.朱哲琴」2010乐汇.香港》揭开序幕,多个节目将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前展现,呈现「亚洲传统艺术如何进入当代生活、如何在当代生存与演变」。这次的节目中除了有台湾国光剧团的《金锁记》与心心南管乐坊的最新制作《羽》参与之外,还有什么精采内容呢?本刊在此带你先睹为快!
新视野艺术节2010
10/15~11/21
非常林奕华《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
10/7~9 19:30
10/9~10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新视野艺术节已不只是showcase,而是有著curatorship(策展概念)、带著跨文化视野的角度,展现亚洲传统艺术如何进入当代生活、如何在当代生存与演变。这视角在亚洲相当重要,因为此地域上不同文化并不彼此孤立,却是同根同源,而且在十六至二十世纪都有著被西方殖民的经验,相互探索将有许多新发现。」艺评人、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杨慧仪鲜有地赞誉这「官办」的艺术节。
以「艺术节之名」横跨十数天以至一二个月之久的时日,搜罗及展演各地各式表演节目的种种艺术节,是近年艺术机构与部门积极组织与呈献艺术节目的方式。在香港,除了每年举办的香港艺术节总教观众期待,由政府部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之「艺术节办事处」主办、隔年举行的「新视野艺术节」,至今年十月底开幕时已为第五届,渐建成自家独有的品牌声誉,竟为向来被认为是「不懂艺术」的政府单位,洗擦了「官僚原罪」。
开幕天籁之音:朱哲琴宽广的《世界听见》
本届「新视野艺术节」由《「世界听.见.朱哲琴」2010乐汇.香港》打开序幕,正是以宽广的蕴藉诠释艺术节的路向。以天赋的纯净嗓音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新音乐代表朱哲琴,有「东方Enya」之称,二○○九年,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任为中国亲善大使,随即在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几个地域如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采民族音乐质朴天然之风。而《世界听.见》便是她率领联合国计划的团队,行走了二万公里后的成果。
在贵州一处山区的村落,朱哲琴队伍为了录取当地苗族传统飞歌而奔走,却因无处寻找录音对象而苦恼。「寻觅适合的人选往往需要大量时间打听。直到黄昏,好不容易找到几个苗族少女,穿著传统衣裙,正在田野间劳动与唱歌。」横空而出的音符一下子打动了团队,澎湃地充满田间,「她们就在田里,头上别著鲜花,为我们录下嘹亮的歌声。」在四个月的旅程中,纵然与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朱哲琴不断被民间歌者本真、直觉的歌喉感染。
「为了推广文化,计划要求忠实地纪录民间音乐,亦要重新制作当代的乐章,民间音乐进入当代创作的时空。」朱哲琴在音乐会中,将与多个少数民族歌谣的传承者及当代音乐家,将传统的民族乐器如马头琴、六弦琴等,与大提琴、电子音乐等结合,以西方乐团编制演绎,克尽联合国大使的责任;而音乐会与其后的世界性巡演之10%收入,更将用以培训各民族歌者传承人,由各民族的每位继承者对五名青年传承族中独特的歌谣、唱腔与技艺,以便未来流传与推广。
《沙.月》传统与当代合奏维吾尔爱情传说
而艺评人杨慧仪于本届艺术节亦策划了年轻的新疆维吾尔族五人乐队JAM,藉音乐说一个中亚地区流传的浪漫故事。节目名为《沙.月:维族木卡姆爱情遗歌》,是公主塞乃姆与落难宰相之子艾里普的悠久传说的现代改编:艾里普之父死后,国王将与他指腹为婚的女儿另配奸佞之辈,将女儿的小情人流放,最后却反得到艾里普的协助,平息了叛徒的谋反。
故事以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维吾尔木卡姆乐式,混合当代音乐元素与多媒体剧场效果,在如「都他」、「热瓦甫」、「新疆手鼓」等传统乐器与现代吉他、低音吉他及鼓的激荡下,重新演绎:「木卡姆节奏与乐章极其复杂,整首乐曲的节拍与调子不一,若不改变,在现代乐器上是很难演绎的;我们也尝试将民俗乐器『弹拨』连上电音,使其更具现代感。」JAM乐队成员都是不及三十岁的年轻新生代,使其今年三月首次在香港露面后,便受本地听众喜爱,杨慧仪认为这就是亚洲不同文化彼此跨越、相互认可的见证:「中国文化并不是单一、只有汉文化的铁板一块,而是更为多元与复杂。向来与中原文化拉拉扯扯的文化,譬如偏处南方的广东、香港,与西部的新疆维吾尔族,都没有中原家国的宏大文化包袱,容易互为接受。」香港向来扮演为世界展现中国的窗口角色,杨慧仪也因而愿意于新视野艺术节中,向世界呈献新疆新乐队JAM。
《后代》宗族价值中的两代索引
在文化近似的亚洲/华人地区,家庭结构亦彼此接近,当中深入生活精髓的家庭与宗族思想,也容易在不同地方引发共鸣与回响。新加坡剧作家林春兰一九九三年创作、曾由该国国宝级戏剧大师郭宝昆执导的剧作《后代》,在近二十年后,由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邓树荣以当代剧场的简约美学重新执导,先在今年三月在新加坡华艺节演出,得到好评,再于新视野艺术节展现,转化为叙事文本重新演绎,召唤可能是已渐行渐远的家族记忆、时代感情。
《后代》藉著远离了故土,终生压抑地为子女与家庭操持的母亲、服膺于传统礼教训诲的长女、浪漫地企图驾驭与改变命运的幼女,以及缺席的同性恋儿子浪游四方的故事,从一九六○、七○年代起铺陈,刻画上一代从乡郊生活经历城巿化过程后,在缓缓老去之时,渐次失语、失去行动的自由、失去社区的脉络,到最后,当后代与祖辈情感淡薄时,失去故园联系的连绵遗憾。种种失落,特别是宗族繁衍、传宗接代的思想的失落,根本便是正以高速现代化发展的亚洲各地的共同经验,当中蓄含的意蕴值得不同地区的观众回味反思。
《远大前程》跨社会的横向想像
而在不同城巿生活却因全球化的消费主义力量而趋同的当下,由新视野艺术节委约香港鬼才导演林奕华创作、并代表香港参展上海世博的《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藉著他反复探询的两性议题,进一步揭露这种所谓「现代性」的虚妄。
林奕华这次除了有第五次合作的王耀庆,尚有杨祐宁及金马影后李心洁等明星演员,共同演绎由张艾嘉撰写的剧本。戏剧探寻女性追求的「幸福生活」:李心洁与王耀庆所饰演的「宝贝」与「小鬼」,既是一对互相依存的小情侣,也是一对有著默契的搭档,工作就是在各种新房或新车展销会上「展示幸福」,诱发年轻人对房与车投射的「幸福生活」产生想像,从而掏钱消费。然而生活的逼迫令小情侣互相嫌弃,「宝贝」遇上杨祐宁所饰的建筑师「摩西」,改投怀抱,刺激了「摩西」创作了「理想家园」,但即使「宝贝」身处其间却得不到任何幸福感。戏剧如同大陆曾一度热播的禁剧《蜗居》,藉再现实不过的住房等物质问题,探问相当唯心的幸福之所谓,当是今日各地房价暴涨时的贴时讨论。挪用英国文学名著《远大前程》之名作为戏剧的出发点,正是沿袭林奕华的各个前作:从早年《帝女花》,到《水浒传》、《西游记》等等的创作惯用手法,以其最细腻敏锐的角度给旧瓶注入新酒。文化评论人梁文道在九○年代曾评析林奕华的剧场美学为「媚俗美学」(Kitsch),「以最媚俗的大众文化形式,采撷大众传媒中的一些话题、材料,再予以一个扭曲的呈现……结果是,既能由大众曲折出小众的眼光。」近年一再汇集影视明星参演作品的林奕华,似如剧评家林克欢所言,对「刻意经营媚俗美学的同时逃离媚俗美学」,乐此不疲。
《月亮光光》的致意:港产Cult片僵固中的灵巧
而论及大众文化对艺术品位的渗透,无法不提由广东现代舞团与香港创乐团合作、将于新视野艺术节中作世界首演的《月亮光光》,作为十月底适时发布的万圣节舞会作品。
「月亮光光」原是一九七○年代由日语歌改编的流行曲《天涯孤客》的副歌歌词,描述漂泊在外的旅人怀乡思亲的心情,其意孤苦,八○年代被港产的流行Cult片(怪异电影)《僵尸先生》(编按:台湾上映时片名为《暂时停止呼吸》),以童谣唱腔引为主题音乐。其时「僵尸」电影大行奇道,当中呈现的广东僵尸并无西方德古拉伯爵的风流倜傥,却将「僵尸」刻画为处于同被阴阳两界遗弃的凄绝境地,「《僵尸先生》中的道士林正英解释僵尸之由来,是由于死者临终时一口气无法咽下,顶于心胸,因而僵化。在八○年代当时中英谈判的僵局中,这部Cult片反映了多少港人的心情?」广东现代舞团艺术总监潘少辉认为时至今日,香港社会各种不公现象仍然让人气愤难平,常有有气难抒之意,僵尸之身世与处境至今仍很合用于隐喻此世。
而有趣的是,广东僵尸借用了湘西赶尸的动作形态,僵尸伸手垂直蹦跳的意像,于现代舞的范畴中,能拼凑爆发出何等既僵固与跃动的力量?广东现代舞团在一九九二年创立,为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在远离天子脚下,跳出对当代文化迂回而灵巧的诠释,是以身体抗衡宏大叙事的一种机智与灵便,进而创造出一个时代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