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这个发源于义大利民间的舞蹈,自十五世纪进入义大利宫廷,十七世纪随著义大利公主凯萨琳嫁给法国国王亨利二世时,传入法国,进而风靡全欧洲。在西方的世界里,芭蕾可以说是传统舞蹈的代表,而芭蕾的舞步与手势,也是在舞者训练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巧。可是在西方各国不同的风俗民情与竞争合流之下,芭蕾也逐渐发展出俄式、法式、英式、美式⋯⋯等各种不同的风貌。往年在国内,芭蕾的演出较少,而大家较熟悉的,也都是来自于俄国的芭蕾舞团。但在本月底,誉满国际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将首度来台,为台湾的观众带来古典与现代兼具的两出舞码,准备让大家一亲全新的芭蕾舞的诠释与技巧。
但是您知道什么是英式芭蕾吗?芭蕾是怎么传到英国去的?和其他国家的芭蕾又有什么不同呢?于是本刊特别趁著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度访台之前,为读者预先整理七个关键词,让大家一览该团的历史轮廓外,更央请本刊英国特派记者,亲访位居伦敦柯芬园旁的皇家歌剧院,与以「渴望之桥」相互连结的皇家芭蕾舞学校,带领读者一探这被大家喻为英式芭蕾摇篮的所在,看看那里到底蕴藏著什么神奇的魔力。此外,再透过该团艺术总监与首席舞星的独家专访,让大家了解舞团的营运方针与舞者的挑选、训练、养成及工作现况。当然在最后,我们也把焦点转向国内,探索芭蕾这个来自西方的舞蹈,在台湾落脚发展的现况。
六月,是一个充满热力与活力的季节,但却也是骊歌初唱,各方莘莘学子即将离开校园的时刻。但是面临「毕业即失业」的表演艺术科班生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又如何能「学以致用」?我想是许多新生代的创作者都十分关心的议题,于是本刊在本月份也制作了「表演艺术新鲜人.踏上职涯第一步」焦点专题,盼能藉著实用的教战守则,及目前正在协助或是曾受过协助的艺文团体工作者与创作者现身说法,盼能借由他们的经验,能进一步地帮助年轻的创作者,指引出一条登上舞台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