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九七○,是一个怎么样的年代?在本期杂志截稿时我也不断地回想。慢慢地,许多尘封的文字与图像,像是从记忆中抖了抖身上的灰,渐渐蹒跚地鲜活起来。台湾退 出联合国、保钓运动、大同电视机、「包青天」、《梅花》、《笕桥英烈传》、大同水上乐园、高速公路、美丽岛事件、国父纪念馆前广场、光复南路、史艳文、凤 飞飞、「科学小飞侠」、公馆的面摊、陆小芬、桃园机场……但那是历史的原貌吗?是属于我,还是属于那个世代?忽地脑中浮现出两本书:《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 代》与正读到一半的《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前者是以不同于以往解读政经等大历史的角度,带领读者从另一条更贴近生活的路,去领略从日据到民初的历史况 味,让历史的探询展现出全然不同的乐趣;后者则是纪录片导演陈俊志眼中自七○年代至今的成长记忆,的确是与一般人很不同的过程,但也是台湾真实存在过的历 史片段。都是历史,有些虽与我理解的不同,但它们都藏在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样貌出现。
而被称之为台湾中生代剧场导演代表之一的王嘉明,他在用《麦可杰克森》诠释了八○年代的流行文化与集体现象之后,也开始了他「常民四部曲」的创作旅程。向来 爱玩声音、语言、空间和流行符码的他,又要如何在众人不同的历史认知下,唤起相同的记忆?为什么再次选择了一个相对于台湾来说是个外来俗民文化的代表—— 李小龙,来解读台湾七○,这个被称之为神话的年代?他将用什么样的颜色、旋律,与什么样的组合,来展现历史中七○那独特的丰采?这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也 是本月份特别企画「台湾神话七○」的焦点。此外,在本刊陪同读者初探这位鬼才导演新作《李小龙的阿砸一声》创作脉络的同时,也希望带著大家穿越时光隧道, 重温七○年代的点滴。所以我们除了透过政经、文学、音乐、电影与娱乐的角度,来切入阅读这个时代,编辑部还特别请到张照堂、郭力昕、陈柔缙、萧青阳与吴亿 伟几位不同年级的艺文人士,为读者道来他们心中的七○印象。张爱玲曾经说过:「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一九七○到一九七九是什么样貌,也许 有人不复记忆,也有人从未走过,但不可讳言的,在那飘逝的岁月里,仍有著历史的余烬,温暖著或映照著你、我,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回首。